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天文大地測量遺跡“海判南天”300週年紀念墻揭幕

  • 發佈時間:2014-11-25 01:01:14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科技日報訊 中法建交50週年慶祝活動之一——中法康雍乾天文大地測量國際學術研討會暨紀念“海判南天”300週年活動於11月 18日在三亞圓滿落幕。來自中國、法國、美國、英國等國的國際科學史界的專家學者齊聚天涯海角,共同探討昔日中法科技交流盛況。

  會議之前舉辦了紀念墻揭幕儀式。紀念墻上的浮雕記錄的是清初皇帝與西方傳教士討論天文測量的情景。300年前,康熙皇帝派遣官員和傳教士科學家進行天文大地測量,歷時十多年,完成清朝全國地圖《皇輿全覽圖》。當時在海南崖州(今三亞)下馬嶺剖立“海判南天”石刻。根據光緒時期《崖州志》中的記載:“海判南天石刻,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十一月,欽差苗曹湯巡邊至此,鐫。”經過學者的考證,“苗曹湯”實際指三人,即欽天監五官正苗授、理藩院綽(“綽”音近“曹”)爾代和法國傳教士湯尚賢。石刻無疑是康熙天文大地測量最南端崖州測量點的遺跡,也是18世紀初中法科技交流的歷史見證。

  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天文史委員會副主席、中科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副所長孫小淳説:“明清時期西方天文和地理知識的傳入,在康熙年間完成《皇輿全覽圖》,不僅是中國地理測繪上前所未有的壯舉,在世界地圖繪製上也是值得大書特書的科學成就。‘海判南天’是現存唯一可考的測繪點,具有重要歷史價值。”(紫陌)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