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如何應對淋巴瘤“年輕化”?

  • 發佈時間:2014-11-25 01:00:51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打破砂鍋

  最新數據顯示,我國的淋巴瘤每年正以4%的速度上升,並且有年輕化的趨勢。請關注——

  “惡性淋巴瘤俗稱淋巴癌,是指原發于淋巴結或淋巴結外組織或器官的一種惡性腫瘤,根據臨床病理特點分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北京朝陽醫院西院血液與腫瘤科副主任鐘玉萍教授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惡性淋瘤雖不是最常見腫瘤,但其發病上升速度驚人。

  我國城市發病率約為農村的2.3倍,其中,霍奇金淋巴瘤佔全部惡性淋巴瘤的10%—15%,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療效果比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療效果差。“其治愈率,特別是霍奇金淋巴瘤的5年存活率非常高,長期生存的患者也很多。”鐘玉萍如是説。

  不良習慣埋下隱患

  “淋巴是一個全身的概念。在龐大複雜的身體內部,和血管、神經一起圍繞著身體,連接著各個重要器官,起著過濾以及防禦功能的就是淋巴系統。”鐘玉萍解釋説,由於淋巴細胞擁有抵抗外來細菌、病毒等入侵,清除肌體內衰老壞死的細胞,維護肌體環境“整潔有序”的功能,它又被形象地稱作“人體的健康衛士”。

  鐘玉萍指出,淋巴系統是人體很重要的免疫組織,但青壯年時期,淋巴系統處於一個非常活躍的狀態,在這樣的狀態下出現腫瘤的病人相對多一些,尤其是霍奇金淋巴癌多見於中青年人。而辦公室白領族不僅承受著巨大的工作壓力,還需要經常加班。一些人由於頻繁熬夜加班,長時間處於電子輻射或放射性的環境中,體力嚴重透支,導致長期過度疲勞,機體免疫功能下降。伴隨著自身免疫力減弱,感染病毒的機會也就增多了,因此淋巴癌也更容易“乘虛而入”。

  “淋巴瘤的發病機制還不是特別清楚,可能與遺傳、免疫功能低下或紊亂、環境因素、病毒感染有關。”鐘玉萍坦言,過大的工作壓力和長期疲勞會導致自身免疫力下降,這樣就會更受淋巴瘤的“青睞”,“這也是中青年患者居多的原因。”鐘玉萍也表示,現代人的一些不良生活習慣也埋下隱患,比加班熬夜、過度勞累,甚至經常不當地使用劣質染發劑都會導致免疫力下降,往往會成為淋巴瘤甚至其他疾病的誘因。

  鐘玉萍透露,病理診斷是淋巴瘤診斷的“金標準”。活檢比較麻煩,甚至有風險,但是對於確診淋巴瘤是必須的。“相對於其他腫瘤,淋巴瘤的病理診斷及分型十分困難。”鐘玉萍説,目前已知淋巴瘤有近70種類型,不同類型的治療和預後差別非常顯著。

  別把淋巴瘤當成感冒

  淋巴瘤表現比較隱匿,不易被察覺,因此也被稱為“最會偽裝”的疾病。“由於淋巴瘤初期沒有痛感,多數人很容易誤認為只是感冒或勞累引起的淋巴結腫大,尤其是中青年若不及時檢查將極其危險。”鐘玉萍提醒説,當連續發燒兩周時就應該引起注意,趕快到醫院診治。

  “亞洲人多患非霍奇金氏淋巴瘤。非霍奇金氏淋巴瘤的典型症狀就是出現發熱、出汗、咳嗽、呼吸急促、皮膚瘙癢等。早期症狀類似感冒,這類症狀很容易造成淋巴瘤的誤診誤治。”鐘玉萍表示,感冒通過人體自身的免疫系統調節,病情會逐步好轉;而淋巴瘤出現的發燒、盜汗等症狀,吃多少感冒藥也無濟於事,甚至會反覆發作。因此,如一個月內出現兩次以上發燒、出汗、咳嗽等類似感冒的症狀,同時伴有淋巴結腫大時首先應考慮排查淋巴瘤。檢查重點是淺表淋巴結,包括頸、腋窩、腹股溝等部位。其次應查胸部CT,觀察肝脾有無腫大或有無腫塊。另外,還要查血常規等一些生化檢查。

  另外,淋巴瘤最明顯的症狀就是頸部、腋窩或腹股溝出現淋巴結無痛腫脹。如果在一個月內出現淋巴結無痛性腫大;渾身發冷、體溫不正常(尤其是夜間高燒);體重下降、食欲減退、乏力、皮膚瘙癢、扁桃體腫大、頭疼等,需警惕患上淋巴瘤的可能性。

  “當身體出現以上異常情況,千萬不要自作主張,一定要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檢查,以免延誤病情。”鐘玉萍再三強調,若能早發現、早就診,治愈率將大大提高。

  三招鑒別淋巴瘤

  由於很多種疾病都可以出現淋巴結的腫大,因此,並不是只要有淋巴結腫大就是淋巴瘤。普通人可以通過三個方式來初步鑒別自己患上的是不是淋巴瘤。

  首先,按壓看是否有痛感。淋巴結腫大是一個症,而並非是一個病。很多疾病和因素,如感染、食物過敏、藥物過敏等都可以引起淋巴結腫大。如果按壓感覺有些疼痛,説明病變很可能是良性的,多由感染等因素導致。如果感覺不疼,應考慮是不是惡性病變所致。總而言之,人們對不疼的淋巴結腫大要小心,對疼的淋巴結腫大不必過分擔心。

  其次,看體積。一般直徑大於1釐米的淋巴結才有臨床意義,如果腫塊直徑在1釐米以下,良性可能性很大,反之,就需要提高警惕。在看體積的同時,人們還可以觀察其分佈情況。淋巴惡性腫瘤有一個明顯特點,病灶較易出現成團或成塊,觸摸起來較硬。有的時候,類似的病灶會出現在身體其他相距較遠的部位。如果出現這種情況,人們必須提高警惕,趕緊到醫院篩查。

  最後,看治療效果。由感染而來的淋巴結腫大,在經過抗炎治療後,一般都會在短時間內消失。個別病人甚至不經治療,也會見到明顯的好轉。但是,如果抗炎治療很長時間後依然不見效果,要高度警惕淋巴瘤。

  如何防止淋巴瘤的發生,鐘玉萍説要注意一些生活細節。一方面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對待學習和工作中的壓力,壓力過重會導致人體免疫力降低,各種疾病就會很容易地潛入人體中;另一方面,還要注意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儘量不要熬夜。“生活習慣不規律,很容易患上癌症,而良好的生活習慣則是驅趕癌症的好方法。”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