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萬物互聯:未來産業信號

  • 發佈時間:2014-11-25 00:51:59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未來,人可能長生不老,機器人會比自己更懂你,一張照片可以找出最合適的結婚對象,因為網路高度發達,正當紅的電商將和傳統零售商一起消失……日前在烏鎮舉行的世界網際網路大會上,來自網際網路界的大佬們描繪出萬物互聯時代人類美好生活的願景,也預期了相關産業的興衰,科技的演進總讓驚喜和失落同行。

  最關注:科技結合教育醫療

  19日到21日在浙江烏鎮舉行的首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上,各路網際網路領軍人物描繪出萬物互聯時代,人來美好生活的藍圖。很多在當今看來有些不可思議,但是從人類科技發展的進程來看,多大膽的預測都不為過。

  科技和教育、醫療結合,是最被關注也是最有價值的應用。中國工程院院士方濱興和大家分享了一個應用,新加坡國立大學開發了一個小區域用的圖書管理系統,所有的書都貼上標簽,無需分類擺放,你一點它馬上告訴你在第幾排,第幾架。

  方濱興説,如果有一天我們把網際網路與物聯網的技術聯合起來會怎樣?用戶就可以通過搜索選擇去哪家銀行開通網銀速度更快,孩子戴上智慧手環以後,就可以知道他的位置,防止孩子走失。而這種應用在時間要求更迫切的醫療體系的運用價值更大。

  而日本軟銀集團董事長孫正義的預測更大膽,也更有前瞻性。“未來無論是手提電腦、眼鏡,還是衣服、鞋子、墻,甚至一頭牛都有可能被物流網聯繫起來。到2020年的時候,每個人被連接的設備數會達到1000個。”

  孫正義描繪了一個美好的未來世界:所有的數據都會在雲終端進行存儲,在這樣的社會當中,將不會出現交通意外,人們也不會生病,因為預防措施將會非常的先進。如果你要找人、找寵物,或者問路,會有智慧機器人幫助有需要的人來處理意外災難。

  寬頻資本董事長田溯寧認為,在産業網際網路的時代,教育可能不會像今天這樣有統一的考試,每個人有個性化的考試,天才會很早被發現。當我們每個人的脈搏每一天都能被記錄下來的時候,我們的醫療都是個性化的,大量的疾病可以預防。

  最前景:跨界産業與人工智慧

  更多大佬們預測了行業的發展前景。小米科技董事長雷軍認為,未來是螢幕的世界。“電視是手機的螢幕,手機是電視的遙控器。隨著連接的開始,未來手機也將成為連接辦公室、家庭等越來越多感測器的載體。找到一個又一個應用場景,讓智慧設備普及到每一個人手中。”

  微信電話本是騰訊公司近期推出的一款智慧通訊軟體,在WIFI狀態下,可以實現完全免費撥打網路電話,業界人士紛紛認為,來自移動網際網路異質競爭的衝擊,人們使用通訊、網際網路的成本將更加低廉。而中國聯通董事長常小兵回應,將來打電話肯定不要錢,OTT是大勢所趨。

  騰訊董事局主席兼CEO馬化騰則表示通訊社交仍大有可為,之所以把搜索業務賣給了搜狐,電商業務賣給了京東,是為了回歸本質做“連接”。馬化騰認為,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通過“平臺”可以連接人,也可以連接服務和設備,“連接”本身就是具競爭力的平臺。

  “在未來的二、三十年,機器智慧的IQ可能會和人達到同樣的水準。”百度總裁張亞勤説,機器人知道你需要什麼,他幫你買東西,做你好的助手。可能比你太太、秘書還懂你。而李彥宏也表示,未來百度將主要投資人工智慧方面,“我拍馬雲的照片馬上可以匹配出誰和他結婚最合適,現在你們覺得好像有點遠,其實很快可以實現。”

  作為21世紀最有眼光的投資人,孫正義看來,有三個事情是他非常注意的,也是未來機遇所在,即CPU、記憶能力和因特網的速度,這些都是資訊革命的重點。

  京東CEO劉強東對未來的設想很“科幻”,也很“悲涼”:“所見即所得”即通過移動螢幕的3d裸眼技術,以虛擬現實的方式使消費者身臨其境地感受到商品。“所想即所得”是技術的發展將可以實現對人的意識感知,移動電商的到貨速度甚至有可能縮短至10分鐘。

  “我想到未來一切太美好了,但細想又覺得很悲傷——等到有一天高度發達的時候,就不需要電商公司和零售商了,我們都沒有存在的價值和意義了。”劉強東説。

  最迫切:網路安全帶來“危”與“機”

  網際網路開放共用、接入自由的特性,給人類生活帶來便利,同時也潛在著安全隱患,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資訊技術創新不斷涌現,正給網際網路安全帶來挑戰,實際造成的損失也在逐年增長。

  騰訊副總裁丁珂則透露,目前全國6.32億網民中,有3.32億是移動支付的用戶,其中又有31.8%的用戶都接觸過釣魚網站或木馬程式,由此造成的損失,在2014年比2013年增長了400%。

  網路安全的問題不止中國一家獨有。摩根大通今年10月電腦系統發生數據洩露,影響7600萬家庭和700萬小企業。Ebay今年5月宣佈,一個包含加密密碼和非財務數據的數據庫遭到駭客攻擊,已要求上億活躍用戶修改密碼。而惠普副總裁馬克?卡羅表示,全球在網路安全方面的年投入已達到770億美元,而每年被攻破的次數正以25%的增幅增長,損失年均增幅則為10%。

  行業在網路安全的威脅中看到了需求和機遇。丁珂説:“在PC(個人電腦)時代,一個木馬或者病毒就能讓整個行業崩潰,專殺軟體兩三天都出不來,誰能搞定就能做到先進地位,而上次在安卓手機上依靠人際關係鏈傳播的病毒‘XX神器’,我們通過9小時就能鎖定製作者,前途還是光明的。”

  丁珂表示,資訊安全正成為現代經濟發展核心的核心動力,中國網民的網路空間安全意識逐步覺醒,網路安全保護體系建設需要提速。像騰訊建立的反資訊詐騙聯盟,光在深圳一年就收到46萬多個電話,一年幫助1.6萬人挽回1.4億元損失,而騰訊開發的手機終端側安全軟體,一年的收入就能超過5億元。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百度總裁張亞勤認為,過去的網路安全主要指PC、伺服器以及網路內容的安全,現在隨著網際網路金融發展,又增加了金融安全,而未來隨著可穿戴設備興起,像汽車、傢具、醫療都可以應用網際網路技術,就會人身安全,但是現在有了更多更好的諸如大數據在內的技術,可以帶來更好的防護方式,增加人們對網路的感知力和洞察力。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