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4月23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對話高虎城:中國與亞太需要"抱團取暖"

  • 發佈時間:2014-11-24 16:56:09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對中國來説,第26屆亞太經合組織APEC峰會可能是近年來最具里程碑意義的會議。借助主場良機,中國向全世界勾勒出一副明晰的圖景,以重塑全球貿易格局為契機,吹響了擁抱世界的號角。

  在東長安街商務部大樓裏,忙碌早已開始。無論會前會後,都需要在促進區域經濟一體化的談判上步步為營--這似乎更像是一場多國角力的暗戰與耦合,對未來若干年內中國經濟外交至關重要。

  作為APEC峰會上重要的角色之一,商務部部長高虎城給外界留下了深刻印象,既不乏運籌帷幄的魄力,又始終熱情洋溢、遊刃有餘。

  但要通過亞太自貿區建設撬動現有貿易格局,絕非易事。嚴峻的形勢迫切需要中國加快走出去的步伐。11月6日,商務部發佈的對外貿易形勢報告顯示,2015年中國外貿發展面臨的國際環境回升幅度有限,風險和不確定因素較為突出,包括外部需求難有回升、外貿競爭優勢轉換"青黃不接",以及貿易摩擦形勢依然嚴峻複雜,等等。

  就當前中國外貿現狀及亞太自貿區前景,《財經國家週刊》在APEC峰會期間採訪高虎城。他表示,中國與亞太已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命運共同體,需要"抱團取暖",中國將致力於建設和平穩定、合作繁榮、開放包容的新亞太,而亞太自貿區正是關鍵一步。

  從孵化器到路徑圖

  25年前,APEC成立的首期目標,就是實現地區的貿易和投資便利化。2006年,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上,首次提出了建設亞太自貿區的概念和願景。但直到2010年,亞太自貿區始終只是一個設想。

  2010年的APEC非正式領導人會議上,各成員經濟體開始提出APEC作為亞太自貿區的孵化器概念,並同意將東盟"10+6"和"10+3"貿易協定及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TPP)等貿易機制,作為實現亞太自貿區的可能路徑。

  會議後,亞太自貿區的推進卻仍然缺乏實質性步驟。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強有力的發起者。

  與此同時,亞太地區經濟和社會快速發展,從最初僅3個自貿區發展到了目前的56個,區域GDP總量佔全球比重50%。各類自貿區的設立,也逐漸在本地區發展中釋放出促進投資和貿易便利化的重要作用。

  "但是,各類自貿區的規則、標準各異,地區內各經濟體經濟發展水準也存在差異,使得各經濟體企業在享受跨境貿易和投資措施的優惠時,存在諸多不便。"高虎城指出,許多經濟體都希望APEC能儘早孵化出亞太自貿區,為區域內的企業和人民帶來更大的福利。

  中國之所以選擇在APEC成立25週年之際提出亞太自貿區的倡議,是因為去年以來,經過APEC貿易部長會議和多次高官會的密集工作,與APEC各成員經濟體努力磋商後,已就APEC推動實現亞太自貿區路線圖達成共識。在此基礎上,決定啟動實現亞太自貿區相關問題的聯合戰略研究,建立APEC關於亞太自貿區資訊的交流機制,並開展多年期的自貿區談判能力建設,推進各成員經濟體在服務、投資、原産地規則等領域的合作。"這些都是亞太自貿區最基本的構成要素。"高虎城説。

  而最重要的成果之一,就是在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上批准了《亞太經合組織推動實現亞太自貿區北京路線圖》,這將成為APEC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指導性文件。

  高虎城介紹,"亞太自貿區路線圖"明確了APEC推動亞太自貿區建設的指導原則和行動規範。APEC為亞太自貿區發揮的作用,也從"孵化器"變為"路線圖",意義非凡。

  強化多邊貿易體制

  "亞太自貿區路線圖"並不意味著對立於現有多邊貿易體制,反而是中國堅定支援多邊貿易體制的充分體現。高虎城解釋説,此次APEC峰會的重點包括支援多邊貿易體制、推進亞太自貿區建設、促進全球價值鏈和供應鏈合作、加強經濟技術合作等多個議題,後幾個議題,正是對多邊貿易體制的具體支援措施。

  針對於此,他對峰會成果有幾方面評價:

  首先,成員經濟體一致同意儘快打破當前多邊談判的僵局,全面落實去年APEC巴厘島峰會的會議成果,抓緊制定"後巴厘工作計劃",支援多邊貿易體制。其次,便是"亞太自貿區路線圖"的通過,標誌著亞太自貿區由孵化器轉向落實行動路線的階段。

  "各方都將著重推動市場準入、投資服務、智慧財産權、海關程式、標準一致化,以及汽車、化工、生命科學等領域的務實合作,促進開放、自由的貿易投資。"高虎城説,"這其中,也包括重申各經濟體將在2015年底前如期履行APEC環境産品清單的降稅承諾。"

  第三,會議還批准了APEC促進全球價值鏈發展的合作戰略藍圖及APEC貿易增加值核算的戰略框架,成員經濟體決定共同營建有利於全球價值鏈發展的政策環境和核算體系。

  高虎城舉例説,會議批准建立亞太示範電子口岸網路,並在上海建立營運中心;還批准在天津設立首個APEC綠色供應鏈網路示範中心,同時批准了APEC各成員經濟體海關的監管互認、執法互助以及資訊交換等戰略框架。

  此外,中國對APEC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及建立APEC供應鏈聯盟等倡議,也得到各成員經濟體的同意,旨在如期實現2015年年底前區域內供應鏈績效指數提高10%的目標。

  會議還同意大力開展有針對性的經濟技術合作和能力建設,以及提升區域發展中各成員經濟體實現貿易投資發展的能力等具體建議。

  "氣氛是積極合作的,會議在經貿領域已經取得了預期成果,可謂圓滿成功。"高虎城説,"這是APEC接下去發展與合作的堅實基礎。"

  全球價值鏈"破土"

  面對如何從細節上建設亞太自貿區的提問,高虎城給出全球價值鏈的概念--"可以説,全球價值鏈是經濟全球化最重要的特徵,更是區域經濟一體化背後驅動的重要力量。"

  亞太地區是全球價值鏈聯繫最為緊密的地區,貨物、服務、物流、設計、創新等産業和領域,無不體現著價值鏈條的整合。促進高效順暢的全球價值鏈發展與合作,完全符合APEC全體成員的利益。因而,中國今年將這一議題首次引入了APEC的合作議程。

  高虎城告訴《財經國家週刊》記者,峰會之前就期待APEC領導人會能夠批准《APEC促進全球價值鏈發展合作戰略藍圖》,以全面推進APEC在貿易、投資、服務、中小企業發展等領域的合作。

  根據這一戰略藍圖,APEC將在2018年以前,建立APEC全球價值鏈與貿易增加值的數據庫,以此來評判全球價值鏈在區域各成員經濟體經濟發展中的實質性作用。在推進這一國際貿易統計制度改革的同時,還會全面推進投資、服務、中小企業等領域的合作,探索制定適應全球價值鏈發展的貿易和投資政策,加強經濟技術合作和能力建設。

  在高虎城看來,這一戰略藍圖,將成為APEC組織推進全球價值鏈發展合作的政策指南和行動綱領。中方作為提出方,會在藍圖指引下加快推進合作,與APEC成員經濟體共同營造有利的政策環境。

  不僅如此,各成員經濟體在多領域的互聯互通,也成為區域經濟一體化的重要舉措,被高虎城評價為"打通地區經濟發展瓶頸,實現共同的、可持續發展的關鍵一環"。

  "互聯互通是多維度、多層次和多領域的。我們既要花大力氣積極推進道路、橋梁、港口等基礎設施建設,也要做好相關政策制度的'軟聯通'建設,做到'人暢其行,貨暢其流'。"高虎城表示,"也正是如此,我們將'加強全方位基礎設施和互聯互通建設'作為了今年峰會的一項重點議題"。

  事實上,去年以來,APEC已相繼提出了APEC供應鏈聯盟、亞太示範電子口岸網路、APEC綠色供應鏈合作網路等一系列務實舉措,並就海關合作、跨境電子商務、全球數據標準等制定了合作規劃,確立了合作重點。接下去,中國商務部將著力於通過軟體的互聯互通,來加強政策、法律和規制的銜接與融合,提升區域內貿易投資便利化水準,以期共同打造高效、便利和暢通的亞太供應鏈。

  重構全球貿易格局

  亞太自貿區建設看似長路漫漫,但中國其實早就蓄勢待發,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版以及"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等戰略構想,正是通往亞太自貿區的重要實踐。

  今年8月,高虎城在出席中國-東盟經貿部長會議時,就得到了各方表示願意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同意啟動中國與東盟自貿區升級版談判的表態。

  "我們的倡議,旨在挖掘中國與'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尤其東盟國家在經濟上的互補性和合作潛力,為雙方戰略夥伴關係找到新的契合點、更多的利益共同點和經濟增長點。"

  "海上絲綢之路"的重點在於經濟合作,原則包括三方面,一是絕對不干涉地區國家內政,不謀求地區事務主導權;二是不損害地區現有合作機制,不再建立新的地區合作組織或機制;三是合作要義是在民心相通和政策溝通的基礎上,實現貿易發展、基礎設施、金融等領域的互聯互通、互利共贏。

  高虎城告訴《財經國家週刊》記者,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版的打造,目前已成功制訂出升級談判要素文件,明確了未來談判的框架和目標。這一舉動,旨在進一步加強和深化中國與東盟在貨物、服務、投資、經濟技術合作和相關貿易規則等領域的合作,改善市場準入條件,使雙方能更好地應對地區和全球挑戰,配合"海上絲綢之路"戰略,實現2020年雙方貿易額達到1萬億美元的目標。

  此次APEC峰會,在經貿領域可謂完滿達到預期目標,為中國數年來的經濟外交成果錦上添花。而這些步步為營的談判,正在逐漸重構全球貿易格局下的中國坐標。

  "早在冷戰結束時期,市場經濟和經濟全球化,就對中國提出了新要求,要在更大範圍、更廣領域、更高層次上參與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和競爭,拓展經濟發展空間,全面提高對外開放水準。"高虎城説。當時,中國實施"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的新戰略,對外經濟貿易持續增長,開始在國際經貿舞臺嶄露頭角。經濟外交工作成為參與經濟全球化、提升開放型經濟水準、維護國家利益的重要手段。

  這些年來,中國國內市場規模不斷壯大,2013年商品零售市場規模約3.78萬億美元,僅次於美國的4.53萬億美元,居世界第二位,並且仍保持著10%以上的增長速度。市場是全球化時代最稀缺資源,不斷擴大的市場規模為中國參與全球競爭合作提供了廣闊空間。

  在高虎城看來,中國如今堅持著內外結合、政經結合、雙多邊結合的貿易原則,與美國等大國建立了高層經濟對話機制,並建立了170多個雙邊經貿合作機制。同時,中國還是120多個國家的最大貿易夥伴,170多種産品出口量居世界第一,這些都離不開多年的經濟外交。

  "制度競爭力是最高水準的競爭力,我國正通過全面深化改革激發制度紅利,這必將為經濟外交工作提供全方位的支撐。"高虎城説,經濟外交仍將堅持經貿合作的主渠道作用,以比較優勢為依託,以資源、市場和技術為重點,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地推動中國與全球的經貿交流和合作,發揮其在雙邊關係中的"壓艙石"和"推進器"作用。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