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興趣是邁向創業舞臺的敲門磚

  • 發佈時間:2014-11-21 05:33:57  來源:成都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一群在校大學生開發的移動購物APP軟體,獲得500萬元融資的新聞昨日經成都各大媒體報道後引起行業一片艷羨。據統計,2013年,成都市網際網路發展繼續呈現穩中有增的態勢,網民規模達810萬人,網際網路普及率達57.1%,比四川省平均水準高出22個百分點,比全國平均水準高11.3個百分點。長期以來,各種論壇、微信、微網志等平臺,集聚了大批成都草根創業者。這些創業者發展情況如何?有哪些運營模式可供創業者們借鑒和參考?

  創業故事1

  “豪蝦傳”

  做專屬産品 增加收入

  豪蝦傳的名氣在成都“吃貨”圈裏可謂是如雷貫耳,自2009年誕生以來至今,一直風頭很盛,五年時間在四川總共開了17家分店。論其成功原因,在豪蝦傳創始人蔣毅看來,除了其獨具特色的味道,多年來深耕線上“行銷”積累的人氣同樣是發展的關鍵。

  蔣毅是常駐天涯論壇的“資深網友”。“從2005年開始,我幾乎每天都泡在論壇裏面,時不時就寫點帖子。”蔣毅説,“既然開館子和泡論壇都是我的興趣愛好,那何不如把兩者結合起來。”

  2009年7月3日,蔣毅開始以“豪蝦傳”的馬甲名在天涯論壇的“飲食男女”板塊發帖,名字取為“開龍蝦店的全程記錄”。那時候,蔣毅每天至少會花2、3個小時在論壇裏面發帖,將籌備龍蝦店的所有事宜都一一分享出來。雖然沒有任何華麗語言的包裝,僅僅是質樸真實的還原,但短時間內竟受到了網友的熱烈追捧。

  而這群網友,更成為了蔣毅第一家店的主要顧客群。許多網友們在進行實地品嘗後,都會馬上回到帖子進行發言分享,提供意見,蔣毅也都全部一一回答,同時對網友提出的意見進行改正。就這樣,店舖的名氣越來越響,一時間風靡了整個論壇,“當時,帖子的點擊率累計為80多萬,就一個美食板塊而言,這絕對是史無前例的。”

  經過5年的發展壯大,蔣毅成立了餐飲公司,如今已是公司董事長的他,將更多精力放在了微網志的打理上。從2011年開始,他陸續在微網志上更新了自己的創業日誌和感悟,目前聚集了近兩萬粉絲。他告訴記者,微網志上百分之八十的粉絲他都進行了姓名備註,每一個食客的留言他也會及時回復,“是他們的支援才有了我的今天。”

  創業故事2

  “IT茶館”

  線上與線下密切融合

  在最受關注的IT圈裏,八成創業者多少都與王佳倫打過交道。IT圈內的創業,多起源於自身的個人愛好,王佳倫也不例外,但又更“劍走偏鋒”一些。他在成都的起步,是從因興趣而生的自媒體開始的。

  2006年,王佳倫因家庭原因來到成都,在《電腦世界》成都部工作。“那時空閒時間很多,我本人比較喜歡泡論壇,主要在DONEWS和落伍者論壇,並擔任了DONEWS西南版的版主。”王佳倫回憶道。

  但讓王佳倫沒想到是,“泡論壇”竟會變成了生意。出於愛好,他曾先後組織了落伍五週年聚會和DONEWS成都的線下聚會,這些活動讓他在圈內人氣暴漲。於是,2006年10月8月,他聯合了四川的十家網際網路企業,發起成立了四川網際網路聯盟並建立了網站,這便是最初的“IT茶館”。

  之後,王佳倫還推動舉辦了四川網際網路大會,2009年開始更有政府介入支援,活動的知名度、場地品質、預算經費都比過去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此時還在創業初期的王佳倫並未尋找到合適的盈利模式,只能靠加入網路廣告聯盟,流量變現的輸血方式維繫。

  挺過了初期難關後,王佳倫將網站定位在做高品質線上線下互動的方向上。為此,他在論壇、首頁的資訊上,為創業者搭建溝通平臺,免費提供網站諮詢服務等,“只有資訊互動才能把用戶留住,從而形成忠誠度沉澱下來,最後變成我的資源和價值。”

  借助論壇互動與線下活動的人脈聚集,王佳倫集聚了豐富的業內人脈,IT茶館也由此成為四川網際網路圈最大的交流平臺。

  創業故事3

  “聲音旅行”

  獲取流量 贏得賬戶價值

  深夜11點,在天府新區一棟寫字樓裏,一群年輕人正在為其打造的自媒體首期上線內容進行著激烈的討論。“這裡的背景音樂不太合適,重新選擇一首輕音樂嵌入。”成都必益威科技有限公司傳媒總監冉雨對內容編輯説道。不同於一般自媒體創始人為有經驗媒體人的跨界轉型,這支團隊顯得非常年輕,20多人組成的團隊全部為90後。

  目前旅遊市場發展火熱,成為眾多媒體追逐分羹的大蛋糕。如何與其他同樣做旅遊景區分享的媒體形式區分開來?今年剛滿24歲的冉雨告訴記者,經過前期多次市場調研,其團隊將公司發展定位鎖定為“聲音旅行”,“目前旅行推薦這一塊,主要以視頻、文字及圖片為主,而用聲音這一形式進行重點呈現的,市場上幾乎還是零。”公司將自媒體內容的屬性定義為小而精,著重推薦一些相對冷門但風景宜人的景區。“每一期,我們將邀請專業的電臺主播通過聲音的形式去呈現風景,再用文字和圖片進行補充。”

  先積累用戶量,再考慮賺錢,這是多數自媒體的運營理念,這個團隊同樣如此。對於“耳朵旅行”的發展前景,冉雨信心十足。她表示,經過短短兩個月的試運營,目前網路電臺的日均收聽量就突破5萬人次,微信公眾賬號的粉絲數量也快速增長。

  投資者股權

  儘量不超30%

  專家點穴

  投資者股權

  儘量不超30%

  對個人創業者來説,自媒體是門檻最低、最大眾的選擇。業內人士稱,去年自媒體行業收入的整體規模超過10億元。去年微信公眾賬號據稱達200萬個,並以每天5000個的數字增長。

  “自媒體是草根網民創業的重要渠道。”@今日頭條高級策劃經理楊釗告訴記者,線上線下融合是最容易獲得成功的途徑,例如在多個平臺設立多個自媒體賬號,並線下開展活動,比如講座培訓等。

  自媒體的蛋糕有可能做得更大,吸引投資人成為另一個渠道。去年,投資者找上王佳倫,IT茶館順利拿到天使投資。不過,王佳倫並不贊同太早與投資人接觸,“建議創業者對於投融資不要過多去考慮風投,項目做成熟了自然投資就來了,在項目還沒成熟的時候去找投資,一個是難度很大,此外也意味著要被劃分很大一部分股權出去,這個對未來發展就留下了隱患。所以,建議項目成型一些有一定的現金流再考慮,儘量不要讓投資者佔30%以上的股權,等著投資找到府來是最好的。”

  成都晚報記者 葉燕 張婷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