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6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借助“老三記”,打造“吃”文化

  • 發佈時間:2014-11-20 02:33:38  來源:鄭州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所謂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在城市日漸發展的過程中,每個地區也都會形成自己獨有的“吃”文化,譬如,四川的火鍋,北京的烤鴨,東北的豬肉燉粉條……那麼,提起鄭州,就不得不説從二七商圈逐漸發展起來的“老三記”——蔡記、合記、葛記。

  對於在外奔波的鄭州人來説,“老三記”是濃濃的家鄉情;對於上了年紀的老鄭州人來説,“老三記”則是美好的童年記憶……那麼,如何利用吃貨群體,借助“老三記”名氣,打造二七商圈的“吃”文化,豐富二七商圈多樣性,成為一個必須解決的問題。

  鄭州晚報記者 趙柳影 徐智慧/文 馬健/圖

  現狀

  鄭州,你欠大家一條美食街

  早在今年9月份,一個標題為“鄭州,你欠了河南人民一條美食街”的帖子在微信裏廣泛流傳。帖子中説,近幾年,鄭州越來越有大城市范兒了,絲毫不遜色于一些國際化城市。但讓人沒面子的是,有朋友來鄭州,不知道帶他們去哪吃、去哪玩?

  也有市民提出,北京有簋街,上海有城隍廟,南京有獅子橋,長沙有火宮殿、武漢有戶部巷、成都有錦裏街……可提起鄭州,沒有一條能夠在全國出名的美食街。

  其實,隨著經濟的逐漸發展,“吃”文化越來越受到各個城市的重視,甚至已經成為支撐商圈發展的又一個增長點。

  “中國自古就喜歡吃,談生意要在飯桌上,朋友家人聚餐也要去飯店,雖然近幾年高檔餐飲受創,但是適合老百姓的大眾餐飲生意很紅火,尤其是和商圈結合的美食街,一到旅遊旺季,生意好得不得了。”鄭州一位餐飲業內人士説,鄭州餐飲企業並不少,餐飲文化也很濃厚,只不過現在處於小而散的狀態,或者多依賴商場生存,缺乏一條以“吃”為主體的美食街,並借助美食街,反向刺激周圍商圈的發展。

  打探

  兩位老人半個多世紀的相約

  難道鄭州真的缺少有名氣的餐飲店或者餐飲文化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作為從二七商圈逐漸發展起來的“老三記”——蔡記、合記、葛記,成為一代甚至幾代鄭州市民“吃”文化的代表。但是後來合記、葛記逐漸搬出了二七商圈的核心區,只剩下蔡記還在。

  “現在我們店內的消費者有很大一部分都是老年人,他們吃習慣了我們的産品,對於現在發展迅猛的快餐廳、洋食品,老年人跟不上步伐。”位於德化街辦事處轄區的“老蔡記”經理雷文傑説。確實,從中午11點20分開始,一撥撥的消費者開始進店,其中不乏一些頭髮花白的老年人。而在眾多食客中,兩位老年人特別引人矚目。

  他們一位姓胡,已經87歲,另一位姓唐,79歲。“我倆年輕時是同事,當時經常攢錢約著來吃餛飩,現在年紀大了,半年難得見一次,見一面還是得來吃餛飩。”唐先生説,他還記得第一次吃“老蔡記”,是1952年,距離現在已經半個多世紀過去了。據他回憶,當時“老蔡記”生意特別火,每次來吃都要排長隊,現在他感覺生意不如以前了,因為現在吃的樣式多了,年輕人選擇也多了。

  建議

  借助“老三記”,打造特色美食街

  其實,隨著城市之間的融合,在鄭州也可以吃到全國的小吃,但是正如一句話所説,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美食也一樣,只有當地有特色的、正宗的美食,有歷史氣息和年代記憶的美食,才是真正能代表城市特色的、拿得出手的美食。

  對此,雷文傑認為,政府可以適當扶持 “老三記”的發展,並以“老三記”獨有的歷史文化來打造二七商圈的特色美食街。

  同時,有業內人士認為,在很多城市,對於一些保留至今的老店老品牌,政府都會非常重視,並幫助這類企業轉型發展,正是因為看到了這些企業身上具有的“歷史文化”,因此,鄭州既然擁有這類資源,接下來,需要做的就是好好保護、好好宣傳,並抱團發展。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