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開啟科技成果轉化“直通車”

  • 發佈時間:2014-11-19 09:31:55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國家級科技成果數據資源可供企業共用,並能為企業創新提供“對症下藥”的“良方”……一次偶然的機會,陜西省鳳縣盛源鉛鋅選礦廠負責人何霄聽説國家科技成果轉化(寶雞)綜合資訊服務平臺(簡稱科化網)後,便註冊成為其中一員。

  當時,廠裏需要購買一部先進的選礦設備,不僅要保證礦物的回收率高而且要環保節能。抱著試試看的態度,何霄發佈了需求資訊,沒想到幾天后,江西贛州市企業技術創新促進中心就與科化網平臺取得聯繫,企業由此順利購進性價比較高的選礦設備。

  不僅是找設備,你還可以在科化網上推産品、找技術、尋合作。

  “以前企業常年奔忙於各地展覽會,來宣傳自己的技術、産品並找尋技術買賣方,這種大海撈針般的成果轉化方式,不僅耗資源費時間,而且命中率低。”陜西省寶雞市科技交流中心主任趙忠義坦言,雖然國家科技成果轉化服務(寶雞)示範基地處於建設階段,但平臺效應初顯,在聚集資金和科技成果的同時,開啟了技術供求方精準對接的“直通車”。

  西北工業重鎮 緣何贏得“國家名片”

  很多人熟悉“明修棧道,暗度陳倉”這一典故,並不知道“陳倉”即為寶雞古稱。作為陜西僅次於西安的第二大城市,寶雞處於西安、蘭州、成都、銀川四個省會城市的幾何中心。不只是區域優勢明顯,這座西北工業重鎮還榮獲了國家級創新型試點城市、首批國家技術創新工程示範城市稱號。

  相關數據顯示,2011年,寶雞擁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537戶,其中高新技術企業108戶,擁有“鈦及鈦合金新材料特色産業基地”、“重型汽車及零部件特色産業基地”、“石油鑽採裝備特色産業基地”3個國家級特色産業基地。初步形成了汽車及零部件、鈦及鈦合金、機床工具等九大産業集群。其中,鈦及鈦合金、石油鑽採設備、汽車齒輪等産品銷量全國第一。

  “高新技術産業呈現蓬勃發展的良好格局,裝備製造業配套産品服務、科技文獻查詢服務、産學研合作公共服務、技術轉移服務等六大科技創新服務平臺及其服務系統,連接了市縣兩級和12個科技工業園區的工作網路,科技仲介服務能力隨之提升。”趙忠義説,大部分工業企業創新能力強,技術需求數量多,技術應用市場大,具備科技成果形成産業化的條件和基礎。

  2011年,寶雞承擔國家863計劃和科技支撐計劃等國家及省科技計劃項目就達100項。同年,寶雞專利申請量達1082件,成為陜西省首個專利申請量突破千件的地級市。

  上升的發展勢頭,雄厚的工業基礎,活躍的創新要素,濃郁的成果轉化氛圍,國家示範基地落戶寶雞也就不足為奇。

  搭建資訊平臺 傳統産業結新果

  作為地處西北的地級市,以往寶雞的企業大多以技術輸入為主,自主創新能力較弱。要麼借助自身積累的人脈關係,尋找技術買賣方;要麼通過各地的展覽會,宣傳企業的技術、産品和尋覓合作夥伴;或者是大企業集團內部閉門造車式的成果轉化。

  “宏觀而言,是由於缺乏成果轉化、技術創新和技術轉移的相關政策支援,産業發展的前沿性、戰略性技術研究較弱。”趙忠義分析説,對成果轉化認識不足,缺少專業化技術團隊,缺乏技術合作,讓企業的成果轉化舉步維艱。專業的技術轉移服務機構和成果轉化公共資訊服務平臺匱乏,使得跨地域、跨行業的技術轉移、成果轉化難上加難。

  2012年8月,國家科技成果轉化服務示範基地落戶寶雞,轉型中的西北工業重鎮開始從政策扶持、搭建平臺、項目對接等方面集結發力。

  圍繞科技成果轉化服務示範基地建設,寶雞市委、市政府出臺《關於加大科技資源統籌建設創新型城市的決定》、《關於引進高端科技創新領軍人才扶持政策》等一系列配套政策。《寶雞市鼓勵和促進科技創新的若干政策》指出,從2011年起,每年在市級預算中安排3000萬元,設立寶雞市創新專項資金。

  2013年6月,作為示範基地主要內容的國家科技成果轉化(寶雞)綜合資訊服務平臺正式運作,以裝備製造業、鈦及鈦合金等寶雞特色産業為主,同期推介了106項最新科技成果。科化網由寶雞市科技交流中心負責管理與運營,以國家級科技成果資源數據庫中的“科技成果、技術專家、科研機構”三大數據庫資訊為依託,面向寶雞裝備製造、鈦及鈦合金、電子資訊和新能源四大産業,向用戶提供科技資源資訊共用服務。

  “我們定期從國家科技成果庫中遴選出一批技術比較成熟、市場前景廣闊、符合企業需求的成果項目,共同組織開展多層次、多形式、多角度、全過程的科技成果轉化和産業化工作。”趙忠義説。

  然而這些精心遴選的國家級項目,在對接過程中存在一些困難。“能直接拿來轉化的較少,有些成果數據資源的時效性不夠強。”趙忠義坦言,更有些成果數據僅停留在申報成果層面,本身就沒有轉化的意向。

  為了讓成果更快更直接地對接,示範基地工作人員實地走訪企業,推介示範基地和科化網,普及國家和地方在技術轉移和成果轉化方面的優惠政策、服務。針對企業需求,重點面向裝備製造業、鈦及鈦合金等特色産業集群,將虛擬的資訊化服務與現實的專業化服務相結合,提供技術轉移“一站式”服務。

  促對接精服務 讓技術供需方“面對面”

  “我們走訪中鐵寶橋集團有限公司時,發現在承接重慶跨座式單軌鋼結構生産時,設計人員對關鍵部件所做的強度和模態分析並不十分自信,需要用別的分析系統來驗證他們的設計是否科學。”趙忠義説,當他們在科化網平臺上發出請求時,有多個高校表示樂意參與。西北工業大學提供的純理論培訓與企業需求一拍即合,老師的講解讓73名研究人員受益匪淺。

  發放宣傳資料、到府走訪、電話跟蹤、培訓指導、需求調研,示範基地工作人員在了解技術轉移的需求後,對企業需求的內容進行分類、統計、識別、篩選,及時發佈在網路平臺上。然後,通過國家科技成果轉化網、中國創新驛站平臺、寶雞技術轉移平臺的資源,幫助技術需求方尋找到最終的合作夥伴。

  “在洽談過程中,我們為企業提供技術轉移資訊服務、項目對接服務、 技術轉移‘一對一、點對點’定制服務、法律服務、技術轉移項目可行性論證服務等,目的是最終促使雙方達成合作。”趙忠義稱,正是共性和個性化結合的專業服務,近兩年來,先後促成了寶雞鈦業協會與哈爾濱工業大學特種陶瓷研究所“高性能鈦合金材料製備技術研發”項目,陜西西鳳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與揚州大學“白酒催陳”等10個項目的成功對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企業的技術需求,也使高校的成果得以轉化,獲得項目合作雙方好評。

  關於未來,趙忠義表示,示範基地要進一步提升網站知名度,加大客戶培養力度,不斷吸納企業、院校、專家成為科化網會員,服務中小企業技術創新。

  “強化協同服務,打造科技成果轉化服務團隊是當務之急。我們計劃篩選一批技術仲介服務機構,在相應的管理獎勵機制下,以技術仲介服務機構為主導力量,為企業提供科技成果轉化服務。”趙忠義説,一支專業知識過硬、服務意識到位的技術經紀人隊伍不可或缺,以充分挖掘企業技術需求資訊,深入了解産業發展動態,在不斷充實平臺數據庫資訊的基礎上,讓科技成果和企業需求得以精準、便捷、有效對接。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