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4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吳健雄:肝癌手術禁區“排雷者”

  • 發佈時間:2014-11-19 09:32:02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個頭不高,天藍色襯衫配以深色休閒西服,茶色鏡片後面的眼睛微瞇,看起來總是略帶笑意的模樣,給人一種平和而安心的感覺。電梯間遇到患者,他會開門禮讓別人先進。

  同行眼中,他雖收穫了吳孟超院士、湯釗猷院士等國內肝膽外科著名專家的讚揚,卻不自恃清高;學生説他教學有一套,生活中卻是不折不扣的暖男一枚;患者評價他,是醫術精湛、醫德高尚的好大夫……他就是國家癌症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肝膽外科主任及博士生導師、海峽兩岸醫藥衛生交流協會腫瘤防治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及全國肝癌學組組長吳健雄博士。

  胸懷整形夢 “跨界”除腫瘤

  説起福建永定,人們自然想到世界文化遺産——土樓。吳健雄便出生在這貧窮而秀麗的鄉村。

  自小家境貧寒,出生時又逢三年自然災害,吳健雄童年的記憶中,打上了飯吃不飽、病沒錢看的烙印。“實在扛不住就去公社醫院抓兩三毛錢的草藥,家裏孩子多,父母最怕生病了。”

  1980年,吳健雄考取同濟醫科大學臨床醫學系。在大學的十個寒暑假,他只回家三趟,連續五年“三好生”,被評為“特優生”,勤奮、敢拼的個性初顯。

  1985年,吳健雄以優異的成績被分配至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本來想做整形外科醫生,可惜中國醫學科學院整形外科那年沒有招收名額。”自此,他在我國第一個腫瘤專科醫院、亞洲最大的腫瘤防治研究中心一幹就是三十年,從一個對腫瘤一知半解的年輕人,蛻變為原發性肝癌及肝轉移瘤的外科專家。

  “選擇肝膽外科,是因為我從小喜歡動手操作,而且覺得挺有挑戰性。”吳健雄回憶説,腫瘤研究所和腫瘤醫院同在一個醫療機構中,不僅坐擁多位院士和業界專家,更有國家級的重點實驗室開放。醫院的病例能在腫瘤研究所進行研討,研究所提出的理念可在醫院中印證。

  “臨床應用離不開基礎研究,基礎研究就是為解決臨床問題。”這一理念,讓他在30年的腫瘤防治科研道路上受益匪淺。

  敢為人先 勇闖肝臟手術禁區

  目前,肝癌最為有效的治療方法仍然是肝切除術,但初診時僅約20%的患者有做手術的機會。腫瘤切除率低,是因為肝癌病人常合併有較嚴重肝硬化,難以耐受手術。此外,緊鄰重要血管和大膽管的中央型肝癌手術,被業界公認為危險大、難度高、切除率低的“禁區”。

  國際上治療肝癌的肝切除手術中,為減少出血通常採用入肝血流全阻斷的方法(Pringle阻斷法),這不僅阻斷了載瘤區域肝組織的血流,也造成了無瘤區域肝組織的缺血缺氧,導致對肝細胞的較嚴重損害,尤其對伴有較明顯肝硬化的患者,常在切除肝癌後發生肝功能衰竭,死亡發生率較高。

  為了攻克中央型肝癌手術切除的難關,2006年,吳健雄應用肝臟微創解剖方法,創立了“肝區域選擇性適時血流阻斷”(Selective and dynamic region-specific vascular occlusion,SDRVO)切肝新技術,在國際上首次提出安全切除中央型肝癌。

  “肝臟哪個區域有腫瘤就阻斷哪個區域的血流,不用再把入肝血流全阻斷。這種方法不僅有效控制切肝時的創面出血,而且手術中可保持無瘤區域肝組織的正常血流,提高了這種高危病人手術的安全性。”吳健雄稱,已對數百例合併有肝硬化高難度的中央型肝細胞肝癌施行安全的精確肝切除,切除率達100%,且沒有圍手術期死亡。逾90%病人的肝功能在術後1周內恢復到A級,術後酌情輔以放療等綜合治療,使點5cm的中央型肝細胞癌的無瘤生存期顯著提高,且五年總生存率達到75.3%,居世界第一。

  2013年4月,來自土耳其的同行專程來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參觀,目睹了吳健雄主導的中央型肝癌手術後,給予高度評價:“您完成了許多外科醫生無法完成的手術,突破了中央型肝癌難以切除這一難題,您把肝癌外科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

  如今,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的中央型肝癌綜合治療模式,在北京、重慶、福建、甘肅、江蘇等多地推廣應用,顯著提高了中央型肝癌的切除率和治愈率,獲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癡心學術 不願只當“開刀匠”

  每年主持國家級繼續教育課程“中央型肝癌以手術為主的綜合治療”的培訓班,讓領先安全的技術惠及更多患者;組建“肝膽腫瘤疑難病例多學科整合醫療會診”機構,使我國中央型肝細胞癌的治愈率晉身世界領先水準……

  記者粗略數了下,這兩年關於“腫瘤防治”和“肝癌治療”議題的重大學術會議,吳健雄牽頭參與的就有七次,尤其是作為執行主席之一主持第461次香山科學會議“發揮中西醫優勢治療原發性肝癌”。在科研方面,他正在主持並承擔肝癌防治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首都臨床特色應用研究、十二五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等重要課題。

  “必須要講學術,否則外科醫生就是單純的‘開刀匠’。”吳健雄告訴記者,肝膽外科醫生做完高危疑難手術後要注意交流經驗、總結提高。遇到別的醫院放棄的疑難雜症病人,大家要集思廣益進行探討、會診。

  數據顯示,手術切除肝癌後復發率很高,3年約40%—50%,5年約60%—70%。在為患者贏得寶貴時間後,吳健雄開始探索後續防治復發的綜合治療。

  “儘管西醫治療肝癌優勢明顯,但在基礎與臨床研究方面仍存在諸多問題。病因學的局限、早期診斷不足、手術切除率不滿意、術後復發率較高,成為當前西醫治療肝癌的瓶頸。”在吳健雄看來,癌症是全身疾病的局部表現,既要講究個體化治療,也要注重綜合治療。

  “其實我不贊同中西醫‘結合’,因為這兩個醫學理論體系不一樣,哲學思想也不全相同,我更強調中西醫優勢互補的協同治療。”吳健雄坦言,西醫摘除腫瘤,中醫固本扶元。“我們可以摘掉高危部位的腫瘤,但外科醫生不可能切掉最後一個癌細胞。”

  作為“十二五”國家“重大新藥創制”科技重大專項慈丹課題的副主任委員、首席科學家,吳健雄最近忙於組織全國的肝癌診療多中心開展慈丹膠囊IV期國際註冊臨床研究。比起進口分子靶向藥治療晚期肝癌每月數萬元的高昂費用,肝癌患者服用慈丹膠囊一個療程的費用才兩千多元,而且抗癌、扶正,毒副作用小,更適合我國國情。

  課題主任委員、首席科學家吳孟超院士曾多次表示,中西醫協作是提高肝癌臨床療效的重要途徑,只要瞄準腫瘤研究前沿,大膽摸索、反覆實踐,就能更好地發揮中醫藥防治腫瘤的優勢。大量臨床與實踐研究表明,中藥復方製劑慈丹膠囊,能改善肝癌患者的臨床症狀、延長總體生存時間。

  “慈丹是有效治療肝癌的重要中藥之一,我們希望通過較大規模的臨床應用研究進一步驗證該藥對肝癌防治的療效。也希望不斷深入研發出更多能有效抗病毒和防治肝癌的優良中醫藥,實現用‘國藥’治‘國病’的美好願望!”吳健雄説。

  不忘初心 救人要從“心”做起

  早五點起床,看書、搞科研。七點從家裏地庫開車到醫院,再從地庫電梯奔進病房、手術室,吳健雄笑言自己很久沒見到陽光了。

  每年完成高危高難度的四級手術200多臺,且無醫療差錯。最多時一天做七個中央型肝腫瘤切除手術,一台接一台一天連續工作十幾個小時很正常。多年來,為了攻克中央型肝癌的手術難關,他經常僅以一頓手術室盒飯充當中、晚餐,更談不上有看電視的休閒時光。

  “外科醫生拼的是毅力和體力,更要有穩定的心態和良好的應變力。我們有點小毛病都不會跟人説,怕別人笑話。”擠不出健身的時間,就堅持每天衝冷水澡;下班早時,就爬十幾層的樓梯回家。從中學時就喜歡書法的他,已經好幾年沒能盡興大書幾筆了。

  在腫瘤醫院,每天看著絕望的面孔接踵而至,吳健雄總想法讓患者抱著希望而歸。“現在不都説癌症患者有三分之一是被嚇死的?醫者要有仁愛之心和良好的職業精神,告訴患者治療的風險和意義,花點時間進行心理輔導,能幫助他們重樹信心。”吳健雄説,患者只有從心理上認識並克服了疾病,才能使其他治療産生更好的效果。

  “你們看似平凡的工作挽救了一個又一個病人,使很多家庭在絕望中重獲幸福”“我們在其他醫院拒絕手術治療的情況下找到了他……他的高超醫術讓我們留住了親人……”

  記者瀏覽好醫生網時發現,吳健雄在肝癌方向得到患者投票數、感謝信為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最高,患者評價滿意度高達100%。

  三十年如一日,吳健雄執著于新型腫瘤標誌物的應用研究和肝癌、大腸癌的治療研究,在收穫如潮讚譽的同時,也獲得了學術上的肯定:全國醫學優秀學術成果二等獎,中國國家癌症中心研究論文二等獎,中華中醫藥學會科學技術三等獎,北京市衛生系統先進個人,首都優秀醫務工作者,2014年首都“最美醫生”……

  愛挑戰、有韌性,即便常日不見陽光,內心還是充滿正能量,吳健雄的樂觀感染了越來越多的人。關於未來,他希望對中央型肝癌的應用研究成果能形成指導臨床實踐的指南,並將臨床經驗和規範化綜合治療方式以繼續教育的形式,傳播給各地廣大肝癌防治醫務人員,並得到不斷地完善和發展,讓更多的肝癌手術禁區“排雷者”幫助患者走出“絕症”的陰影。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