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10月我國實際利用外資同比增長1.3%

  • 發佈時間:2014-11-19 05:31:12  來源:南方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商務部18日公佈,10月當月延續9月份的轉好態勢,我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85.3億美元,同比增長1.3%。累計而言,今年前10個月,我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958.8億美元,同比下降1.2%;同期,前10個月累計實現投資818.8億美元,同比增長17.8%。

  國家發改委預計,今年全年中國對境外的投資有望超過1200億美元,接近或超過境外對中國大陸的投資。

  前10月製造業利用外資下降15.1%

  據商務部統計,今年1-10月,外商在華投資新設立企業19239家,同比增長5.8%;實際使用外資金額958.8億美元,同比下降1.2%。好消息是,伴隨國際經濟形勢緩慢復蘇,10月當月,我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85.3億美元,同比增長1.3%,延續9月份扭轉負增長的態勢。

  按國別統計,今年前10個月,南韓和英國對華投資分別為32.9億美元和11.8億美元,同比增幅較高,分別為26.4%和32.4%。同期,日本、美國、歐盟28國對華投資36.9億美元、23.2億美元、53.8億美元,同比分別下降42.9%、23.8%、16.2%。

  作為中國三大貿易夥伴,歐盟、美國、日本為何對華投資出現大幅下降?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表示,中國製造業目前正面臨著産能過剩的現狀,結構調整、轉型升級壓力巨大,無論是民營企業、國有企業還是外資企業,都在進行積極調整,尋找新機會。而上述幾個國家過去對華投資主要是製造業,導致其在華投資有所下降。

  實際上,整體而言,我國製造業利用外資的比重進一步下降。今年前10個月,製造業實際使用外資金額325.2億美元,同比下降15.1%,在全國總量中的比重僅為33.91%。相較之下,今年前10個月,我國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金額531.2億美元,同比增長6.6%,在全國總量中的比重為55.4%。

  前10月對歐盟投資增長192%

  商務部同時公佈,受上年10月大項目影響,10月當月,我國境內投資者實現非金融類對外直接投資69.2億美元,同比下降12.2%。今年前10個月,累計實現投資818.8億美元,同比增長17.8%。

  按國別地區統計,今年1-10月,我國內地對中國香港的投資同比增長22%;對歐盟和日本的投資分別增長192.6%和128.6%;對東盟投資39.9億美元,同比增長3.9%;對美國投資同比增長30.5%,對俄羅斯投資下降78.8%。

  今年下半年以來,我國對外直接投資保持良好的發展態勢。對此,沈丹陽此前解釋,中國對外投資增長勢頭迅猛,原因來自國內外的強勁市場動力和政策因素。而在國內,支援境外投資的政策不斷。

  南方日報駐京記者 趙曉

  ■連線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部副主任白明:

  謹防資本輸出帶來替代效應

  據南方日報記者觀察,2003年後,中國實際使用外資與對外直接投資均有迅猛發展,兩者之間的差距不斷縮小。而根據國家發改委外資司司長顧大偉的估測,今年全年,我國對境外的投資有望超過1200億美元,而這個數字可能會接近或者超過境外對中國大陸的投資。

  “中國的對外投資金額超過吸引外資的金額,只是一個時間的問題,如果今年不能實現,在不遠的將來也會實現。”商務部部長助理張向晨此前表示,這是中國所處的發展階段決定的,中國已經從資本輸入轉為資本輸出的階段,即將成為凈資本的輸出國。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部副主任白明向南方日報記者表示,這種趨勢早在此前就已經表現出,我國從資本輸入國變身為資本凈輸出國,也體現出我國國際在分工中的地位發生變化,是國際市場資源要素重新配置的結果。

  白明認為,中國從資本輸入大國轉變為資本輸出大國,要注意三大事項:其一是資本輸出與資本輸入要保持平衡,對外投資增長的同時,要保證實際利用外資的穩定;其二是要保持資本輸出與商品輸出的平衡,謹防資本輸出帶來 “替代中國”效應,阻礙出口的增加;其三是要平衡資本輸出與資本項下投資,這就要求我國逐步放開資本項下投資。

  當然,對外直接投資不光需要量的增加,也需要質的提高。白明表示,中國企業到國外投資最根本的就是基本效益和經濟安全有無得到保障。更深一步,企業要通過“走出去”,獲得資源捕捉能力,將資源優勢發揮出來,進而強項結合弱項,産生投資的預期效益。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