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6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核電釋放重啟審批信號 未來6年設備投資達年均800億元

  • 發佈時間:2014-11-18 07:09: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核能作為目前唯一可大規模利用的替代能源,是我國能源戰略的必然選擇

  11月17日,由中核科技領銜,A股核電板塊普漲。

  消息面,有報道援引消息人士的話稱,國家發改委近日已正式向國務院申報啟動核電新項目審批,此次上報的是要正式通過核準的三個核電站項目的6台機組,預計最快將在11月份通過。

  而在11月4日,中核集團在官網發佈消息稱,其已收到國家能源局對福建省發改委、中核集團的請示報告發出的復函:同意福建福清核電站5號、6號機組工程調整為“華龍一號”技術方案,建設國內示範工程。

  同日,核安全局副局長、環保部核設施安全監管司司長郭承站還在國家安全局召開的核電話題專題解讀會上,明確指出,核能作為目前唯一可大規模利用的替代能源,是我國能源戰略的必然選擇。

  核電設備市場達800億元/年

  公開資料顯示,“華龍一號”核電機型是中核集團與中廣核合作開發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産權的三代核電技術,借鑒了國際三代核電技術先進理念,汲取福島核事故經驗反饋,其安全和性能指標達到了國際三代核電技術的先進水準。

  業界認為,“華龍一號”的落地,表明自主品牌終於獲得了官方認可,變成了工程項目開始實際推動。加之郭承站的明確表態,預示著核電重啟已經進入了倒計時階段。

  2011年的日本福島核事故發生後,我國全面叫停了核電項目建設審批。直至2012年10月份,國務院常務會議再次討論並通過了《核電安全規劃(2011年-2020 年)》,同時還修訂了《核電中長期發展規劃(2011年-2020 年)》。

  根據“核電中長期發展規劃”,到2020年我國運作的核電裝機要達到5800萬千瓦,在建達到3000萬千瓦。

  統計數字顯示,目前我國投入商業運作的核電機組共有20台,分佈于秦山、嶺澳、大亞灣、田灣、寧德、紅沿河、陽江等7個核電基地。同時,國內目前在建的核電機組有28台。在運和在建機組一共的總裝機容量達到4800萬千瓦。而中國核能行業協會最近發佈的今年第三季度核電運作情況顯示,全國核電累計發電量為376.53億千瓦時,約佔全國累計發電量的2.59%。

  華創證券研報就此分析稱,這意味著未來6年,我國核電項目年均新開工將達到6台-7台,按設備投資佔總體投資50%計算,未來我國核電設備市場將年均新增700億元-800億元。

  全方位確保核電安全

  業界普遍認為,安全達標是我國核電項目審批實現重啟的一項重要原因。

  在11月4日召開的核電話題專題解讀會上,環保部核電安全監管司副司長湯搏介紹,我國內地目前已投入運作的核電機組共19台,迄今未發生過國際核事件分級(INES)2級及以上的運作事件,也未發生過對人員或環境造成污染和危害的事件,整體安全水準處於良好狀態。

  湯搏介紹,“福島核事故之後,我們開展了安全大檢查,採取了一系列的核電廠安全改進行動。2012年6月,我們發佈了《福島核事故後核電廠改進行動通用技術要求》(以下簡稱《技術要求》)”。

  而在此基礎上,郭承站介紹,目前“正在推進制定核安全領域的基本法《核安全法》,已經列入十二屆人大的五年立法規劃,由全國人大環資委牽頭,為二類立法項目”。

  企業層面,核電復蘇跡象也愈發明顯。領銜核電行情的中核科技半年報顯示,2014年上半年,公司核電閥門實現營業收入5738萬元,同比增長48.9%。

  其報告還稱,上半年,公司著力加快了核電站主蒸汽隔離閥、AP1000爆破閥、CAP1400系列關鍵閥門、核化工專用閥門等一系列關鍵閥門國産化的技術研發項目和産業化應用的進度。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