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9月28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星光村:農民日子賽過城裏人

  • 發佈時間:2014-11-18 03:32:06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何紅衛樂明凱

  沿著318國道走進湖北省武漢市蔡甸區星光村,以三層聯體別墅群為主體的農民社區映入眼簾,房前屋後彩磚鋪路,綠樹環抱,儼然一幅城市高檔社區的風景。

  2013年,這個面積2平方公里、1320人的村子,被授予“全國文明村”,實現工業産值26億元,上交稅收7000萬元,村民每人平均收入突破2.7萬元。星光集團黨委書記左少平告訴記者,村民以前想跟城裏人比,也許只是心裏想想,現在真的要實現了。

  集約用地,小村莊大規劃

  30年前,星光村人的資本只有祖傳的宅基地。上世紀80年代末,全國鄉鎮企業蓬勃發展,與星光村相距5公里的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發展浪潮一浪高過一浪。

  星光村村民閒不住了,村“兩委”決定採取集約用地的方式,騰出土地搞招商,集中農民到社區,謀求發展新途徑。為此,星光村出臺辦法:“拆房騰出來的宅基地,全部折算金額,再用這個折算出的金額,由村委會為村民建別墅,個人只需出很少一部分錢。”星光村村民開始陸續搬進城裏富人才能住進的別墅,星光村成了武漢市率先建成的“別墅村”,前來參觀取經的人絡繹不絕。

  到2013年,星光村累計建成別墅式樓房530棟。

  懷揣共富信念,小村官大情懷

  上世紀80年代後期,全國鄉鎮企業發展的浪潮開始涌動,星光村憑藉地處城市郊區的區位優勢,興辦的集體企業快速發展,但是隨著市場競爭的不斷加劇,缺乏技術、資金和人才支撐的村辦企業6個垮掉5個,到2007年,星光村的賬面資金只有5000元,外債卻有1000多萬元,原本3600畝土地,只有400多畝還屬於村裏。集體經濟處在了行將崩潰的邊緣。

  在這樣一個特定條件下,蔡甸區黨委經過認真研究,決定力邀能力突出、心繫鄉鄰的星光籍企業家左少平回村擔任黨總支書記。

  星光村地處武漢開發區近郊,必須通過更新産業結構,發展園區經濟,充分挖掘和提升土地的單位産出價值,逐步發展壯大集體經濟。

  2007年底,左少平不顧家人反對,慨然墊資3000萬元,以之作為園區建設的先期鋪墊資金。左少平與村黨委一班人做規劃,繪圖紙,立項目,找客商,3000萬元的資金,撬動了近1億元的社會投資,園區邊建設邊招商,吸引了美的、海爾等知名品牌落戶。2008年,星光村實現工業産值2.55億元,村民們再度實現家門口就業。

  盤活土地存量,開發農業資源。星光村在工業經濟高速增長之時,也沒有忽視現代農業的發展。正在規劃建設的2800畝都市農業園,將集中薈萃國內品牌蔬菜,實現了傳統農業向都市觀光農業的轉型。

  共用發展成果,小村民大幸福

  2010年9月17日,星光集團黨委成立,將鄰近的紅焰村、新安堡村、丘林村和三紅村納入集團發展序列,實行聯村發展,共用發展成果。目前,星光集團已基本實現了“四有五無”的目標,即每戶有一套寬敞舒適的住房,每個人有一份社會保障,每個勞力有一個就業創業崗位,每戶村民有一份股份,無失業、無輟學、無低保、無偷盜、無陳情。

  2013年,星光人的幸福簿再添兩項新內容:一是打造包括學前幼兒教育、職業教育和老年教育的終身教育體系,實現終身教育全免費。二是在全區率先試點村民免費醫療。真正讓村民享受聯村發展的實惠。

  2014年6月,農業部經管司胡順平同志到星光村挂職鍛鍊,在調研了解星光村發展的情況、歷程後認為,星光村發展的成績有目共睹,這是村領導班子團結帶領全體村民共同努力的結果。在多年的創業過程中,他們結合實際,努力盤活村集體資産,積極穩妥地推進園區建設,發展壯大了集體經濟,實現了農民共同富裕,這些經驗值得全國借鑒和學習。期待星光的明天會更好。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