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搏命買了大戶型,成了親戚“轉机站”

  • 發佈時間:2014-11-14 04:52:12  來源:南方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社區話題

  買大還是買小?不少有一定經濟實力的準業主都希望能一步到位“住大屋”。然而,房子大了卻有客人長住“分享”,甚至不速之客川流不息擾人清凈,恐怕就不是件讓人高興的事兒了。家住廣州祈福小區的劉先生忍耐多時,現實中不願“怒目相向”,卻忍不住網路發文抱怨“老婆的妹妹們住在我家,我快神經衰弱了”。該帖一齣,就有不少前來圍觀的業主,並紛紛表示“同情”。

  “不懂事”的親戚們

  劉先生自述,當初買房的時候,認為家的感覺是要住出來的,“所以儘管父母的建議是買小戶型的先住著,但是最終我還是咬牙買了大戶型的。因為我不想房子住個幾年又要興師動眾的換房子”。隨後的日子就比較苦逼了。老婆的妹妹失業了,最後居然在這邊找了工作。説喜歡這裡的安靜和慢節奏,比較舒服。妻子愛護妹妹,盛情邀請住在自家,理由是“反正也方便”,劉先生當時覺得也沒什麼,畢竟都是一家人,“互相幫助幫助也沒什麼”。

  誰知,一個妹妹不夠,又多了一個妹妹來蹭住。“二妹妹貸了一輛車,雖然是在廣州市區工作,因為她工資不算高,買車後供著車和車貸,又不想去廣州城中村住,也住進了我家”。這樣一來,劉先生的三房一廳,就被妻子的兩位妹妹分別佔去了一房,劉先生夫婦共住一房。

  當劉先生看出這兩位“小姨子”打算長住之後,也基本接受了這個事實,不過,“家家有本難念的經”,隨著時間的推移,日常生活中的不便和摩擦就日益顯現了出來。“我不是個小氣的人,妻子的兩位妹妹也當作妹妹來看,住著沒想過收她們的一分錢,日常生活開支也是我們家負擔”,劉先生説,但是這兩位親戚實在有點“不懂事”,不肯分擔家務也就罷了,還一點不注意維持家中的環境衛生,“夜貓子型的作息時間,經常晚上發出噪音影響別人休息”。此外,畢竟是異性親戚,劉先生也覺得兩個妹妹長居家中多有不便,但是也不方便跟妻子抱怨,“本來想著房子大了住著更寬敞,現在這個情況就是自己給自己添堵了”。

  難求的“二人世界”

  陳女士的經歷跟劉先生有些類似。因為丈夫經濟條件尚可,陳女士與丈夫很快就攢夠錢換了大戶型房子。按照她的想法,希望能享受一陣“二人世界”,然後安安穩穩地要個寶寶。沒想到,換房不久,公婆就從老家來與他們夫妻同住,“老公是特別孝順的人,我也不方便有任何意見,畢竟公婆也是希望能來幫忙分擔家務,甚至幫手以後照看小孩的”,於是,陳女士很大度地“讓”出了主人房,供公婆居住,自己則和丈夫住在客臥。

  應當説,陳女士與公婆相處得還不錯,“婆婆確實擅長打理家務,家裏收拾得井井有條,煲湯做飯也是很合口味”,然而,隨著小姑子的入住,陳女士的家就開始熱鬧起來。“婆婆心疼女兒,就把小姑子接到我們家來一起住,正好她也在廣州找到了工作”,陳女士説,小姑子倒也不算難相處,可是,小姑子結婚的時候,陳女士的婆婆竟然強烈要求她在同一個小區買房,結果就是“跟沒結婚一樣,小姑子天天還在我們家晃悠,不同的是,還帶著她的丈夫孩子一起,在自己家的時間還不及在我家的時間多”,陳女士也不好抱怨,因為畢竟不能阻止母女見面,而婆婆幫小姑子帶孩子也沒有搬去他們家住的意思,儘管在同一個小區。“本來想要的二人世界是不可能了,家裏隨時都會有5-6個人”,陳女士本身並不是愛熱鬧的人,但也只好接受了這個現實。

  老家“駐穗辦”

  趙先生家住越秀區,經過多年打拼,經濟實力允許之後,趙先生夫妻倆在廣州的中心城區買下了兩套二手房,並且打通成一套大屋,佔了半層樓。按説這樣的居住條件應該是讓人心滿意足了,可趙先生卻有自己的無奈。“老家親戚川流不息,只要需要到廣州求學、求職、辦事,那就沒説的,直接上我家小住”,趙先生的妻子開玩笑地説,他們家簡直就是老家的“駐穗辦”。

  趙先生老家在粵西,現時家中的客房“幾乎空不出兩日”,總有形形色色的老家親戚朋友來走動。“時間短的,小住3-5日,省得去旅館酒店,時間長的,住上3-5個月,不但不好意思要人房租,還要供應吃喝,臨走塞上一點手信”,趙先生知道妻子對這樣的情況有所不滿,但是也有自己的無奈。“每次逢年過節回老家,父母總是很高興,他們覺得我在廣州混得不錯,有體面的工作也有大房子,挺為我驕傲的”,正因為如此,趙先生對老家的親戚前來走動無法拒絕,“每次親戚回去都會對父母表示感謝,二老也覺得很有面子”,如此一來,老家親戚無論遠近,前來走動的頻率越來越高。“説實話,以前沒買大房子的時候,家裏住不下人,倒也清凈”,趙先生説,“現在看來,是被房子所累,更是被人情所累”。

  南方日報記者 許蕾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