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3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規模躍居全球第三 中國債市吸引國際投資者目光

  • 發佈時間:2014-11-13 09:56:47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上海11月13日電(記者潘清)繼首只專注中國債券市場的ETF産品之後,被視為“債市風向標”的紐交所本月還將迎來另一隻以中國短期融資債券為標的的ETF。這無疑是一個信號:在餘額突破30萬億元、規模躍居全球第三的背景下,中國債市正以其誘人的風險調整後收益,吸引著國際投資者的目光。

  美國當地時間11月11日,Market Vectors ChinaAMC China Bond ETF登陸紐交所。由美國范達全球(Van Eck Global)聯手華夏基金香港子公司推出的這只ETF,以中債中國高評級債券指數為跟蹤標的。

  即將亮相紐交所的另一隻中國債券ETF名為KraneShares E Fund China Commercial Paper(“金瑞易方達中國短融ETF”),由易方達基金香港子公司與美國KraneShares合作開發運營。

  作為兩隻新ETF的中方合作夥伴,兩家本土基金公司在固定收益投資領域均具備相當實力。海通證券發佈的相關研究報告顯示,易方達基金最近五年固收産品絕對收益在同業中排名居首。

  事實上,還有更多證據表明中國債市正在吸引國際投資者的注意力。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備案文件顯示,德意志銀行等多家國際金融機構也計劃發行中國本土債券ETF。

  坐擁全世界最發達的債券市場,以及成熟的投資工具、投資策略,美國投資者緣何對中國債市青睞有加?

  易方達基金專家分析認為,伴隨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加快,越來越多海外機構希望持有收益相對較好的人民幣資産。作為金瑞易方達中國短融ETF的跟蹤指數,中證高等級短融指數截至10月20日的加權平均到期收益率達到4.66%。與略高於零的1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以及約2.3%的美債和金邊債收益相比,中國債市優勢明顯,可替代持有美國貨幣類基金。

  多年來,基於對人民幣債券信用風險的擔憂,國際投資者僅對代表國家信譽的中國國債,以及少數大型央企的企業債表現出興趣,中國債市在海外並未能獲得普遍認同。

  這一狀況正隨著中國債市的不斷壯大和成熟而改變。來自中國中央國債登記結算公司的數據顯示,截至9月末,中國債券託管餘額(不含公司債和可轉債)合計約32.96萬億元人民幣,躍居世界第三大債券市場。

  尤其是伴隨短期融資的出現,中期票據、企業債、公司債等各類債務融資工具相繼出現,推動中國公司信用類債券迅猛發展。

  面對境外投資者日漸強烈的投資需求,本土和海外機構開始著手打通投資中國債市的“快速通道”。上述兩隻中國債券ETF分別選擇了高等級債券,以及風險低、流動性好的短久期高等級短融作為“入門”品種。易方達基金專家表示,此類産品信用、久期等風險相對較低,是境外投資者容易接受的中國信用債産品。

  中國基金網總經理王香奇評價認為,伴隨資産“全球配置”時代的到來,海外資本開始將中國資本市場納入視野。而在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不斷加速的背景下,來自中國債市的投資機會將會獲得越來越多的關注。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