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農民葉榮喜喚醒“休眠”沼氣池

  • 發佈時間:2014-11-11 03:29:47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何紅衛通訊員余立鵬舒威

  9月初,華中農業大學工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張衍林再次來到湖北蘄春縣調研農村沼氣應用。此行,除了課題調研,張教授還想見見老朋友葉榮喜。“他對新能源沼氣技術的熟練運用程度,在湖北同行業中可謂首屈一指!”兩年前,自從認識蘄春農民葉榮喜,“農村沼氣應用”便成了兩人熱線聯絡的話題。

  葉榮喜,一位只上過初中的農民,用十年光陰潛心鑽研沼氣實用技術,成為鄂東地區農村清潔能源示範推廣的領頭雁。“泥瓦匠”半路改行做沼氣推廣

  在蘄春縣彭思鎮方港村,村民這樣評價葉榮喜:“書讀得不多,但人很勤勞,大腦瓜靈活!”

  2005年,走南闖北從事建築行業的葉榮喜揣著幾萬元本錢,回到老家飼養起生豬。

  隔行如隔山。一年下來,他家豬場的20多頭生豬陸續因病死亡。

  “豬場離村垸較近,豬糞清理不乾淨,容易感染疾病!”葉榮喜四處求教,分析死豬的緣由。

  聽説農村沼氣技術能減少生豬死亡,還能改善環境,他眼前一亮。決定邊養豬,邊從事農村沼氣推廣,從跌倒的地方再爬起來。

  2006年,葉榮喜自費到華中農業大學報名參加實用技術短訓班,跟班學習沼氣建設,從此一發不可收。

  農村推廣新型實用技術,並非一帆風順。為打動村民試用沼氣,他在自家豬場邊建了兩口沼氣池,十多天就産氣點火。左鄰右舍跑來看熱鬧,葉榮喜借機向村民承諾:“我給你們建沼氣池,不點火不收錢!”

  鄉鄰將信將疑。做了兩三戶的沼氣池之後,果真産了氣,效果還不錯,葉榮喜的名氣逐漸傳遍四里八鄉。

  趁熱打鐵。當時,蘄春全縣有15個沼氣建設項目村,很多人對沼氣並不了解,葉榮喜便自己租車請項目村的幹部、群眾到他家參觀,現場講解,當面培訓,吸引了很多群眾好奇的目光。

  本著保本的心態做事,卻一直做著虧本的買賣,這是葉榮喜多年從事農村沼氣推廣面臨的現實。

  沼氣建設過程中,建築小工難找,沼氣模具強度不夠且壽命較短等現實問題,時刻困擾著葉榮喜。

  憑著多年在建築行業摸爬滾打積累的經驗,他一方面成立專班,從挖池、買沙石水泥到澆灌、粉刷、安裝,分成幾個專班輪作。另一方面,他請人研製高強度耐用的戶用沼氣池鋼制模具,既為施工解了憂愁,又提高了施工進度和品質。

  10年來,葉榮喜的足跡不僅踏遍了蘄春的山山水水,鄂東地區的黃石、陽新、大冶、武穴、浠水等地也有他承接的沼氣工程,蘄春境內過半數鄉鎮沼氣項目都有他的身影。

  2010年,葉榮喜發起組建榮歡農村能源專業合作社,獲得湖北省農村能源行業協會的“能源環保建設工程”甲級資質。合作社發展沼氣用戶1萬多戶,成為名副其實的“沼氣大王”。

  “笨辦法”連續攻克沼氣應用難關

  村民眼中的葉榮喜“腦瓜子靈活”,還體現在他善於捕捉各類有價值的資訊,且迅速轉型推廣。

  2009年,全省一次沼氣技工培訓會上,葉榮喜得知一個重要資訊:隨著養殖方式的轉變,農村家禽、畜牧業規模化養殖會是未來趨勢。

  這意味著農村沼氣格局也會跟著發生變化,過去那種單家獨戶興建沼氣池的用戶會逐步減少,而中小型沼氣池會成為今後的主流。

  富有想像力的葉榮喜萌發了創新念頭,開始嘗試製作小型沼氣工程鋼制模具,迎接即將到來的市場之需。

  沒有任何參考,也沒有成功先例。將傳統戶用8個立方傳統模具擴大到200個立方,涉及到繪圖、測量、選材、焊接等多個環節。

  這對於只有初中學歷,連容積都不知怎麼計算的葉榮喜來説,是一個巨大挑戰。

  他買回大量書籍,日夜苦鑽,對照戶用沼氣8個立方的模具和資料、圖片,將放大後的容積、直徑、弧度、抗壓力等各種指標弄得一清二楚,經過上百次的反覆實驗,耗費10多萬元,成功製作出標準的200立方鋼模具。

  別人用磚模建設小型沼氣工程,費時費力費資金,而他用模具現澆現灌,節省施工期近一個月,節省用工20多個,沼氣池佔地面積節省近一半,模具成本也比外地節省2萬多元,鋼模具使用壽命超過外地10倍以上。

  2010年,中小型沼氣工程在湖北開始大面積推廣,一時間,鄂州、羅田、紅安等周邊縣市的沼氣鋼制模具訂單紛紛而至,葉榮喜製作的鋼模成功搶佔了市場先機。

  隨著農村小型沼氣工程的陸續普及,葉榮喜發現,湖北推廣的小型沼氣池,其分體式結構存在一些實用性不足的問題,尤其是後期的沼氣渣不易清除,幾年之後,會導致一些沼氣池産氣量明顯降低,最終會因“休眠”而成為廢池。

  有沒有更好的辦法來解決這個難題?經過長期觀察、揣摩,他發現,之所以沼氣池産氣量下降,沉澱大量沼渣,主要是傳統分體式沼氣池無法實現人工攪拌,原料物質分解不充分的緣故。

  葉榮喜將水壓間放在發酵池頂上,同時在沼氣池周圍設計四根管子直通池底,利用産氣用氣水位變化運動的原理,靠內外水壓的動力解決池底沼渣攪拌問題。

  華中農業大學教授張衍林實地診斷這項技術之後,認為這種方法簡便可行,又從專業技術角度,手把手指導他完善一些細節。

  據業內專家介紹,“一體化自動回流攪拌池型和工藝”與“戶用放大”、“隧道式”兩種沼型相比更加實用,産氣效率提高20%,實現10年不用人工清渣,沼氣池使用效益提高1倍以上。

  “沼氣迷”探索清潔能源迴圈之路

  “用沼氣做飯等又乾淨又方便,一個月才10來塊錢,好划算,我真要感謝小葉!”提及用上沼氣後的變化,鳳凰村七組60多歲的婆婆王雨銀連聲誇獎葉榮喜。

  只要有空,他喜歡到附近的灣村轉一轉,逐家逐戶去看沼氣實際使用效果,聽聽用戶的意見。

  沼氣作為一種清潔能源,不僅能變廢為寶,而且能有效解決農村環境保護問題。

  葉榮喜與合作社成員一起,對自家6棟豬舍進行立體化改造,建起5個200立方米的沼氣池,形成五級發酵階梯格局,飼養場內年出欄生豬超過千頭,幾乎就沒有豬糞臭味。

  沼氣、沼渣、沼液全部綜合利用。沼氣池改造運作以來,生豬養殖場內基本實現豬糞自動入池、發酵,五級發酵後的沼渣回收用於飼養生豬,沼液用於藥材基地種植,沼氣供應周邊2公里範圍內的100戶居民日常使用。

  “之前我也非常反對他這麼拼命,看到他這麼癡迷沼氣,而且還真的有那麼多用戶需要他,漸漸也理解了這件事!”妻子易滿英説。

  為推廣農村清潔能源,他率先在全省創辦“榮歡農村能源專業合作社”網站,介紹農村能源普及知識、用法、用具、施工案例等常用知識。

  今年8月底,葉榮喜在自家的沼氣池邊安裝上“超聲波沼氣流量計”,此舉意味著,農業部和省市能源辦今後能夠遠端掌握榮歡能源合作社沼氣池産氣、使用等諸多一手資料。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