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專家:三至五年迎來突破

  • 發佈時間:2014-11-10 11:29:33  來源:濱海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 時報記者王森 實習生 牛婧文 報道

  國內光伏發電市場距離真正的商業化還有多遠?出席“2014APEC中國日新興産業論壇”的業內人士給出的最新預測,是三至五年。在業內人士看來,屆時光伏發電的成本將會低於用電價格。但在此之前,國內光伏企業需要在技術突破、國際合作等方面做出更多的努力。

  新興市場助力行業回暖

  國內光伏企業正在走出此前歐美“雙反”帶來的陰霾。“雖然在2011年至2013年光伏行業産能過剩,但是最近兩年,光伏行業正處於一個兼併整合的階段,隨著技術的進步,正逐步回暖,而中國的光伏産業也在逐步健康穩定的發展。”天津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總經理王秀香表示。

  作為新區光伏産業的龍頭企業,天津英利上半年完成組件生産158兆瓦,同比增長20%;進入下半年後,公司訂單量持續增加,預計下半年産能將環比增加35%,今年全年預計完成375兆瓦。

  “目前,中國光伏行業的産品銷售,已經不再依靠傳統歐洲市場,在日、美、非等地區都佔有一席之地。”王秀香指出。記者了解到,在天津英利的總訂單量中,42%來自國內市場,58%則來自日本以及阿爾及利亞等國際新興市場。

  事實上,早在2013年,日本就已成為國內光伏組件最大出口國,中國光伏組件對日出口額約為22億美元,佔出口比例的22%。

  3年至5年實現商業化

  過去幾年,全球光伏産業的製造中心正在遷移。南開大學教授、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光伏産業委員會主任趙穎指出,在2011年,歐洲光伏産業達到巔峰。但是最近幾年,整個亞太地區的光伏産業正大幅提升,中國大陸、中國台灣與日本加在一起的總産量已佔到世界産量的近60%。

  而在出席本次論壇的專家們看來,伴隨著製造中心的轉移,應用市場的中心也將從傳統的歐洲市場向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市場進行轉移。趙穎指出,去年中國光伏累計裝機容量達20GW,而2014年計劃安裝10GW,預計至2020年,中國將有100GW的光伏裝機容量。

  伴隨著光伏市場規模的不斷擴大,光伏發電的成本也將逐步下降。王秀香預計,未來3年至5年,中國晶體硅太陽能電池成本將下降至每瓦0.4美元左右,合人民幣約2.5元,屆時,用電價格會超過發電成本,中國光伏發電市場將真正的實現商業化。

  雖然前景樂觀,但需要國內企業解決的問題仍然不少。“加強新材料和新技術方面的合作是當務之急。”王秀香表示。國務院參事、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理事長石定寰認為,國際合作對於光伏産業發展至關重要,特別是亞太地區在成熟技術上的合作。

  第十屆全國政協副主席徐匡迪認為,光伏産業在國內的發展,需要加快智慧電網建設以提供支援。智慧電網就是在供電多的時候,把電儲存起來,沒太陽、陰天供電低的時候再將電能釋放,目前這一領域發展空間巨大。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