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當“雙十一”遇上APEC:中國的鄰居們如何“淘寶”?

  • 發佈時間:2014-11-09 20:52:36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北京11月9日新媒體專電(記者羅爭光 張遙 韋慧)在新加坡,華人女士George Zheng(音譯“喬治·鄭”)最近和同事們都在籌劃“一件大事”——為即將到來的“雙十一”做好“血拼”準備。鄭女士辦公室的十來個同事分別來自緬甸、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南韓和紐西蘭,而他們“血拼”的目標只有一個——中國淘寶網!

  正在中國北京召開的APEC會議上,亞太基礎設施互聯互通議題備受重視,其中就包含規則制度等方面的“軟聯通”:讓經貿更便利、物流成本更低、“亞太購”更方便。

  這無疑將令大批海外“淘寶族”們從中受益,也為即將迎來的“雙十一”全球購物狂歡注入一劑強大的興奮劑。鄭女士幾天前剛剛幫同事從淘寶網訂購了4台果汁機,覺得價格實惠,因此早早看好了更多商品,等著本年度“雙十一”到來時果斷搶單。

  事實上,和廣大的國內“海淘族”“代購族”從境外網上購物一樣,來自世界各地的網購族,通過中國的購物網站選購物美價廉的各類商品,也早已成為一種潮流。

  據了解,針對出口市場,知名電商阿里巴巴集團推出“淘寶海外”和“速賣通”兩個平臺,目前已覆蓋了220個國家和地區,分別針對海外外籍人士和華人市場。目前,兩個平臺已實現對除中國內地之外的20個APEC組織成員(經濟體)的全覆蓋。

  例如,在俄羅斯,自從2010年阿里巴巴開通國際版淘寶“速賣通”網站以來,俄羅斯民眾就喜歡上了這一購物平臺,甚至出現了一個粉絲人群——“淘戈利克”(意為“淘寶控”)。

  來自阿里巴巴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速賣通”在俄羅斯的活躍用戶超過400萬,阿里巴巴商戶每天向俄羅斯發貨金額約200萬美元,節假日甚至翻倍。

  海外“淘寶族”到底怎麼上淘寶呢?

  阿里巴巴工作人員介紹,就像國內用戶上淘寶購物一樣,海外消費者登錄“速賣通”和“淘寶海外”這兩個海外平臺,就可以自由挑選自己喜歡的物品、下單。通過當地的合作支付平臺(網上銀行或網購支付工具)付款,這些貨品就會通過菜鳥物流從中國內地飛往海外。

  除了正常的購買活動,海外“淘寶族”也能不時享受“搶紅包”等促銷活動,這些“紅包”可抵扣現金。

  購物滿不滿意,海外“淘寶族”一樣可以在網站上留言評價,甚至可以申請購物補償。當然,為了減少差評,很多中國商家都會操著蹩腳的英語説“親,滿意給好評哦”“親,歡迎下次再來哦”之類的話“套近乎”。p在中國香港、台灣地區以及東南亞等華人聚集區,通過淘寶海外購物的消費者比較多。從流量和GMV(平臺交易額)方面看,淘寶海外居於香港地區電商類平臺首位,在台灣地區列第三位。在這些地區,支付寶通過與當地金融機構合作,解決了支付問題。

  針對中國香港、台灣地區以及新加坡等東南亞華人聚集區買家的購物習慣,菜鳥物流在這些地區推出了8000個網購貨品自提點,自提點設立在“7-eleven”等便利店內。買家購物時可以選擇把快遞寄到那裏,和中國內地的不少用戶一樣,去樓下遛個彎、便利店買個水,順便就把千萬里之外寄來的包裹拿了。

  “速賣通”平臺則主要針對俄羅斯、巴西等新興市場。阿里巴巴的數據顯示,2013年,“速賣通”的商品數量突破1億。在俄羅斯和不少新興市場國家,“速賣通”已經成為當地訪問量排名第一的電商網站。

  一些資深的俄羅斯“淘戈利克”甚至還總結出了“中國網購攻略”,比如看同一商品報價,不買最貴的,也不買最便宜的,中間價往往最好;又如買服裝鞋子要找廣州、上海的商家,買電子産品則最好選深圳的賣家。

  不過,相比中國內地的消費者,海外尤其是一些新興市場的“淘寶族”,還有一些購物體驗沒有得到較好解決,如跨境支付不便、商品品質參差不齊,最不給力的則是物流。

  2013年以前,巴西“淘寶族”在“速賣通”下單後,貨物平均要65天后才能到達。在俄羅斯,今年4月“速賣通”一次大促銷,導致大規模快遞積壓,最久的一個快遞在3個月後才送到消費者手裏。

  因為物流不給力,俄羅斯産生了新職業——淘寶仲介。仲介們幫助顧客從中國網店購買商品,從中賺取服務費或商品差價,而買家則通過仲介避免了從支付到收貨等各環節可能出現的問題。

  針對這些問題,菜鳥物流聯手國內外各大物流公司,不斷提高效率。如今,俄羅斯的物流由過去的平均60天縮短到平均35天,部分城市可以實現兩周達、一週達。

  不久前,阿里巴巴集團宣佈,今年的“雙十一”購物節將開啟“全球化元年”。為此,“速賣通”提供了上千萬件八五折以上的商品,100萬件五折商品,還在網路購物主平臺提供500個全球包郵的商品。

  為此,海外“淘寶族”們早已躍躍欲試。在新加坡,鄭女士每次在辦公室吼一聲“要淘寶了”,一群人便圍了上來;在澳大利亞雪梨,中國留學生Amo不僅要自己掃貨下單,還要幫外國朋友看裙子、買馬丁靴;在加拿大,大批中文網站開始“拼單”,既有代購牽頭的,也有“血拼友”自發的,微網志、微信也開始加入“戰團”。

  最興奮的可能要屬俄羅斯的資深“淘戈利克”、大學女孩阿麗娜。一些速賣通賣家針對俄羅斯市場在今年“雙十一”前提前做了本地備貨,這意味著,阿麗娜屆時搶購的商品,有望24小時內到貨。(參與采寫劉景洋、烏夢達)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