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10月出口增速較穩健 外需後市或承壓

  • 發佈時間:2014-11-08 16:33:18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上海11月8日電(記者 有之炘)海關總署8日發佈的數據顯示,10月份我國出口同比增長11.5%,延續向好態勢。不過,外貿出口先導指數較9月份略微下滑,預示未來2到3個月的出口增速將有所放緩。

  數據顯示,10月份,我國進出口總值2.27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8.4%。其中,出口1.27萬億元,同比增長11.5%,好于預期的9%。

  從地區來看,出口增長廣泛加速,對各個地區出口量均有所上升,尤其是對歐盟、美國、東盟的出口增速保持良好。

  阿里巴巴一達通平臺最新發佈的報告顯示,受外貿採購季節的影響,海外市場需求不斷擴張,企業新增訂單量持續提升。一達通預測,未來兩個月,由於仍處於採購旺季的影響期,外貿企業的經營狀況可能持續改善。

  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綜合統計司司長鄭躍聲表示,企業信心的增強、國際市場需求改善和改革紅利對促進外貿穩定增長的作用增強,特別是外貿穩增長的政策引導,是我國外貿呈現逐季好轉態勢的主要原因。

  不過,分析人士也指出,風險仍然不容小視。海關總署公佈的10月份中國外貿出口先導指數為41.7,較9月份下滑了1.6,預示未來2到3個月的出口增速將有所放緩。

  瑞銀證券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汪濤注意到,IMF、世界銀行等組織將今年的經濟增長預期下調,世界貿易組織也將今年全球貿易增長預期下調,表明未來幾個月我國出口依然承受壓力。

  近日閉幕的第116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統計顯示,本屆廣交會出口成交金額為1792.03億元人民幣,比2014年春交會下降6.1%(扣除匯率波動因素)。此外,採購商人數也出現了下降。安邦諮詢高級研究員賀軍預計,鋻於歐洲、日本及新興經濟體的需求依然較為疲軟,我國出口增速或將難現兩位數增長。

  另外,摩根大通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朱海斌表示,比照中國內地和香港進出口數據的差額來看,虛假發票和高報出口數額的現象似乎有抬頭之勢。朱海斌表示,剔除外貿數據中可能存在的“水分”,外需依然在持續改善,預估中國今年全年出口增速有望達到6%-7%區間。

  在出口較為穩健的同時,10月份的進口為1萬億元,同比增長4.6%,仍在低位徘徊。今年前10個月,我國進口為10萬億元,增長僅為0.3%,表明房地産持續下滑等因素給重工業帶來拖累,內需進一步疲弱。

  在此背景下,國務院辦公廳6日發佈的《關於加強進口的若干意見》指出,繼續鼓勵擴大先進技術設備和關鍵零部件進口,穩定資源性産品進口,合理增加一般消費品進口,積極擴大國內急需的諮詢、研發設計、節能環保、環境服務等知識、技術密集型生産性服務進口和旅遊進口。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部副主任白明分析認為,此次鼓勵進口意在強調貿易的互補性,若進口形勢遠不如出口,就無法形成貿易互補的迴圈,對我國外貿可持續發展將形成障礙。

  “自今年5月份國務院發佈16條意見支援外貿穩定增長後,一些部委和外貿大省紛紛出臺配套措施,但效果更多體現在出口部分,對於進口的拉升作用不明顯。”白明告訴記者。

  據白明分析:“此次鼓勵進口的措施中有三大新看點:一是在於‘擴’,如支援諮詢、研發設計、節能環保、環境服務、技術密集型、生産性服務進口和旅遊進口,突破了原來的範圍;二是在於‘細’,如提出要加快與相關國家就水産品、水果、牛羊肉等簽訂檢驗檢疫協議,很有針對性;三是在於‘試’,如加緊在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率先開展汽車平行進口試點工作。相信未來我國進口貿易發展的路子會越走越寬。”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