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2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保護財産權就是保護勞動

  • 發佈時間:2014-11-08 06:34:12  來源:杭州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陳恩摯

  隨著改革的推進,“財産權保護”被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完善産權保護制度”“公有制經濟財産權不可侵犯,非公有制經濟財産權同樣不可侵犯”。十八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國家保護企業以法人財産權依法自主經營、自負盈虧,企業有權拒絕任何組織和個人無法律依據的要求”。從中可以看到,兩個《決定》都提到了“財産權保護”,且相互呼應。

  為什麼”財産權保護”這麼重要?從經濟學的角度分析,市場經濟的核心就是交換。沒有清晰的産權,市場交換無從談起。清晰的産權是市場交換的前提,也是實現資源最優配置的一個必要條件。

  試想,如果缺乏有力的財産權保護,其後果是經濟糾紛、扯皮,甚至是掠奪,那麼市場主體自然就缺乏安全感,交易成本居高不下,參與交易的積極性也受影響,市場繁榮就會成為一句空話。

  對此,經濟學中著名的科斯定理指出,市場的真諦不是價格,而是産權。而政府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明確産權,並且給予有效保護。

  從另外一個角度講,保護財産權就是保護勞動。一方面,財産是各種形式的勞動所得;另一方面,只有投資資本獲得保護,才有更多的用工需求,勞動者的價值和權益才有保障。所以,如果財産權不能獲得有效保障,人們便失去投資和勞動的積極性,經濟社會也就失去了前進的動力。

  對於“財産權保護”,我們過去曾走過一些彎路。近年來,政府在財産權保護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仍有諸多不足。特別是由於國企壟斷、法制不健全,以及官員的權力缺乏約束和監督等因素,私企財産權容易受到侵害。

  對此,知名企業家王石曾撰文指出:“這些年我走訪了很多獄中的企業家,他們有的是被冤枉的,有的是罪有應得。看到他們,有時候我會想,下一個也許就是自己,我會憂慮,畢竟我也是企業家中的一員。”

  從王石的憂慮可以讀到部分企業家群體的心態,即他們缺乏安全感和認同感。這顯然會分散民企老闆們的精力,影響企業的效率和創新,成為國內經濟發展的絆腳石。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通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通過對公權力的約束實現對財産權的有效保護,特別是讓“非公有制經濟財産權同樣不可侵犯”成為深化改革的必然選擇,是政府當前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