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新興經濟體或有“失血”之痛

  • 發佈時間:2014-11-07 14:31:18  來源:深圳特區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美國退出QE(量化寬鬆政策)對新興經濟體是個考驗。最受人關注的當屬資本外流風險。過去6年間,受惠于美國寬鬆的貨幣政策,大量資本從發達經濟體涌向新興經濟體,為其基礎設施建設和企業投資提供支援。外界擔心,一旦資本回流,新興經濟體將承擔“失血”之痛。

  新興經濟體或受漸進影響

  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趙錫軍對記者表示,因美國退出QE實屬市場預料之中,對新興經濟體金融市場不會再造成疾風驟雨般的突變,“除非過去一年都沒做好準備”,其影響更多是逐步的、漸進的。

  目前,新興經濟體抵禦金融市場波動的能力與當年已不可同日而語。2013年夏美聯儲首次明確“放風”將退出QE後,不少新興經濟體應聲出現股市下跌、貨幣貶值、資本外流的現象。但經過半年多的消化,當2013年底美聯儲宣佈自2014年1月起將每月削減資産購買規模,邁出削減QE第一步後,新興經濟體資産並未遭到普遍拋售。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副總裁朱民今年早些時候也表示,與2013年相比,當前新興經濟體抵禦金融市場波動風險的能力總體增強,政策準備也更加充分。

  經濟脆弱國家將受較大衝擊

  但一些脆弱的新興經濟體仍會感到壓力。美聯儲前首席經濟學家大衛·斯托克頓表示,資本會否外流與新興經濟體基本面關係密切。中國、墨西哥、波蘭等國經濟基本面較好,宏觀經濟政策穩健,抵禦金融波動能力較強,受到的衝擊相對較小;而巴西、土耳其等國因自身經濟增速放緩,且面臨財政赤字和經常賬戶赤字的“雙赤字”困境,料將受到較大衝擊。

  有分析認為,新興經濟體國際資本流動受其經濟基本面和全球宏觀經濟環境影響更大,決策層應當將政策重點放在改善本國經濟基本面上。

  世界銀行常務副行長英卓華建議,發展中國家必須加強韌性,加快改革步伐。

  發達經濟體政策分化提供緩衝空間

  值得注意的是,因經濟復蘇步調不一,目前主要發達經濟體貨幣政策漸呈分化之勢,放鬆流動性“你方唱罷我登場”,這一定程度上將給新興經濟體緩衝的空間。

  近期,日本央行宣佈將擴大量化與質化寬鬆(QQE)規模,逐漸加強寬鬆政策。歐洲央行也列出了其實施資産支援證券(ABS)和資産擔保債券(coveredbond)購買計劃等QE措施的更多細節。

  國信證券宏觀分析師鍾正生認為,當前歐日仍有較大的貨幣寬鬆空間和動力,可能成為全球金融市場新增流動性的來源,弱化美聯儲退出QE給新興經濟體造成的資本大規模流出風險。

  但趙錫軍提醒説,作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美國的貨幣政策對全球金融市場影響重大,“全球資金流動還是會按美國的政策走勢進行”,儘管歐日相對寬鬆的貨幣政策能減緩新興經濟體受到的衝擊,但緩衝效果不宜高估。

  除了資金外流,美國退出QE還會推高美元匯率,導致以美元計價的大宗商品價格下跌,這對新興經濟體而言也是“幾家歡樂幾家愁”。

  趙錫軍指出,巴西、俄羅斯、智利等大宗商品出口國無疑會遭受出口收入下滑之苦,經濟增長受到拖累。對包括中國在內的亟需進行經濟結構調整和産業轉型升級的國家而言,因能源、原材料價格下降帶來的一時利好,可能導致“資源節約意識淡漠”,削弱結構性改革的動力。

  趙錫軍表示,通脹水準高企的新興經濟體可能因大宗商品價格下跌而減輕通脹壓力。對一些基礎設施落後的國家而言,能源、原材料價格下降有助於降低工程成本,推動基礎設施建設。(宗欣)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