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8月15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樂購走了“攤子”咋收?

  • 發佈時間:2014-11-05 11:31:23  來源:濟南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10月31日,以《樂購"關店風"刮到濟南東二環店下月關門》為題對濟南樂購的變化進行報道。那麼,向來"被壓榨"的供應商如何看待樂購敗退,是兔死狐悲還是唇亡齒寒?樂購東二環店的關門會不會遺留一部分"孤兒産品",讓消費者維權無門?樂購各地密集關店是個例還是偶然,是否預示商超的發展變化規律?記者進行了詳細的採訪。

  消費者莫擔心“孤兒産品”

  “樂購關門之後,我在樂購買的熱水壺等産品的售後還有人管嗎?”家住鑫達小區的李琪質疑,“超市變來變去的話,雖説是可以直接聯繫廠家,但如果是不知名的産品,想聯繫廠家也不是那麼容易!”這也道出了不少市民的心聲,在不能長期運營的超市買的産品,極有可能淪落為失去售後服務的“孤兒産品”。

  對此記者聯繫樂購二環東路店,但官網上顯示的電話無法撥通,提示“您撥打的電話不存在”。記者撥通了在二環東路店二樓超市外小門店招商電話,對方稱自己是樂購工作人員。“和華潤萬家的系統合了之後更好,現在濟南有三家華潤萬家,但是萬達店暫時還不會改成華潤萬家,未來將進行改造升級。”樂購二環東路店工作人員也表示,“二環東路店關了,但是濟南還有經四路萬達店,積分可以接著用,産品的售後也可以在經四路店解決。”

  樂購經四路萬達店服務台處的確貼有一則小告示,“由於樂購與華潤萬家成立合資公司,2014年12月1日起,樂購會員卡將合併入華潤萬家體系。享有華潤萬家會員權益,截至2014年11月30日的原有樂購積分將等值轉入華潤萬家會員賬戶。”

  樂購經四路店看起來也與往常不太一樣。10月29日,記者在經四路店的多個生活用品區看到,諸如鍋碗瓢盆、飯盒等産品很多都在價簽上貼著黃色紙條“暫時缺貨,敬請見諒”。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缺貨是因為有些商品最近沒進貨,可能要關門兩個月進行裝修,做成精品店,有些商品就不會再賣了。”

  供應商深感唇亡齒寒

  對於樂購這樣的有一定覆蓋能力的超市來説,關門不只對周邊市民的生活産生影響,供應商所受影響才是最大的。“一家樂購關門,多少家供應商都會受影響。”濟南市流通業供應商協會秘書長韓剛表示,一貫"被壓榨"的供應商看到商超關門也總會有唇亡齒寒的感覺。“供應商花了錢進場,本來是衝著利潤去的,超市一關門,就會剩下一批爛貨,可能有的小供應商連超市收取的各種費用還沒有掙出來。”

  大型商超的層層盤剝毫無改善跡象,加上電子商務的強力擠壓,供應商的處境似乎越來越艱難。事實上,供應商們的奮爭一直沒有停息。2006年11月,《零售商供應商公平交易管理辦法》出臺,以解決零供矛盾。“但是零售商的相對壟斷地位從來沒有被撼動。”韓剛分析,以濟南為例,大型賣場只有幾十家,卻對應著上萬家供應商,儘管有相關政策出臺,但“零售商後臺毛利逐年增加,固定費用也是水漲船高,供應商和零售商的地位仍然不對等。”

  據了解,早2012年,濟南樂購超市就與當時福臨門食用油代理商山東四方嘉會實業集團發生過糾紛,據媒體報道樂購在事先未與企業協商的情況下,直接在企業貨款中扣除了所謂促銷費3.6萬元,儘管經過多次溝通,“但對方態度強硬,一直置之不理。”同一年,青島樂購超市向供應商們發出公函,承諾退回近30萬元“以合同續約費和郵箱費為名違規收取的費用”,在社會上引起很大轟動。

  探趨勢社區店蓄勢待發

  “或許經過五年時間,國內的大賣場也能實現郊區化。”韓剛表示。據了解,大賣場在國外的選址通常都在交通便利的高速公路附近,一般遠離市中心區,這樣有車的家庭就可以在週末一次性購足一週用的商品,同時因為遠離中心區,地價便宜而直接降低了成本,對於大批量採購的家庭是非常划算的。但中國市場就不同,消費者一次購買商品的量普遍不大,他們更習慣在家附近購買日常用品。於是,多數大賣場往往都選擇在中心區或者居民區附近。

  同樣以樂購為例,經四路萬達店附近的交通狀況就經常被市民吐槽。“停車不好停,進出都不方便。”家住工人新村的安路告訴記者,自己被堵了幾次之後就選擇坐公交車前往了。相對應的是,以方便為標簽的社區店正蓬勃發展。中國連鎖行業協會公佈的“中國城市便利店指數”顯示,2013年全國26個城市的便利店門店平均增長率為30%,普遍高於傳統百貨及大型超市的開店速度。

  在濟南,本土商超也在瞄準社區便利店。比如,華聯超市今年便繼續深入社區、細分市場,開拓全新的經營業態——“華聯鮮超”便利店,年內將發展到10家。部分大型連鎖企業紛紛開辦便利店或社區超市。例如,沃爾瑪的“惠選”社區店、TESCO的樂購快捷店等;華潤萬家等零售商也加快了開社區超市的步伐。

  實際上,濟南的社區便利店發展相對滯後。是市民的購買力不足,還是行業前景黯淡?根據國際慣例,便利店生存的基本條件是每人平均國民收入達到3000美元。而早在2004年濟南GDP便突破3200美元,到2013年,這一數據更是超過了12000美元。家合樂總經理陳涌表示,“理論上來講,濟南的城市便利店早就應該進入了相對成熟期,但實際上這一業態在濟南仍然處於導入期。”

  (本報記者 焦小超)

  ●相關連結

  細數黯然離濟的洋百貨

  在泉城,洋百貨貌似總是“水土不服”!2007年9月,日本零售巨頭伊勢丹在泉城慘澹經營兩年後終於走了,身處泉城路,被銀座、貴和這些“老大哥”左右夾擊,本身面積又小,難怪掃興而歸;

  2010年9月,濟南易初蓮花超市突然歇業。2005年1月,進軍濟南的易初蓮花,是根據我國入世時完全放開零售業的承諾,外資零售企業在濟開設的第一家外資全資商場;

  2012年9月,南韓樂天瑪特將進軍濟南的消息已廣泛傳播,濟南首店的地址都已確定,但至今未見其蹤影;

  2014年5月,泉城路上剛經營兩年的馬來西亞品牌百盛正式關門,今年“五一”小長假,本該是濟南百盛兩週年慶的好日子,但它卻無奈宣告了“末日的祭奠”……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