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印媒惡炒中國軍隊水陸“雙入侵” 專家稱是障眼法

  • 發佈時間:2014-11-04 07:02:00  來源:環球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環球時報駐印度特約記者 陳晨 環球時報記者 屠麗美 甄翔】《印度時報》3日報道稱,在克什米爾邊境,中國解放軍水陸兩線侵犯印度領土,包括進入班公湖的印度水域,以及從陸路進入印控地區5公里。報道援引官方消息人士的話説,中國船隻10月22日越界進入印控班公湖水域,同時中國地面部隊乘坐山地車試圖沿陸路穿越實際控制線。印藏邊防警察部隊在發現中國軍隊的動向後,分別在湖面和陸路進行攔截。報道稱,由於無法推進,中國軍隊又折返回出發地“4號手指”地區。

  《印度時報》稱,“4號手指”地區是印中爭議的焦點之一,雙方都聲稱這一地區屬於自己的領土,中國軍隊已在此修建一條公路。報道稱,印度軍隊在班公湖部署從美國購置的高速攔截船,可承載15人,配備雷達、紅外和GPS系統。自去年5月印中邊界對峙後,該地區形勢一直不太穩定,印度巡邏部隊曾多次攔截中國軍隊。《印度時報》評論説,中國軍隊此舉是想給印度軍隊心理上施加壓力。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研究員傅小強3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説,班公湖位於西藏阿裏地區,是中印邊界西段爭議地區。班公湖海拔4242米,藏語稱“錯木昂拉紅波”,意為“長脖子天鵝”。它東西長155公里,南北寬約15公里,最窄處只有5米,面積約600多平方公里。中國控制湖東部約2/3水域,印度控制湖西部約1/3水域,中印都有巡邏船在班公湖。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傅小強説,班公湖戰略位置比較重要,但此前一直是中印邊界相對平靜的地方,印度最近頻頻挑起西段事端,是一種“障眼法”,是用輿論為印度軍方今年以來在中印東段爭議地區——藏南地區(印稱“阿魯納恰爾邦”)大力加強邊境的軍力建設打掩護。

  今年下半年以來,中印邊界地區雜音不斷。印度政府除打算投入鉅資在中國藏南地區修築公路之外,又計劃向藏南地區增派1萬名印藏邊防警察(即防守中印邊防的武裝力量)。傅小強説,莫迪政府在中印邊界線上的戰略,就是加大對東段實控線的軍力建設和投入力度,印度媒體則不遺餘力地為軍方行動壯聲勢。

  據印度DNA網站3日報道,印度已同意將印中邊界約2000公里的戰略公路修建工作交付日本國際協力機構,日方還將為道路建設和改善提供資金和技術支援。報道稱,日方拿下的印度道路項目主要位於印度東北部和北阿坎德邦,總體而言,除“阿魯納恰爾邦”以外,日本國際協力機構基本將承攬印度東北部全部印中邊境公路項目。這2000公里的公路項目將由日方單獨完成。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