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3年,我國已長期保存種質資源43萬份,居世界第二位建立優良基因戰略儲備
- 發佈時間:2014-11-03 10:44:00 來源:中國農業資訊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種質資源,是由親代遺傳給子代的遺傳物質,它是培育新品種的物質基礎,也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戰略資源。地球上約有30萬種植物,蘊藏著豐富的種質資源,只要挖掘和利用其中的一小部分,就足以為作物育種開闢廣闊天地。迄今為止,全世界已經建成各類種質庫1400余座,收藏種質資源700多萬份(含各國重復保存部分)。
據中國農業科學院副院長劉旭介紹,我國歷來高度重視農作物種質資源事業的發展,經過30多年的不懈努力,現在基本上建成了比較系統的一套保護體系。目前,我國已建立了包括1座長期庫、1座復份庫、10座中期庫和43個種質圃相配套的國家農作物種質資源異位保存體系。截至2013年底,已長期保存種質資源43萬份,居世界第二位,同時對庫圃保存資源不間斷地隨機抽樣檢測和繁殖更新,確保安全保存。自2001年起,農業部選擇《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中瀕危狀況嚴重、對農業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農業野生植物物種,在國際上率先開展原生境保護點(區)建設工作。至2013年底,已建成59個重要農業野生植物物種的169個原生境保護點,搶救性保護了一批重要的農業野生植物資源,有效地保護了眾多對於未來作物育種和生産具有重要潛在利用價值的優良基因。
據了解,我國首個“種子銀行”——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其中的種子從全國各地採集而來。目前,該種子庫已收集保存各類野生生物種質資源8000多種7萬多份。種子庫作為資源庫的重要組成部分,已成為亞洲一流、世界第二大的野生植物種子庫,計劃將於2020年擁有1.9萬種19萬份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其中近1/3為中國的野生植物,其蒐集研究計劃仍在繼續。
“我國的很多生物物種面臨滅絕的邊緣,這引起了許多科學家的關注。”北京師範大學生命科學院教授周雲龍説,“由於人們對有價值的物種進行大規模的毀滅性開發以及受環境污染、氣候變化等因素的影響,我國現在每年有300多種自然物種趨於瀕危乃至消失。尤為嚴重的是,一種植物的消失,往往會導致另外10種~30種生物的生存危機。因此,保護珍稀瀕危植物,重視其在整個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中的作用和地位尤為重要。”
針對未來我國農作物種質資源工作重點,劉旭建議:一是農業植物種質資源異位保護體系還需進一步建設完善,陸續建設7大生態區農業植物種質資源表型鑒定,為繁殖更新和引種試種提供條件;二是加快農業野生植物原生境保護區和保護點的建設進度,基本建立起比較完善的農業野生植物原生境保護體系;三是國外種質資源引進和國內種質資源調查收集急需加強;四是摸清每份資源的基本特性,為其進一步深入挖掘利用和防止流失奠定基礎,為編目繁種入長期庫保存提供基本資訊;五是開展大規模種質資源創新,為作物育種和現代種業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新材料;六是通過對庫圃保存種質資源進行定期活力監測,擬定每一種作物活力下降的“拐點”,及時對活力弱或衰老種質進行更新、復壯;七是要加大對植物遺傳資源保護體系的投入,國家應設立專項資金,用於已建的保護設施的正常運作和維護以及日常管護需求;八是加強法律法規建設,首先,探索對農民承包的土地(包括林地)中分佈的農業植物種質資源保護的生態補償機制,其次,探索遺傳資源獲取與惠益分享機制,另外,要建立從事種質資源基礎性、公益性研究人員的科學合理的績效評價體系,調動科研人員積極性,加強人才隊伍建設。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