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從創業夢想到創新使命

  • 發佈時間:2014-10-31 14:31:43  來源:深圳特區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 深圳特區報記者 王欣

  最驚人的成長,最熱辣的創新,最誘人的資本,最真實的勵志故事……創業板市場運作5週年之際,深圳市政府與深圳證券交易所共同舉辦“ 加快創業板改革,服務創新驅動戰略 ”論壇,讓成功的創業板企業家們現身説法,讓權威的行業專家用事實説話,向更多懷揣夢想的聽眾呈現了一幕幕資本市場造就的激動人心的創業傳奇。

  創業板成就創業夢想

  從2009年10月30日首批28家企業登陸創業板至今,5年時間變成400家上市公司、造就22萬億元市值。在這些抽象的數字背後,創業板究竟帶來了什麼?

  碧水源,目前以300億元市值高居創業板上市公司規模之最。公司董事長文劍平用“延安寶塔”來形容創業板在引領他的回國創業路上所起到的“燈塔”作用。“5年前,如果沒有創業板市場的成功啟動,我可能會賣掉公司,重新去海外發展。”如今,中國水資源的缺乏,以及水源、水廠、水網、小區管網的現狀,使碧水源面臨著巨大的市場前景與發展空間。

  網宿科技,2009年首批登陸創業板的公司之一。公司董事長劉成彥用一個驚人的數字描述了創業板上市5年來網宿科技的成長:從2009年到2014年,公司營業收入從當前的2億元,到今年有望達到20億元;公司凈利潤從當年的3000萬元,到今年力爭3億元,兩項指標均出現了5年10倍的高成長!

  實際上,創業板是民營企業創業的舞臺,是草根企業騰飛的起點。

  深交所理事長吳利軍提供的一組數據耐人尋味:400家創業板上市公司中,民營控股企業就達到385家,佔比高達96%;創業板還帶動民間資金大量投向創新領域,pe/vc的投資金額從2009的創業板啟動時的500多億元迅速增加到2013年的2000億元。

  以使命感為創新動力

  創新型、成長型企業是創業板市場設立的基本定位,5年來,創新也真正成為了創業板的最大標簽。

  數據顯示,創業板400家上市公司中,高新技術企業佔比高達93%,創業板公司的研發投入不僅遠高於深市平均水準,而且呈逐年遞增之勢。

  匯川技術是深圳一家服務於工業自動化領域的高科技創業板上市公司,該行業70-80%的技術都歸國外企業擁有。面臨著全球化競爭的巨大壓力,公司董事長朱興明動情地説:“創新必須以使命感作用驅動力,否則很難做到深度創新。如果僅以財富為驅動力,我們現在都不用幹活了。”正是有了資本市場的支援,匯川技術能夠把研發中心設到工業自動力化領域技術最先進的歐洲,吸引全球最佳人才作為公司的創新尖兵。

  創業板制度改革箭在弦上

  在創業板5週年的系列活動中,制度創新成為嘉賓們的熱議話題。

  已經擁有了63家上市公司的中關村,目前是與資本市場結合最為緊密的高新技術園區。中關村管委會副主任楊建華説,目前園區內符合上市財務條件的企業就有1000多家,其中有50多家都在上市審核的排隊序列中,有的已經排了2、3年,如果在現有的發行審核體制下,很可能有些企業會轉向海外市場上市,有的會退出現有上市程式。

  他還建議,創業板市場應該採取更加開放的態度,鼓勵境外上市的公司回歸國內資本市場。中關村目前有94家海外上市公司,“這些公司可能並不願意走海外上市之路,只不過是現有的制度框架不支援其在國內市場上市。隨著滬港通即將開通,建議深交所繼續開通‘深納通’、‘深紐通’,把深圳證券市場與納斯達克、紐交所聯通起來。”

  令人興奮的是,深交所理事長吳利軍在昨天的論壇中已正式提出了創業板制度創新的四大思路,增強創業板的市場包容性和制度靈活性、提高創業板市場的國際化水準等,均已提上改革議事日程。這令業內相信,創業板即將在制度設計上帶來一系列重大突破。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