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了家,改了行,穩定了!”
- 發佈時間:2014-10-30 01:05:29 來源:經濟參考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現在到這兒已經第三年了,搬了家,改了行,現在算是穩定下來了。”驅車從南水北調渠首陶岔出發,大約10公里處,新華社“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探秘之旅”採訪車隊抵達河南省南陽市淅川縣厚坡鎮柴溝移民新村。村民汪文忠告訴記者,在挺過創業初期的艱難時光後,如今的他,正迎來嶄新的生活。
2011年,汪文忠一家6口從河南省南陽市淅川縣香花村搬到了30公里外的柴溝村。祖祖輩輩都生活在香花村,如今因為南水北調工程要離開故土,一下子很難接受。“舍小家,為大家,大傢夥都是這麼做的,俺也要帶個好頭。”汪文忠的臉上露出憨厚的笑容。
淅川縣厚坡鎮黨委副書記張曉松告訴記者,自2011年6月以來,柴溝移民新村一共安置移民171戶,共計745人。除建設平房、二層樓房以外,還配套修建了道路、廣場、學校、超市等公共設施。除了便利居民生活以外,還將規模養殖、規模種植和規模加工作為産業突破口來抓。儘快幫助農民適應移民後的新生活。
在老汪租下的400平方米的養殖鴿子的房間裏,幾百隻鴿子一起發出“咕咕咕”的聲音,聲勢十分浩大。老汪告訴記者,如今,他們家僅肉鴿數量就達到1500多只,除去成本,一年賺個10萬不成問題。再加上30頭牛,每頭大概能賺5000元左右。“一年下來,收入達到20萬應該不成問題。”
除養殖鴿子外,移民們還種植觀賞樹木,建設食品加工廠。村民趙志清告訴記者,除了養殖1500隻鴿子外,他還種植了紅葉石楠這種觀賞樹,一年的收入也達到了20萬左右。
南陽市移民局副局長馬俊宏告訴記者,發展産業,首先要考慮是否對環境産生污染。新建的柴溝村所排出的居民生活用水不進入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供水系統。因此,發展養殖、種植符合環保要求,更適合農民生活習慣。為了幫助移民致富,村委會還專門修建養殖場地,一年一平米僅收10元租金。
“我的4個孩子,有3個是大學生。現在他們都在城裏上班、打工、學習,我挺知足。”一提起孩子,老汪情不自禁又一次露出笑容,眼神裏流露出一絲溫暖與驕傲。“希望以後的日子能比現在還要好。”
新鄉市輝縣的倉房村,是南水北調中線庫區移民搬遷最遠的村鎮,背井離鄉的移民鄉親過丹江、跨黃河,剛剛落戶的時候有許多不適應。然而僅僅3年,這個拔地而起的移民村已經成為遠近聞名的“香菇村”,村民平均年收入超過1.5萬元,比移民搬遷前翻了幾番。
為了發展經濟,帶動移民致富,2011年起倉房村利用國家移民扶助資金和一部分群眾集資,開始發展香菇産業。村民黃國慶是移民村裏最早開始種香菇大棚的帶頭人。“原來在淅川就種植香菇,搬遷到這沒啥幹的,就和村裏人商量繼續種香菇。” 黃國慶説。
村支書周學文介紹,目前倉房村已建成香菇種植大棚68座,一座大棚的産值近10萬元。經過3年發展,倉房村種植香菇農戶由最初的11戶發展到現在的41戶,村裏還成立了香菇合作社,統一購料、統一銷售。“種香菇致富不僅帶著我們倉房村民過上了好日子,還帶動了常村鎮其他幾個移民村開拓致富思路。” 周學文説。
綠樹成蔭的中央花園,噴泉池塘中魚兒追逐嬉戲,一排排二層小樓錯落有致,保潔人員在社區街道上清潔打掃……很少有人能想到,這個可能比很多城市社區環境還優美的張莊新村竟然是個移民村。
張莊新村村支書張偉忠介紹稱:“我們村裏不僅生活環境優美,教育、醫療、經濟發展都在當地名列前茅。”2012年,張莊村成立了襄城縣大菜園種植專業合作社,採用山東壽光的大棚技術,分期建成日光溫室大棚11座、智慧連體溫室大棚5座,移民群眾的每人平均收入從搬遷時的年均不足4000元提高到現在的13000元以上。
“移得出也要穩得住,只有移民生活過好了,移民群眾才能在新家過上幸福新生活。” 襄城縣移民辦主任魏戰標説。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