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沿著法治道路向光榮夢想前行

  • 發佈時間:2014-10-29 05:27:58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評論員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鮮明提出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重大論斷,明確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指導思想、總體目標、基本原則,回答了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對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法治隊伍建設以及加強和改進黨的領導作出了全面部署。這是我們黨歷史上第一個關於加強法治建設的專門決定,也是新形勢下指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綱領性文件,吹響了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進軍號角。

  我國正處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階段、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堅時期,既是重要戰略機遇期,也是矛盾凸顯期,發展呈現新的階段性特徵,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面對諸多考驗。無論是推動保障科學發展,還是有序推進改革;無論是調節社會利益關係、化解矛盾衝突,還是提高黨的執政能力、鞏固執政地位,都需要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以實現經濟發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會公正、生態良好。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堅持黨的領導是最根本保證。我國憲法以國家根本法的形式確立了中國共産黨的領導地位,充分體現了歷史和人民的選擇。堅持黨的領導,是黨和國家命脈所在、全國各族人民福祉所繫,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根本要求和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題中應有之義。

  加強立法、有法可依,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首要前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已經形成,但如何按新形勢新要求進一步加以完善,仍是一項長期和艱巨的任務。這就要求我們在重點加強各領域立法的同時,完善科學民主立法機制,增強科學性、針對性和有效性,保證立法真正遵循客觀規律、集中公眾智慧、實現人民利益。

  深入推進依法行政,加快建設法治政府,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中心環節。各級行政機關依法行政的能力與執法水準與人民群眾生産生活息息相關,必須著力規範政府行為,完善執法體制,努力如期實現建成法治政府的目標。

  深化司法改革、保證司法公正,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要保障。實現《決定》提出的“保證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目標,就要重點解決影響司法公正和制約司法能力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加快建設公正高效權威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司法制度。

  提高全民法治意識,努力建設法治社會,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堅實基礎。人民群眾是法律實施的重要主體,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基礎力量。要通過在全社會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創新法治宣傳方式,讓人們在學法尊法守法用法中深化對社會主義法治精神的認識和信仰。

  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有力支撐。道德是內心的規範,要高度重視道德的教化作用,大力培育知榮辱、講正氣、作奉獻、促和諧的文明風尚,在社會公眾中形成依法維護權利、自覺履行義務的法治意識,實現法律和道德相輔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

  法者,治國之重器,天下之準繩。讓我們攜手同心落實好《決定》提出的各項目標任務,更加自覺地堅持依法治國、更加紮實地推進依法治國,沿著法治道路,不斷開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向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榮夢想堅定前行!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