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市場定價為混改推進“搭臺”

  • 發佈時間:2014-10-28 14:30:27  來源:南方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10月27日,在“中國經濟50人論壇”上,深化國企國資改革成為經濟學家們熱烈討論的問題。有專家認為,當前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主要是鼓勵民營資本到國有企業投資,也可以鼓勵國有資本到民營企業投資。通過後一種方式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既可以解決民營企業資金短缺問題,也可以使國有資本搭民營企業管理水準高的“便車”,從而實現保值增值。

  在筆者看來,在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中,無論是國有資本到民營企業投資,還是國有資本轉讓,都要規範程式,通過市場評估和定價,在市場的平臺上深化國企改革

  2014年被稱為“國企改革年”,國企改革是當下中國最大的政策紅利之一。在此輪改革試點中,國資委主要從兩方面進行探索。一是在國資監管層面,探索國資委和國有資本投資公司的關係,理清職責界限,研究國資委如何從管企業為主向管資本為主轉變。二是國資運營層面,探索國有資本投資公司如何有效服務國家戰略目標,調整優化國有資本的投資方向和重點,提高國有資本的運營效率和效益。

  而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是本輪國企改革的重要方向和抓手。從各地出臺的改革意見來看,各地對混合所有制邊界的界定並不完全一致。上海認為,除國家政策明確必須保持國有獨資外,其餘企業實現股權多元化,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天津的改革意見則指出,在重要民生領域保持國資控股,在優勢支柱行業和金融核心企業相對控股;廣東認為,除了極少數國企和國資投資運營公司外,均可進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山東則提出,除重要礦産資源、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領域中的少數骨幹企業保持國有資本控股外,其他企業的國有股權依據發展狀況和市場規則有進有退。

  筆者認為,市場矚目的焦點不限於此,國資改革帶來的並購重組、資産注入整體上市、做大做強也是市場關注所在。然而,當前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具體領域、比例和結構仍未明晰,包括混改的主體也有待明晰。

  要確保“混改”達到一定的成效,筆者認為,一個繞不開的市場問題需要首先解決,那就是資産的定價。因為這一波國企改革涉及的資産總額非常大。截至2013年,全國國有企業資産總額為104.1萬億元。以廣東為例,涉及國企改革的60家上市公司總資産達到6720億元。顯然,此輪國企改革與過去的“抓大放小”存在明顯的區別。哪怕是對虧損嚴重的小國企,沿用過去的改革辦法未必合適。

  因此,一定要在公開的、全國性的平臺上完成股權的價格確定。只有在市場化的平臺上明確企業股權價格後,各種股權重組才會比較公開、透明、合理,這樣才能確保參加交易的各方受益,社會也會受益。

  “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這是十八屆三中全會擲地有聲的決定,現在同樣需要擲地有聲的行動來實現。

  龍金光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