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5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我們都活到100歲的世界什麼樣?

  • 發佈時間:2014-10-26 02:29:52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數千年來,人們一直堅信一個真理,那就是:生命何其短暫,少數活得久一點的人,也因為其超乎常人的年齡,而被認為是上帝的寵兒。要知道,在19世紀之前,普通人的平均壽命只有40歲。

  從19世紀開始,尤其是自從1840年開始,這一情況發生了劇烈的改變。自此,人類的平均壽命每年增加3個月。1840年,全球平均壽命最高的是瑞典人,瑞典女性的平均壽命為45歲,而現在高達83歲。美國也表現出了同樣的趨勢:20世紀初,美國人的平均壽命為47歲,現在,新生兒的預期壽命有望達到79歲。如果平均壽命每年增加三個月的話,那麼,到本世紀中葉,美國人的平均壽命將達到88歲;到本世紀末,平均壽命將達到100歲。

  從全球的情況來看,人類平均壽命的增加似乎與任何單個的特定事件無關。它不會隨著抗生素和疫苗的普遍使用而加速增加,也不會因為戰爭或疾病的暴發就減少。全球平均壽命隨時間增加的趨勢圖看起來就像是自動扶梯的上升圖。在很多年內,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不發達國家,都是這一趨勢,全球也是這一趨勢。科學家們認為,即使沒有令人叫絕的醫學發現的出現,這一趨勢也會保持下去。如果出現成效卓著的抗衰老藥物或遺傳療法,這種上升趨勢可能會加速。未來,活幾百年可能會成為常態。

  長壽研究,熱潮涌動

  聽起來好似很渺茫,但也並非不可能。在美國加州馬林縣一個綠意盎然的小山坡上,那裏是嬉皮士的大本營以及金門大橋的起始處,也是巴克抗衰老研究所的所在地,這是首家致力於延長人類壽命的獨立的私人研究機構。自從1999年開始,這裡的科學家們就一直在研究使生物體更健康且更長壽的方法。他們已經將實驗室蠕蟲的生命延長了5倍。不過,目前尚不知這一方法對人體是否適用。

  在對抗衰老和延長人類壽命這場戰爭中,巴克研究所並非在孤身奮鬥。美國密歇根大學、德州大學以及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都在研究減慢衰老過程的方法,連久負盛名的梅奧診所也加入了這場戰鬥。

  谷歌公司也加入到了這場遊戲當中。2013年9月,谷歌首席執行官拉裏·佩奇對外宣佈了該公司又一雄心勃勃的計劃——“延長人類壽命”,並創立了“加州生命公司(Calico)”專門從事長壽方面的研究。6個月之後,生物醫學領域的大咖克雷格·文特爾也創立了一家新興公司,同樣致力於尋找減緩衰老過程的方法。

  目前,外界對於谷歌公司“延長人類壽命”這一項目的具體內容還知之甚少,佩奇僅僅在部落格中透露將與蘋果、谷歌董事、生物技術公司Genentech前首席執行官亞瑟·利文森一起投資這一關注健康的公司。雖然旨在延長人類壽命的加州生命公司聽起來有些天馬行空,但這一目標卻並非無的放矢,因為谷歌公司已經邀請了數位已為人類抗衰老研究做出了不同貢獻的科學家加入。佩奇強調,加州生命公司的研究重點是那些對人體衰老非常非常重要的影響因素,其目標是通過研究幫助人類更好地防治疾病,並希望通過這一方法對公眾健康産生積極影響。

  加州生命公司並非第一家致力於延緩人類衰老步伐的科研公司,此前曾經有不少財力豐厚的初創企業也試圖解決這一困擾人類多年的難題,只是都以折戟沉沙而告終。曼哈頓政策研究所的研究員彼得·休伯認為:“由谷歌強大資源所支援的公司有可能帶領人類觸及前人未曾觸及的這塊處女地。”

  鋻於出生率不斷下降、嬰兒潮一代人相繼退休以及人類的壽命不斷增加,整個社會老齡人口的比例會不斷增加。或許人人都想活得久一點,但這也需要人類有能力承擔更多的社會風險。比如,社會保險和私人退休金的負擔可能會加重;而且,可能會有很多老人並不一定很健康。

  要是這些研究最終做出了與延長壽命有關的重大突破, 整個故事可能會有更美妙的結局。如果減緩衰老的醫療干預能讓人們在多活的年歲裏保持身體健康,那麼,生命可能採用一種非常樂觀自信的方式延續,男女都能以更好的面貌和精神狀態活更長時間,而且也能工作更長時間,讓退休金和健保補貼處於可控的範圍內。

  長壽不易,“健命”更難

  戰後的醫學研究專注于特定的疾病,因此,出現了各種心臟病實驗室、癌症研究所等等。傳統的研究則承擔了老年慢性病的研究,包括心血管堵塞、中風、老年癡呆症等成為美國社會主要“殺手”的慢性疾病,這些疾病都需要對症治療。由於衰老是造成很多慢性疾病的“罪魁禍首”,因此,如果衰老過程被延緩,那麼,這不僅僅是壽命而是“健命(health span)”的增加。

  對現在的研究人員來説,能延長健命的藥物對他們的重要性就像疫苗和抗體對前幾代研究人員的重要性一樣。如果健命研究取得成功,那麼,可能會出現令人驚嘆的藥物。在此過程中,我們也有可能厘清一個古老的謎團:既然哺乳動物身體內的每個細胞都包含有自身年輕健康的版本,那麼,我們為什麼還會變老呢?

  巴克研究所的遺傳學家戈登·利特高表示:“在我們的冰箱內,儲藏著100多種能延長無脊椎動物壽命的化合物。我們不知道這些化合物是否對人有用。”

  在一個實驗室內,研究人員正在不辭辛苦地修改酵母的染色體。對他們來説,酵母是一種非常方便的研究對象,因為其一生非常短暫,而且,其有三分之一的基因與人類相似。清除某些基因會殺死酵母,但刪除另外一些基因則能讓其活得更長久。為什麼會這樣呢?巴克研究所正在試圖弄清楚這個問題,希望最終能在哺乳動物身上獲得同樣的效果。

  研究人員使用小型心電圖設備和玩具大小的電子電腦斷層掃描(CT)設備來對老鼠的內部器官進行檢查,其目的不僅是使老鼠活得更久,也包括讓其健命更長,少患癌症或心臟病。由美國國立抗衰老研究所資助的實驗已經證明,藥物能將老鼠的壽命延長四分之一,而且,研究人員也能讓實驗動物因為衰老而失調的心臟功能恢復。想像一下,如果人類的壽命很快增加25%,那麼,整個世界將會呈現何種面貌呢?

  問題的關鍵在於人們的嘗試。巴克研究所的首席執行官布賴恩·肯尼迪説:“我們希望在老鼠體內發現5到10個能延長壽命和健命的小分子,接著進行人體試驗。”該研究所和其他研究機構正在對一種名叫Rapamycin(納巴黴素,本為免疫抑制藥物)的藥物進行測試,這種藥物似乎擁有變革性的潛力。不過,除了會引發倫理爭議和擔憂之外,對延長壽命的物質進行人體測試的成本也很高,可能會耗費數十年。谷歌耗資數十億美元進入這一領域可能使人體測試加速進行。

  抗老研究 奇招迭出

  抗衰老研究也並非沒有先例,有些研究成為我們的前車之鑒,為我們提供了溫柔的警告。早在100年前,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美國著名學者萊納斯·鮑林就提出,大量服用維生素C有望讓衰老過程減慢。結果表明,大劑量服用維生素C可能導致中毒。

  10年前,生物科技初創企業Sirtris藥業公司開始設計能模擬紅酒好處的藥物。2008年,美國葛蘭素史克公司(GSK)以7.2億美元收購了該公司。葛蘭素史克可能希望投入有所回報,但迄今為止,Sirtris的研究仍然沒有導致任何有實際作用的産品。

  15年前,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布魯斯·艾莫仕提出,調節細胞線粒體的乙酰肉鹼與一種抗氧化劑聯手,可以在減緩衰老過程的同時治療中度的老年癡呆症。抗氧化劑業已成為食品補充劑市場的時髦術語。服用太多抗氧化劑也並不健康,因為對身體的呼吸來説,氧化必不可少。艾莫仕表示,他已經發現了一種化合物,其能溫和地調節細胞消耗自身的速度。他開始服用乙酰肉鹼,並在伯克利分校從事研究工作直到85歲去世。艾莫仕是否享受長壽目前還無法確切地得知,但制藥公司已經證明,他們對他的想法並不感興趣,因為天然出現的乙酰肉鹼不能被申請專利,而且從大制藥公司的立場上來説,這種便宜的物質利潤也不高。

  今天,科學家們對老鼠進行的研究表明,限制卡路裏的飲食與長壽有關。少吃能夠延長小型哺乳動物的壽命,這一研究結論是迄今最紮實的抗衰老研究發現。有限制的飲食習慣似乎讓老鼠的細胞進入了一種與冬眠非常類似的狀態,而限制卡路裏對人是否管用目前還不知道,但這種方法很受歡迎,因為其成本幾乎為零。

  最近,哈佛大學、斯坦福大學和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科學家們分別報告稱,將未成年老鼠的血輸入年老且瀕臨死亡的老鼠體內,後者可能會重煥生機。富有的老人購買貧窮年輕人的血會被認為是一件極其殘忍的事情,但這一研究的目的是確定年輕血中的何種化學屬性會讓成熟的組織受益。可能是未成年血液內的某種化學物質激發了休眠的幹細胞活力,而且,科學家們或能研發出一種藥物來觸發這種效果,而不需要輸血。

  巴克研究所和其他實驗室的科學家們一直在其他哺乳動物身上尋找能延長健命的DNA。其實,與人類相比,鯨魚患癌的幾率要低很多。北極熊的飲食中脂肪非常高,但其並不會罹患動脈疾病。如果我們能理解這些動物各自奇特的生物通路,那麼,我們或許可以研製出一種藥物,在人身上産生同樣的效果。模擬自然界已經進化出的某些物質或者效應似乎比設計出新奇的DNA更有前景。

  在蠕蟲體內,名為daf-2和daf-16的基因能夠被改變,其改變的方式或能使無脊椎動物的壽命增加一倍,而且還很有活力。20多年前,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分子生物學家辛西婭·凱尼恩做出了這項發現。通過對老鼠體內同樣的基因進行操控,凱尼恩不僅延長了老鼠的壽命,而且也大幅降低了其患病的幾率,也就是説,使老鼠的健命更長。daf-16基因與人體的foxo3基因類似,這種變體與長壽有關。據説,一種能模擬foxo3變體功能的藥物已出現在加州生命公司的優先發展項目中。

  去年,有人提出納巴黴素可以延長人類的壽命,巴克研究所對此持謹慎樂觀的態度。服用納巴黴素的實驗鼠死亡速度會有所減緩,而且,有些年老老鼠的狀態很年輕。納巴黴素被設計用來預防器官移植的排斥反應,其似乎能改變某些與細胞衰老有關的化學過程。如果這種藥物能被證明可以延緩衰老過程,那麼,它將有可能成為迄今最重要的藥物。不過,基於納巴黴素的健命治療即使最終能實現的話,也還需要數年時間。尼迪自己也並沒有服用納巴黴素,他説,這種物質的負面效應目前也是個謎。

  沒有放之四海皆準的長壽秘方

  存在著一種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延緩衰老秘方嗎?為什麼飲食習慣相同,有些人會罹患心臟病而有些人則不呢?“弗雷明漢心臟研究”已經進行了66年,目前正在對第三代實驗對象進行研究,即便如此,這一研究也沒有解決這個問題。我們都知道,要注意體重,進食更多綠色蔬菜,少吃糖,定期鍛鍊,睡眠充足。但是,你應該做這些事情只是因為它們是常識,而不是因為有任何確鑿的證據表明,這些方法的確可以延長壽命。

  另外,長壽研究需要的時間很長,在任何人知道某種藥物或生活方式是否確實有好處之前,幾十年光陰倏忽已逝;對那些年紀非常大的人進行詳細地調查也並非良策。肯尼迪説:“對百歲以上老者的生活方式進行的研究讓人大跌眼鏡。他們抽煙更多,喝水更少,也很少吃蔬菜,無法找出促使他們長壽的確切原因。”

  第一個大規模的老年醫學研究始於1958年的巴爾的摩縱向老化研究,目前這一研究仍在進行中。現在的負責人路易吉·費魯奇説:“這項研究已經確定,老年時的疾病或者殘疾在年輕時就會發出警告信號,這使我們能進行早期干預從而減少老年時的慢性病。但最大的問題,例如長壽由基因支配還是主要由生活方式和環境支配,我們還不知道。”

  對雙胞胎進行的研究表明,有30%的研究對象的長壽是由於遺傳,這一結論使研究人員感到樂觀。如果30%的長壽由於遺傳,那麼,研究人員或許能設計出化合物來模擬那些擁有長壽DNA的人身體內發生的情況,但當研究人員對基因組進行測序時,卻發現僅僅1%的基因與長壽有關。

  組成身體的組織和器官都很容易受傷;細胞也容易失靈,癌症是最突出的現象。當某個傷口正在被治療或者正在分裂的癌症組織必須被阻止時,附近的細胞會傳輸觸發受傷細胞修復或惡性細胞死亡的化學信號。在年輕的身體中,這套系統工作得很好,但隨著細胞開始老朽,它們開始發送錯誤的反饋。隨著修護信號的過量産生,導致身體持續不斷地出現炎症,身體的治愈能力開始搖搖欲墜,這就是人們為什麼會罹患心臟病、老年癡呆症、關節炎以及其他與衰老有關的慢性疾病的原因。我們的身體因為失去了修護自身的能力而報廢。如果自我修護能力的損失速度可以減緩,那麼,我們晚年的健康狀況將大為改善,我們也能更長壽。

  巴克衰老研究所的朱迪斯·凱皮西表示:“如果我們能知道如何消除老朽細胞或關閉其分泌過程,那麼,我們就能預防或減緩很多老年慢性病的影響。”這也是納巴黴素讓研究長壽的科學家們興奮不已的原因,因為其似乎關閉了衰老細胞錯誤發送的修護信號。

  壽命是否有極限?

  在幾乎兩個世紀的時間內,人類的壽命就像自動扶梯一樣,每年上升3個月,兩次世界大戰、1918年大流感、艾滋病氾濫以及全球人口增長了7倍等諸多因素都沒有帶來太大的影響。不考慮生命科學可能會有的突破,壽命會一直持續增加下去嗎?德國羅斯托克市馬克斯普朗克人口研究所的詹姆斯·法奧佩爾對此給出了肯定的答覆,他指出,在許多工業化國家中,百歲老人的數字每10年就要增長一倍。而美國芝加哥伊利諾伊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長壽研究專家傑伊·奧利尚斯基教授則給出了否定的回答。

  2002年,法奧佩爾在《科學》雜誌上發表了一篇非常有影響力的論文,該論文指出,自從1840年,人類的壽命直線上升。並非某個特定的進步或科學突破導致了這種上升,營養狀況的改進、公共健康、衛生條件的改善以及醫療知識的普及或許都有幫助,但最關鍵的驅動力是“持續不斷的進步”。

  法奧佩爾認為,這種平均壽命的增加將會持續到人類的平均壽命超過100歲,目前,他仍然對此堅信不疑。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最近的一份報告指出,2011年,美國的死亡率下降到歷史最低點。目前,導致美國民眾死亡的四大殺手都是慢性疾病和與衰老有關的疾病:心臟病、癌症、慢性下呼吸道疾病以及中風。法奧佩爾認為,只要生活條件持續不斷地改善,人的壽命將持續不斷地增加。

  而奧利尚斯基則認為:壽命的增加“如果還沒有達到極限的話,很快將達到極限。20世紀,長壽的獲得很大程度上源於嬰兒死亡率的降低,而這些都是一次性的獲得”。美國嬰兒目前的死亡率為1/170,已經沒有多少下降空間了。而且,即使癌症被攻克,美國人的平均壽命或許也只會增加三歲,因為還有很多其他慢性致命疾病等著接癌症的班呢。他認為,在21世紀,人的平均壽命可能會再增加10歲,健命也會更長,隨後,這種增加將顯著降低或停止。

  人的壽命是否有生理極限?目前還沒有確切的答案。現代社會最長壽的人是法國女人瑞讓娜·卡爾芒特,她生於1875年,卒于1997年,活了122歲零164日。她顯然是個例外,儘管例外並不能告訴我們很多,但例外表明瞭一種可能性。在過去一個世紀,不同的專家,在不同的時間,都説過類似的話,那就是我們人類的壽命快要接近天花板了,但最後都被證明是個錯誤。

  更灰、更靜、更好的未來

  在動物世界,年輕動物比年老動物多,而人類正在朝著一個老人比年輕人多的社會進發,這樣一個世界在很多方面會與今天我們所處的世界迥然不同,因此,也會讓社會的各個方面發生深刻的變革。

  首先是大學教育。傳統觀念認為,大學就是年輕人讀書玩樂的地方。未來的大學可能為所有人服務。大學將重新定位自己,向老人和青少年提供同等的服務。對於那些想獲取知識的老人來説,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購買適合自己的課程。在未來數十年,大學教授的桃李可能涵蓋18歲到80歲。

  目前,在電視上,那些主要面向老人銷售的産品已經不少,尤其是在新聞報道和天氣報道之間,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專門針對老人的廣告可能開始成為電視上的主流,但消費主義的勢頭可能會有所下降。對於健康老人進行的神經科學方面的研究表明,隨著時間的流逝,大腦與尋求獎賞有關的部分可能會沒那麼突出。對於年紀更大的人來説,他們從潮流新時尚那兒獲得的獎賞可能不如年輕人和中年人。另外,如果人類的壽命不斷增加,核心家庭可能不再那麼核心,生養和撫育孩子可能不再是一件需要終生費神的苦差事。

  或許還有其他更加深刻的變革會發生。10多歲到20多歲的青年人更有可能犯罪,隨著老人數量的增多,整個社會的犯罪率會下降。從各個角度來看,暴力都可能會下降。就像加拿大—美國實驗心理學家、認知科學家和科普作家史蒂芬·亞瑟-平克在其2011年出版的新書《本性之善》中展示的那樣,戰爭總的傷亡數,包括與戰爭有關的經濟傷害導致的間接傷亡數都在下降。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的政治科學家約翰·米勒進行的研究也表明,隨著人們年齡的增大,他們對於戰爭的熱情和積極性也在降低。在1950年,全球因為戰爭而死亡的人數比例為1/5000;2012年,這一數字下降到1/300000。最近幾年,車禍殺死的人比在戰爭中死亡的人還多。

  年紀更大的人也向做民意調查的人和心理學家表示,與年輕人和中年人相比,他們感覺更加富足和充實。到了生命的最後階段,對物質和浪漫的渴望已經得到或已經被放棄,激情也已冷卻下來,記憶成為他們最大的財富。200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心理學和公共事務教授丹尼爾·卡內曼對於幸福的研究的核心論點就是:“最後,記憶是你所擁有的一切。”

  要是更多人能夠更健康地享受更長的生命,那麼,整個人類的幸福指數就會飆升。在莎士比亞的著名喜劇《皆大歡喜》中,傑奎斯表示:“一個人的一生中扮演著好幾個角色,他的表演可以分為七個時期。”剛開始的5個時期——嬰兒、血統、愛人、士兵和成功,他們滿懷期望和力量。後面則進入了蒼老而虛弱的傻老頭以及兒童化的老頑童時期。但隨著人類壽命和健命的增加,我們可能需要重新修改這七個階段,將生命的後期階段看成是人生的頂點和滿足階段。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