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1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新力手機突圍前路漫漫

  • 發佈時間:2014-10-23 06:00:13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凈利潤虧損預計擴大4倍達2300億日元,裁員近1000人,取消1958年以來的年終分紅……近日,新力發佈的預虧數值大大超出市場預期,公司股價隨即暴跌13%,標普評級發出警告,或將新力的債信評級調降至垃圾級。根據新力的聲明,智慧手機銷售不理想是巨虧的主因,預計2014財年在行動通訊領域將虧損約1800億日元。

  移動業務表現不佳對於近年虧損不斷的新力來説,可謂雪上加霜,直接傷到了“要害”。新力近來先後出售電腦業務、分拆電視業務,行動通訊領域已被確立為公司的三大支柱之一,并冀望以此為突破口,走上復興之路。雖然2013財年新力移動業務表現不俗,實現銷售和運營收入同比增長30%。但是,好景不長,全球智慧手機市場半年來風雲變幻,新力這項業務形勢急轉直下,前景堪憂。為此,新力將本財年智慧手機銷量預期削減了700萬台。

  新力曾是日本企業中的“佼佼者”,在手機領域也是傳統巨頭,旗下的合資品牌“索愛”曾位居全球四大手機之列。如今,深陷虧損泥潭的新力,希望憑藉自身傳統優勢業務實現突圍,卻是困難重重,這留給市場諸多啟示。

  技術上,新力始終缺乏革命性創新。在新力愛立信時代的後期,手機産品就呈現出創新乏力的現象,産品推陳出新週期變長,新産品型號為幾大手機廠商最少,在競爭上逐漸落後。隨後到來的智慧手機時代,無論是蘋果全觸控+iOS作業系統的智慧機,還是谷歌在安卓作業系統上的突破,都與新力無緣。尤其在移動互聯和物聯網時代,當很多手機廠商在向“硬體+軟體”的生態鏈建設邁進時,新力依然在硬體製造上苦苦掙扎,衰落早已埋下伏筆。新力全資回購索愛之後,其手機僅在數位相機性能、視頻播放流暢等微觀技術層面具有優勢,始終無法拿出讓人耳目一新的技術,也不曾推出具備絕對競爭力的産品。

  市場上,新力沒有以需求為導向,挖掘消費潛力。分析人士指出,新力和日本多數企業都面臨閉門造車的問題,沉醉於技術細節和自身審美判斷,但受歡迎度不高。市場行銷是挖掘消費潛力的重要方式。眾所週知,全球智慧手機銷售冠軍三星手機,在行銷上向來是豪擲重金,2013年三星電子的廣告和行銷費用就高達140億美元。蘋果在行銷上則是創造了自己獨特的“果粉”現象,使得消費蘋果産品成為一種潮流和文化。而中國小米手機的成功,常被津津樂道的是借助網際網路饑渴行銷。相形之下,新力的市場策略實在乏善可陳。

  定位上,新力未能制定成功的價格策略。由於大量的研發投入和成本控制不佳,新力産品的價格一直居高不下。以新力引以為傲的XperiaZ系列為例,在性能上並沒有明顯優勢,價格卻常常和蘋果iPhone和三星GalaxyS相差無幾,這讓不少消費者望而卻步。在中低端智慧手機市場,華為、中興、聯想、小米等諸多中國品牌手機,無論是性能和價格優勢都十分突出,這使新力幾乎沒有施展的空間。因此,隨著iPhone、三星新産品的推出,以及中國高性價比品牌手機的快速普及,新力的拓展空間十分有限,將面臨進退失據的尷尬境地。

  不久前,新力提出了應對之策,逐漸作出戰略調整,將業務範圍縮小至預計盈利市場,向高端産品型號集中而減少中端産品。但在全球智慧手機市場日漸成熟和飽和的現狀下,同樣主打高端市場的行業巨頭三星和蘋果,尚且都在為創造業務新增長點而絞盡腦汁,新力的新戰略能否奏效,實在難言樂觀。綜觀新力的移動業務、數位影像和遊戲三大支柱業務,目前只有遊戲業務表現尚可。如果智慧手機銷售持續不暢,新力整體的增長戰略就可能接連崩潰。由此可見,新力的復興突圍前路漫漫。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