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投資50億 浙江長興打造"綠色能源動力之都"

  • 發佈時間:2014-10-21 17:36: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國經濟網北京10月21日訊(記者 崔國強) “不到三年的時間,長興縣通過發展迴圈經濟,促進産業升級,由中國的蓄電池之都逐步過渡為中國新能源電池城、新能源汽車城,我們的目標是成為中國的綠色能源動力之都”。10月17日,在浙江長興舉辦的“第四屆中國新能源電動車産業聚智峰會”上,長興縣常務副縣長高勝華如是説。為什麼長興縣能實現這樣的巨大轉變,由污染嚴重的“醜小鴨”變為國家生態城市的“白天鵝”呢?

  10月16日下午,記者來到了長興縣龍頭企業、國內最大的綠色新能源動力電池企業—天能集團。在鉛碳電池生産車間,從攪拌、配料到涂布等流程,工人師傅們一絲不茍的認真操作著;在迴圈經濟産業園,全自動化鉛蓄電池生産線格外引人注目,智慧化控制的機器人進行自動包片、整理成群、嵌合成型。據天能集團董事長張天任介紹,公司研發的鉛碳電池充電時間縮短了3個小時,里程提高到200公里以上,有力促進了我國新能源汽車産業發展;迴圈産業園每年回收廢舊電池15萬噸,處理後産生10萬噸可利用鉛,比原生鉛生産成本減少了38%,每生産一噸再生鉛可節水208噸,已超過歐洲標準。作為長興縣領軍企業,天能集團正在不斷創造中國乃至世界新能源動力行業的新紀錄、新標準。

  據高勝華介紹,三年前,長興縣是中國的“蓄電池之都”,電池企業最多時達幾百家,由於多為手工業作坊,鉛金屬對空氣、土壤、河水造成嚴重污染,經過三年時間,電池企業減少為15家,産值卻增長了10.5倍,還出現了天能、超威兩大産值過千億的“航母企業”。

  “長興縣建設綠色能源動力之都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首先是順應經濟發展大勢,國家政策扶持。隨著生態建設、霧霾治理工作日漸重要,工信部于2012年發佈《新能源汽車及節能汽車産業發展規劃》,國務院確定新能源産業為七大戰略性新興産業之一,實施千億元投資扶持,長興縣政府根據中央指示精神,投資50億元,對全縣新能源産業進行集中規劃佈局,全面整合新能源電動車産業鏈的研發、設計、製造、終端用戶等資源,建立了長興經濟技術開發區、小浦鎮朗山能源産業園,建立了國內最早的以鉛蓄電池、鋰電池太陽能光伏電池為主要生産線的綠色能源動力産業園。其次是充分發揮浙江省的工業基礎雄厚、民營經濟發達的條件,大力進行創新。面對電池産業面臨不良競爭加劇、産能過剩、成本增長等問題,長興縣敢於打破傳統思維,對之前業界認為‘能耗高、技術含量低、前途暗淡’的鉛蓄電池進行技術改造,使之進入新興産業鏈;建立迴圈經濟産業園,使廢鉛酸電池資源再生利用最大化鉛回收率達到99%;通過建立院士專家工作站、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鼓勵專利創新,創新國家專利700余項,參與制定國家新能源行業標準30余項,其中申請的‘一種動力用鉛酸蓄電池膠體電解液’等已獲授權。第三是充分發揮長興的地理區位優勢。長興處於浙江省北部,是浙江、江蘇、安徽三省交界處,江南水鄉的地形特點,決定了居民更喜歡中短途交通工具,順應了消費者出行要求的小型、環保電動車無疑在市場上有很大前景,還可以就近銷售到江蘇、安徽及山東、河南等電動車需求大省;長興山清水秀,是太湖畔的一顆明珠,吸引了大量企業投資,這些都為長興建設新能源動力之都提供了巨大的市場空間。”長興縣縣委書記章根明説。

  在談到長興未來的發展方向時,章根明説:“未來長興縣將圍繞佈局園區化、工藝自動化、廠區生態化、産品多樣化的要求,進一步做大做強新能源産業,讓新能源電池從移動通訊、攜帶型電器向電動交通工具、航空航太、可再生能源儲能方向發展,響應國家對‘新型二次電池’確定為國家重大高技術産業的要求,長興縣自覺擔當‘綠色能源,驅動世界’的使命,實現經濟、環境和社會效益協同發展,造福廣大新能源汽車、電動車消費者,向著‘全球領先綠色能源供應商’的目標出發,讓中國能源企業在國際上有更大的市場佔有率和話語權。”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