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用精準技術,種地像“繡花”

  • 發佈時間:2014-10-21 09:31:06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王志清 申飛翔

  新疆生産建設兵團第一師的節水滴灌技術成為全國樣板,精準農業技術國內領先,農業機械化水準走在兵團前列……一項項令人矚目的成就使一師現代農業成為地區乃至自治區的一面旗幟,今年的秋收成績更是印證了這一説法。

  膜下滴灌技術的運用,引發了農業生産方式的變革:田間取消了渠道,可節約耕地5%至7%;作物生長環境得到改善,可增産20%左右;通過智慧控制系統,用手機就可遙控灌溉棉田。

  近幾年,一師以膜下滴灌為主的節水灌溉技術應用面積達300萬畝以上,應用作物也從棉花延伸到玉米、馬鈴薯、辣椒、蘋果、葡萄、紅棗等作物上。

  膜下滴灌技術的大面積推廣應用成功,其意義絕不僅僅在於節水本身,還帶來了生態環境的改善。經過60年的艱苦創業,一師在戈壁、荒野開墾良田243萬畝,每人平均耕地8.1畝,是全國每人平均耕地的5.5倍,如果將耕地全部種成糧食,一年的産量,可供30萬人食用20年。

  “播種論粒、澆水論滴、施肥論克,運用這些精準技術就像在地裏‘繡花’,為一師推進農業現代化提供了技術支撐。而人在千里之外,實時監控農田監測資訊系統,按需施肥、打藥,作物缺啥就補啥。”對於一師三團職工來説,這些都不算新鮮事。現代農業技術為三團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這個團連續多年籽棉單産超過480公斤。

  從1999年起,一師率先在兵團實施以精準種子、精準播種、精準灌溉、精準施肥、精準收穫及田間作物生長與環境動態監測為主要內容的六大精準農業技術,這標誌著一師農業開始向以資訊技術為主導的現代農業邁進。

  一師是新疆優質棉生産的重要基地,一師把實現棉花生産全程機械化作為轉變農業生産方式、做強棉花産業、致富團場職工的重要舉措,近年來,不斷在各團場加大機採棉推廣力度。目前,一師大型採棉機數量達到240余臺,機採棉面積逐年增加,棉花生産機械化率逐年提高。去年一師採用機採棉減少勞動用工8萬餘人,為職工節本增收上億元。

  今年,一師機採棉面積擴大至123萬畝,佔總種植棉面積80%以上。不止在棉花采收領域,數十年來,在一師農業發展歷程中,每一次農業新技術的廣泛應用,都是以農業機械化為載體,每一項作物穩産高産紀錄的背後,農業機械化都發揮了巨大作用。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