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群眾,再苦再累都應該
- 發佈時間:2014-10-21 08:29:23 來源:雲南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張雯 張明磊
魯甸6.5級地震,會澤縣紙廠鄉也嚴重受災。面對災害,51歲的紙廠鄉人大主席團常務主席施秀成帶領廣大黨員幹部迅速行動起來,奮不顧身、爭分奪秒地營救生命,安置受災群眾,衝在抗震救災戰場最前沿。他用行動發出了“抗震救災,黨員幹部,衝鋒在前”的聲音,成為災區人民的“主心骨”、受災群眾的“貼心人”。
大災面前勇擔當
8月3日是休息日,地震時施秀成正在家裏做家務。地震發生後,他和妻子、兒子一起跑出家門,顧不上安置妻兒,就立即往鄉政府跑。到了鄉政府,由於電話打不通,便叫上剛趕到的辦公室副主任肖永朝沿街喊人。不到10分鐘,他們就集中了10多名幹部職工,並將10多人分為3個組,一組趕赴大石板查看災情,一組留在辦公室安排統籌,一組趕赴江邊村查看災情。工作安排好後,施秀成立即趕赴江邊村,趕到江邊村時,先前派出的人員正在忙著從廢墟中搶救傷員。他迅速找到村支書李立安,和他一起及時了解各小組受災情況,並在第一時間向縣委、縣政府報告。
當晚,紙廠鄉黨委書記、鄉長趕回鄉上,立即組織幹部職工奔赴重災區開展救援,而施秀成就在江邊村繼續指揮救援。到夜裏3時左右,他們共從廢墟下刨出6具遇難者遺體並安排專人看守。憑他的經驗,地震後最常出現的天氣就是下雨。他們選擇了兩個較為安全的地點及時組織受災群眾用花油布搭建帳篷,帳篷剛一搭好漫天的大雨就下了起來,由於安排及時,受災群眾有了個避雨的地方。冒著大雨,他又四處奔跑核實各家各戶人員情況,衣服濕透了都顧不得管,一直忙到天亮。
天亮後,施秀成看到牛欄江堰塞湖水位在急速上漲,趕到江邊小組查看房屋被淹和倒塌情況後,立即向縣水務局等有關部門報告,並派人監視水情和幫助受災群眾轉移搬運物資。隨後,施秀成被安排率隊負責處置遇難者善後事項。在後事處置中,他遇到了一個大難題。旱谷地有5人遇難,許多村民都受了傷,基本沒有勞力能把遇難者遺體送上公路邊來運到火化廠。他及時找來木板、棉被等物品,與幾個工作人員一起把遇難者遺體綁好固定在木板上,但由於那地方山坡特別陡,加之剛下過大雨,路特別滑,單靠他們幾人無法把遇難者遺體運送下來,他只好向救援部隊求援。救援部隊迅速調集了30人,把5具遇難者遺體運到路邊。
施秀成的家紙廠鄉紙廠村是重災區之一,可他一直無法回家看看,只是在地震發生的第二天打過個電話給80多歲的父親,父親告訴他房子被震出了許多裂縫,但沒倒,現在他們都搬到外面的帳篷裏住了。打過那個電話後,他就一直忙得顧不過來再問問家裏的情況。
嗓子啞了用“手語”
江邊村的工作暫告一段落後,施秀成又被安排到後勤保障組,主要負責受災群眾安置和物資收發等工作。一個多星期來,他們每天收進和發出的物資都在100車以上,可正式人員才有8個,忙得顧不上吃飯、睡覺,人手不足成了最大的難題。為確保受災群眾有住處、有飯吃,他動員和組織年輕的受災群眾參與救災工作。實在睏了,就利用收發物資的間隙,靠在物資上小憩一會兒。
從8月3日16時地震發生到8月10日中午12時,施秀成沒睡過一個安穩覺,夜以繼日的工作,嗓子説啞了,他就用“手語”表達他的想法。村民、同事紛紛變著花樣勸他,“要是真的累垮了,豈不是更耽誤工作?”也只有聽到這樣的勸説時,施秀成才允許自己休息片刻。施秀成明白他身上所肩負的擔子有多重,為了大家,再難他也要堅持。但即便是施秀成休息的時候,心裏也一直牽掛著工作。抗震搶險、災後重建……很多工作需要考慮和謀劃。
為提高工作效率,他負責的後勤組又分成接收組、發放組和搬運組3個工作組。為進一步規範收發程式,後勤組採取收發兩條線進行,物資發放根據各村需求計劃進行,對於緊缺物資,發放組還得結合實際進行調節核發。為保證受災群眾的生命財産安全,他每天都要抽空巡查帳篷區。施秀成説:“我的這點苦與累算不了什麼。只要能保證受災群眾不受冷、不挨餓,作為黨員幹部的我,再苦再累都是應該的。”
現在地震已經過去兩個多月了,可施秀成依然忙得不可開交。除了繼續負責後勤保障組、物資發放等的事情外還包村到了渾水塘。當記者再次見到他時,本來就很清瘦的他現在更瘦了,但兩眼炯炯有神地正在落實渾水塘村的過渡安置生活費發放情況。“我們現在在這個村的工作就是核實每戶有幾人,核實好後就按照每人每天15元的標準,將8月14日至11月14日這90天的生活費發放給大家。同時,為了保證恢復重建的建築材料便於運進村裏,從9月26日開始,對鄉政府到渾水塘的路進行了擴寬,我們要做好群眾工作,保證施工安全和施工進度,力爭10月26日完成修路。”在他的鼓勵帶動下,受災群眾紛紛樹立起自立自強信心,用雙手重建美好家園。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