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走進移民群眾是永恒主題

  • 發佈時間:2014-10-21 05:33:40  來源:河南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張海濤

  今年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通水之年,一渠清水北送目前已指日可待。我省丹江口庫區移民搬遷後迅速實現了“穩得住”的目標,正在描繪致富奔小康的新藍圖。10月20日,記者走進移民村,尋找它們實現和諧穩定的“秘籍”。

  轉作風:變陳情為下訪

  “各級移民幹部是村裏的常客,及時發現解決了許多問題,村子才迅速走上了穩定發展的軌道。”中牟縣石井村支書王建華説。

  移民是較為特殊的群體,新舊矛盾疊加,利益訴求多元。省政府移民辦要求廣大移民幹部深入踐行群眾路線,主動沉入基層,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里。

  “走進移民群眾是移民工作的永恒主題,只有形成主動出擊、敢於擔當的工作作風,才能真正破解移民穩定發展難題。”省政府移民辦主任崔軍説。

  省政府移民辦在全系統堅持開展“走訪基層、解民憂、辦實事”活動,變移民陳情為幹部下訪。省政府移民辦副處級以上幹部、市縣徵地移民機構班子成員每月在基層工作不少於1/3時間。

  因木瓜樹補償問題,方城縣獨東村村民高保全長期陳情。省政府移民辦領導多次在村裏召開協調會,終於妥善解決了問題。

  今年我省開展了移民問題回頭看活動、移民矛盾問題集中排查月活動、移民工作督導月活動,共排查化解各類矛盾糾紛1270余件,化解率達95%以上。

  南陽市是南水北調移民安置大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移民工作,移民幹部駐村入戶解決問題,今年前三季度庫區移民陳情批次和人次比去年同期分別下降了42%、39%。

  (下轉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

  為圓滿解決淅川縣東灣村朱條鳳財産錯漏登記問題,縣政府領導衡尚武、移民局副局長武勝才先後5次進村調查了解情況。

  建機制:規範工作秩序

  我省在移民村的一項創舉,讓著名水利移民問題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陳祖煜感慨:河南移民社會治理創新的做法是我國移民工作今後發展的方向。

  村務民主治理是移民村社會治理創新工作的重要內容,通過設立民主議事會、民主監事會、民事調解委員會,搭建了公開透明的村務管理平臺,消除了種種不穩定因素。

  村裏的香菇大棚如何經營,是輝縣市倉房村首次民主議事會的主題。大夥充分討論後定下了發展路子,如今大棚經營得紅紅火火。

  “過去大小事情全由村幹部拍板,村民沒有參與渠道,不僅決策不科學,還會影響幹群關係。”倉房村村支書周學文説。

  村務民主治理是我省移民部門銳意創新、建長效機制的一個縮影。在省水利廳黨組的大力支援下,移民部門積極創新,建立了一系列確保穩定的長效機制。

  如今,信訪問題聯席會議制度、接訪處訪制度、挂銷反饋制度、集中會診制度、督察督辦制度、社會管理制度、發展幫扶制度7項制度,正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固根基:實現強村富民

  搬遷後,唐河縣陳營村一度“亂”名遠播。經過幾年發展,如今建成了大棚、養殖小區,去年每人平均收入達到8012元,一些陳情戶變成了致富能手。

  發展是解決移民問題的關鍵,我省近年推進“強村富民”戰略,謀求移民村的長治久安。

  實施“強村富民”戰略,我省已初步形成了“一村一品”格局,催生出一大批專業村,如種植無公害蔬菜的襄城縣張莊村,發展養殖業的中牟縣北溝石井村等。

  “扶持資金項目化、項目資産集體化、集體收益全民化”是“強村富民”戰略的基本原則,通過普惠制幫扶壯大集體經濟,實現共同富裕。丹江口庫區208個移民村有集體收入的已超過80%,集體收入超50萬元的村子有30多個。

  目前,“強村富民”戰略已在全省所有移民村全面實施。丹江口庫區移民每人平均收入已由搬遷前的4200元增至去年底的7500多元,老庫區移民的收入水準也有了大幅提高。

  本固枝榮,根深葉茂。通過一系列紮實的舉措,全省移民信訪量連續3年以每年30%左右的幅度下降,省政府移民辦連續兩年被國務院南水北調辦評為信訪工作先進單位。廣袤的中原大地上,一個個綻放和諧之花的移民村,已成為名副其實的美麗新家園。③10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