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行員成長故事串成民航發展長卷
- 發佈時間:2014-10-20 09:55:54 來源:中國民航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鐘糧
經過半月的期待,格格楊松寄贈的處女作《同意·起飛》終於收到了。是夜,當我翻完該書最後一章時,一條承載著歷史,記錄著青春、夢想與追求的長河,把我帶回到20世紀60年代末期。當發生在“古津鎮”的故事,從敘述者的口中娓娓展開時,書中的細節,甚至是夜航、盲降、起飛這些毫無生氣的字眼也竟然在無意間變得美麗起來,於是青春鮮亮的色彩瞬間充斥著我的回憶,讓我夜不能寐。
理性敘事能觸及更多時代的東西
我始終以為,文學作品如果只為了告訴人們一個時代有多麼淒涼,多麼殘酷,而回避那個年代的熱情、誠摯,也就難免有失偏頗。
而《同意·起飛》,雖説也有一些章節涉及如“文革”這樣的特殊歲月中的淒風苦雨,但作者卻是在以理性的方式敘事,這就能讓讀者在心平氣和的氛圍中,觸及那個時代更多的東西,並用自己的價值觀對那個年代一些特定的人和事進行評判。
或許,這才是西漢人劉向所説“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的真實語境。
應當説,任何社會、任何時代,或者任何民族,都存在著真善美與假惡醜的東西,這就是現實生活,這也是文學的根。文學創作本該如此。
源起千年古鎮卻跨越幾十年時光
回到《同意·起飛》,故事始於千年古鎮的照相館。1968年早春,寒門學子華學文、高幹子弟項藍天、礦工後代喬金生等3名飛行學員,在古津鎮唯一的相館內邂逅了混血少女歐陽麗思。在隨後的接觸中,華學文與歐陽麗思相互暗戀對方,而喬金生也幾乎同時認定歐陽麗思就是今生的永遠。“文革”中期,先是項藍天因家庭歷史存有疑問,被下放到農場待查,接著又是歐陽麗思不堪突如其來的家庭變故,患上了失憶症,之後的8年便杳無音訊。
隨著故事的展開,重返藍天的項藍天,開始傾慕聰慧機靈、同樣出身於高干家庭的紅二代魏曉光。就在項藍天準備與之攜手奔向愛的驛站時,卻因華學文出任補課老師,吹皺了一池秋水,同時也引起了另一位女軍醫紅紅的關注。
畢業多年後的一次聚會,他們意外發現,失聯8年的歐陽麗思也回到古津鎮,只是病體依然。在接下來的日子裏,為了喚醒歐陽麗思的記憶,書中的主人翁們義無反顧地努力著,而喬金生更是毅然遞交了停飛申請,從此全心全意地呵護著歐陽麗思。
在努力幫助歐陽麗思的過程中,魏曉光對華學文的愛由暗戀轉為“明攻”。出於朋友間的友誼,華學文在極端矛盾衝突中,以雙方門不當、戶不對為由,恪守著“君子有成人之美”的底線。為逃避不屬於自己的愛,華學文請假回到貧瘠的家鄉過春節,讓他意想不到的是紅紅大膽地衝破門第觀念,突然來到他的身邊,並融入了這個貧寒家庭。
初戀失敗後,魏曉光全心投入工作,漸漸疏遠了像兄長般一直關心著自己的項藍天。但項藍天不離不棄,兩人最終攜手走進愛的殿堂。最後,故事以恢復了記憶的歐陽麗思邀請好友們到母親的老家——丹頂鶴的故鄉,補辦集體婚禮這樣浪漫的大團圓結尾。
用蒙太奇的敘事手法講故事
《同意·起飛》所塑造的主人翁很經典。項藍天,表面上大大咧咧,內心精緻細膩,善解人意,具有親和力,是同學中的“小老大”;華學文,勤奮好學,做事冷靜、有計劃,但總是羞于開口,是同學心中的“小老師”;喬金生,外向而精力充沛,機智率直,敢於為真愛赴湯蹈火。在婚戀觀方面,處於青春期的他們,一方面對異性有著強烈的嚮往,另一方面,又自覺保持著社會認可的道德底線。面對情誼與命運的糾葛,主人翁們或者義無反顧,或者理性處之。同時,這些青年有理想、有追求,對祖國的未來、對事業的前景充滿信心。比如,他們堅信中國民航一定會融入世界,所以彼此相互幫助,努力學習航空知識和英語,時刻準備為建設民航強國貢獻力量。也正是在這樣的拼搏與奮鬥中,他們完美演繹了從一個年輕學生升級到行業中堅的樣板戲。從這一點上説,作品充滿了理想的光芒和人性的光輝。
當然,我也很享受格格楊松運用類似蒙太奇的敘事手法來講述故事。沒有沉悶的鋪墊和華麗的辭藻,章節的起始點往往單刀直入,直奔主題。而書中一些時遠時近、縱橫交錯的故事情節,則把那個時代航校的管理、規章、紀律、要求和落實情況,全景式地呈現在讀者眼前,進而能讓人們在閱讀中找到老一代民航人為國家、為事業,也為自己奮鬥的動力源泉所在。因此,當人們將該書定位為國內首部關於中國民航飛行員成長的故事時,筆者認為這並不太準確,應該説,它就是一幅貫穿當代民航的發展長卷。見微知著,小題材成就大事記,正是《同意·起飛》的獨到之處。
當年航校培養的人才就是這個樣子的
不可否認,《同意·起飛》是一部值得人們細細品讀的書。但確切地説,最應該認真閱讀、思考的,其實正是我們這些從事民航教育工作的人。品讀全書,項藍天、華學文、喬金生等,都是獨立的個體,但集合在一起,這些生長于不同家庭、不同境況,且性格、愛好各異的人物,幾乎又成了20世紀60年代~80年代所有民航人的一個縮影。在那個物質貧乏的時代,他們不計較個人得失,沿著社會主流價值取向,努力讓青春在事業裏煥發出絢麗光彩。也許,在今天的人們看來,書中人物這樣的人生態度有些過於“高大全”,但據我了解,當年航校培養的人才就是這個樣子。撫今追昔,兩相對比,這也是處於轉型期的中國社會恰恰缺乏的東西——遠大的理想,堅定的信念!
面對多元化時代,生活變了,環境變了,人們對物質、精神的需求層次也變了,但有些東西的本質是不會改變的。大學是思想、文化、科技資源的聚集地,是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陣地。辦什麼樣的大學、怎樣辦好大學?培養什麼樣的人才、怎樣培養人才?是每一所大學必須厘清的東西。這大約也是《同意·起飛》的作者要留給今天的教育工作者們去思考的問題吧!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