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3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把糧食這張王牌擦得更亮

  • 發佈時間:2014-10-20 09:29:37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7月22日,下午3點40分,河南省駐馬店市西平縣裏一處會議室。

  種糧大戶、合作社帶頭人、村幹部等20多位代表,與省市縣的十幾位分管領導和涉農部門幹部聚在一堂熱議糧食這個話題。

  “今年我們縣102.8萬畝小麥平均畝産569.2公斤……”

  “項目區小麥平均畝産達到654.3公斤,比區外高120公斤以上……”

  座談會上,老鄉們説得最多的一句話是——“今年收成可中!”

  不止西平縣!

  7月14日,國家統計局發佈數據,今年河南夏糧總産量達667.76億斤,再創歷史新高,繼續位居全國第一。平均畝産819.33斤,首次突破800斤大關。

  時間為軸,耕種做筆,河南用了10多個年頭繪出了一條高高揚起的糧食産量連增曲線。

  然而,要實現2020年建成全國重要的糧食生産穩定增長核心區這一目標,糧食生産這張王牌必須擦得更亮。

  知易行難,王牌如何擦得更亮?省長謝伏瞻告訴記者,在高起點上實現繼續突破,要靠科技手段穩産高産,靠改造中低産田提供單産,靠創新機制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

  “百千萬”工程築就糧倉中的糧倉

  ——抓糧食,根本在耕地

  在西平縣焦莊鄉大王莊村,種糧大戶劉雙印承包了1000畝地種糧食,流轉價格是1200元/畝。而與大王莊村相距不遠的同鄉毛寨村,劉雙印認識的另一個種糧大戶則以每畝950元的價格流轉了400多畝地。

  “他流轉的時候,地還不在項目區,我的地在項目區,基礎條件好,産量高,所以貴一些。”劉雙印所説的“項目”,指的就是“百千萬”高標準糧田工程項目。

  副省長王鐵告訴記者,作為國家糧食生産核心區,河南一直在思索如何在確保耕地面積不減少的同時,實現土地效益最大化。2012年,時任河南省長郭庚茂明確提出要建設“百千萬”高標準糧田,通過保地來確保糧食産量,通過現代農業生産方式和規模化經營來提高農業收益。

  “百千萬”建設工程是確保糧食産量的重要手段和基本舉措,為此,河南確定了95個産糧大縣打造7500萬畝糧食核心區耕地,規劃到2020年,在核心區內建設以“百畝方”、“千畝方”、“萬畝方”為單位的6369萬畝高標準永久性噸糧田。

  “土地不認爹和娘,收拾好了多打糧。”為保證糧田建設品質,河南率先發佈高標準糧田建設地方標準,並通過高標準糧田保護條例,以立法形式將高標準糧田作為不可觸動的糧食生産專用耕地,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禁止非糧化。

  “抓好高標準糧田建設,可以保證1200億斤糧食綜合生産能力,完成1300億斤糧食生産承諾就有了保證。”省農業廳廳長朱孟洲告訴記者,目前全省已累計整合農業、水利、土地整治、農業綜合開發等各類涉農項目資金228億元,高標準糧田建設以每年900萬畝速度推進,到今年年底可完成3500萬畝。

  大水利、小農水齊頭並進

  ——抓糧食,命脈在水利

  8月上旬,河南多地旱情嚴重。在方城縣清河鄉的田間地頭,到處可以看到農民抗旱保秋的場面。

  河南屬嚴重缺水省份,每人平均水資源佔有量僅445立方米,“年年抗旱,年年旱”怪圈一直難以徹底擺脫。

  為了變應急抗旱防汛為體系防災減災,河南緊緊抓住國家將加大節水供水工程和淮河流域治理的大好機遇,加快出山店水庫、前坪水庫等大中型防洪、灌排工程規劃工作,加大以引黃為重點的水資源調配工程建設,充分利用好黃河水資源。

  目前,河南省南水北調中線幹線主體工程建設已圓滿完成,丹江口庫區16.5萬移民遷安“四年任務、兩年完成”預期目標也已順利實現。

  大水利搞紮實了,小農水也要跟上。在《河南糧食生産核心區建設規劃》中,加快水利設施建設,增強糧食生産抗禦水旱災害能力被列為主要建設任務的第一條。去冬今春的高標準糧田建設中,河南共完成農田水利建設投資290.27億元,投資額和工程量居全國第二位。目前,95個核心區種糧大縣中,已有77個實施了小農水重點縣建設,覆蓋率達81%。

  在許昌縣陳曹鄉的高標準糧田中,水肥一體化、測墑灌溉、集雨補灌、聚水保墑等重點示範推廣的農田節水技術在大旱之年盡顯身手。該鄉黨委書記范利民介紹説,今年秋糧作物得益於節水灌溉,不僅不會減産,還可能會繼續增産。

  近千個農技推廣區域站裏都是“全科醫生”

  ——抓糧食,出路在科技

  “現在種糧食,農技員説咋弄就咋弄,不管碰到啥問題,抬腿就去問。”這個能讓西平縣盆堯鎮種糧大戶陳保林“抬腿”就能到的地方,正是建於高標準糧田中的農技推廣區域站。

  西平縣農業局局長蔡新亭告訴記者,在原有農技推廣體系的基礎上,根據高標準農田項目區的實際需求,重點建設農技推廣區域站,實打實地解決“最後一公里”難題。

  如今,與農民“零距離接觸”的農技推廣區域站,就設在高標準糧田的萬畝方內,一般以10萬畝為單位建站,由縣級農技推廣人員直接駐站,集中承擔農技推廣和試驗示範職能。“農技服務中心的農技員,就像是村衛生站的醫生,全科全知,農民遇到任何問題,都能夠直接解決。”省農業廳副廳長魏蒙關做了個形象的比喻。

  在西平縣二郎鄉十萬畝高標準糧田,佔地面積並不大的農技服務中心“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記者看到,辦公室外懸挂著的大螢幕上正顯示時下最需要的農技,培訓教室的黑板上是專家授課時留下的農技知識板書。

  與二郎鄉一模一樣的農技服務中心,河南全省規劃建設970個,目前已建成776個。

  以農技服務中心為載體,河南農業資訊化推進速度大為加快。“種田看天,農民最關心的事就是天氣。我們抓住這一點,以氣象為農為切入點,把土壤墑情、病蟲害形勢、指導措施與氣象資訊連接起來,在農技服務中心的農情資訊查詢機上集中提供給農民。”西平縣副縣長段彥傑説。

  在二郎鄉農技服務中心,記者見到不少圍在農情資訊查詢機前“指指點點”的農民。張堯村的農民楊光告訴記者,在這台機器上,手指只需要輕鬆點兩下,就可以看到未來幾天的氣象預報,再點幾下,該防啥病,噴啥藥就全出來了。

  農技到位,農機同樣先進。每年夏天,駐馬店麥收開鐮時節,數十萬收割機匯聚這裡,“鐵麥客”大軍從這裡出發,一路北上,收穫全國。

  駐馬店市委常委、副市長戚存傑介紹説,目前駐馬店農機動力總和達1360萬千瓦,有專業農機合作社近千家,農業綜合機械化率達82%,均居全省前列。

  目前,河南全省綜合機械化率達75%,小麥生産基本實現全程機械化,此外,河南還是全國無人機一噴三防補貼試點省份。

  好兒有好娘,好種多打糧。河南主産糧食作物中,小麥、玉米品種各有兩顆耀眼明星,為種業大省河南贏得了4個國家級科技進步一等獎。

  河南科技學院選育的小麥新品種“矮抗85”,解決了小麥高産大群易倒伏等四大技術難題;河南省農科院選育的強筋優質小麥新品種“鄭麥9023”,種植面積居我國當前優質小麥品種第一位。

  玉米良種培育同樣出彩,河南省農科院選育的“鄭單958”,是建國以來累計種植面積最大的玉米品種;鶴壁農科院選育的“浚單20”,創下萬畝核心區國産連片種植和全國夏玉米同面積最高産量紀錄,種植面積位列全國第二。

  穩糧增産機制創新是關鍵

  ——抓糧食,動力在政策

  西平縣焦莊鄉毛寨村種糧大戶韓衛宇今年36歲,前幾年在上海打工,如今,他回到家鄉承包土地種糧已有3年時間。“我跟農民簽了20年合同,流轉了400多畝地,讓鄉里的土地流轉服務中心給做的公證。”韓衛宇這輩子認準了種糧食。

  近兩年來,西平縣為了規範、促進土地流轉,在縣、鄉、村三級成立土地流轉服務中心(站),為韓衛宇這樣的新型經營主體提供服務。

  更重要的是,河南探索賦予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家庭農場、專業大戶涉農項目申報主體地位,嘗試將財政支援農業生産的項目資産移交其使用管護,促進了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發展。

  目前,河南全省農民專業合作社達到9.2萬家,入社農戶和帶動農戶佔農戶總數超過17%;經營耕地面積在50畝以上的種糧大戶達到3.9萬戶,家庭農場1.6萬家,出現了合作經營、託管代管等規模化集約化經營形式。

  為解決新型經營主體資金問題,去年以來,河南成立了現代農業投資擔保公司,共爭取3年300億元的授信額度,相當程度上緩解了新型經營主體“有心種糧、無錢流轉”的難題。

  這也就不難理解,河南目前全省農村承包土地流轉面積達到3393萬畝,佔家庭承包耕地面積的34.8%,高出全國平均水準7個百分點左右。要知道,這在素來惜地種糧的糧食大省殊為不易。

  為發揮政策撬動生産力的杠桿作用,河南還重點建立健全了糧食生産穩定增長的投入、獎勵補貼、科技創新、現代農業經營、農村土地流轉、農村人力資源開發等11種機制,為河南農民繪就了充滿希望的政策圖譜。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