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0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25家A股登上內控“黑榜”

  • 發佈時間:2014-10-17 05:33:56  來源:金陵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金證券記者 陳岩

  近日,財政部、證監會聯合發佈了《我國上市公司2013年實施企業內部控制規範體系情況分析報告》(下稱《報告》),有25家公司登上了A股內控“黑名單”,31家企業存在內部控制重大缺陷。

  《金證券》記者梳理後發現,和上年相比,2013年《報告》中披露的企業數量和存在的內控問題嚴重程度,都呈增長趨勢。

  財政部曬內控“黑名單”

  根據相關規定,我國企業內部控制規範體系自2011年1月1日起首先在境內外同時上市的公司施行,2012年實施範圍擴大到國有控股主機板上市公司,2013年進一步擴大到一定規模以上非國有控股主機板上市公司。

  《報告》顯示,截至2013年12月31日,滬、深交易所共有上市公司2489家,納入內控規範體系實施範圍的共有1052家公司。“財政部的意思是一步一步推廣。目前納入實施範圍的企業,必須披露內控報告。其他上市公司現階段不是強制性的,但鼓勵企業實施內控制度。”南京一位註冊會計師向《金證券》記者指出。

  從實際情況來看,落實內控制度的上市公司遠遠超過“強制”的數字。2013年,共有2312家上市公司披露了內部控制評價報告,佔上市公司總數的92.89%,較2012年有所提高。2012年共有2244家上市公司披露了內部控制評價報告,佔比為90.05%。

  在2312家披露內部控制評價報告的上市公司中,2287家內部控制評價的結論為有效,剩餘25家企業則存在不同程度上的內控缺失問題。

  《金證券》記者注意到,被點名的25家企業中,康達爾農産品等9家公司的非財務報告內控無效;科倫藥業宏磊股份等8家公司的財務報告內控無效;天津磁卡*ST超日等6家公司的財務報告內控和非財務報告內控均無效;另外還有2家公司未出具內部控制有效性結論,分別為星美聯合康得新

  披露問題呈增長趨勢

  值得一提的是,和上年相比,2013年《報告》中披露的企業數量和存在的內控問題種類,都呈增長趨勢。

  在財政部官網上披露的2012年《報告》中,有2244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12年內部控制評價報告,其中2241家上市公司的內部控制評價結論為有效。內控結論無效的只有3家上市公司,分別為北大荒、萬福生科海聯訊

  內控結論無效的“黑榜”公司,從2012年的3家增至2013年的25家,增幅約7倍。2012年有8家上市公司披露存在內部控制重大缺陷,而《報告》顯示,2013年該數據達到31家。

  《金證券》記者發現,和上年相比,《報告》中披露的內控重大缺陷數量增加,形式也更加多樣化,覆蓋董監高人員舞弊、中高級管理人員流失、安全環保事故、政府監管部門處罰、媒體負面新聞頻現等。以大有能源為例,其內控重大缺陷為“管理層越權管理,重大決策失敗,並未及時披露”。金晶科技則是“經監測,廢氣排放超標,山東省環保廳責令限期整改”。

  內控花費遮遮掩掩

  雖然上市公司“自曝家醜”,披露的內控問題呈增長趨勢,但從整體佔比仍較低,僅合1%左右。

  《報告》指出,內控審計低價競爭的現象依然十分嚴重,造成獨立性受到損害。

  2013年,納入實施範圍的1052家上市公司中,單獨披露內控審計費用的上市公司為849家,內控審計費用的均值為58.24萬元。其中,方大炭素支付的審計費用最低,為6萬元,中國銀行支付的審計費用最高,為1500萬元。

  未納入內部控制規範體系實施範圍,而自願披露了內部控制評價報告的上市公司有1260家。其中僅63家單獨披露了內部控制審計費用。羅普斯金支付的內控審計費用最低,僅2萬元,蘇寧雲商的內控審計花費最高,共220萬元。

  “內控審計和諮詢行業低價競爭的現象依然十分嚴重,部分內控審計機構和諮詢機構低價招攬客戶,有些上市公司內部控制審計費用僅為幾萬元,嚴重影響了內控審計和諮詢服務品質。”《報告》認為。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