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9月30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丹寨古法造紙:從大山走向世界

  • 發佈時間:2014-10-17 01:00:28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石新榮 李平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在藍天白雲、靜謐如畫的石橋長廊前,一條S形繞寨腳流過的南皋河清澈見底,兩排苗族木式吊腳樓臨河而建,在鵝卵石鋪就的紙街巷道裏,古法造紙作坊隨處可見,用石橋紙製作的各色燈籠、彩色相框、藝術紙傘、書畫用紙成為來往遊客的選購“對象”。

  地處中國西南部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丹寨縣南皋鄉石橋村,以留存完好的苗族古法造紙技藝而聞名於世,是中國古法造紙工序、工具保存得最完整的地方。全村現有250戶村民,95%以上是苗族,村裏大多數人都會古法造紙。2006年,丹寨縣石橋苗族古法造紙技藝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名錄。

  作為祖傳18代苗族造紙工藝的國家級非遺傳承人王興武説,青山綠水為石橋提供了得天獨厚的造紙條件,石橋村生産的構皮紙係用當地山上野生的構皮樹作原料,造紙用水是南皋河和深山溶洞裏流出的未遭任何污染的純凈水,而作坊就建在天然的岩洞之中,製成一張石橋紙需歷經水漚、漿灰、煮料、漂洗、選料、碓料、打槽、抄紙、曬紙等10多道工序,“全部採用天然植物、手工完成,紙張具有柔韌性、光澤度好、吸水性強等特點”。

  據專家研究發現,石橋古法造紙工藝流程與明朝宋應星著《天工開物》記載的圖解基本一致。認定是漢代到唐代這一時期的造紙工藝,距今已有一千四五百年的歷史;明代李時珍所著《本草綱目》記述各地名紙:“蜀人以麻、閩人以嫩竹、海人以苔、吳人以繭、楚人以楮為紙”。而貴州少數民族苗族長期以竹、楮造紙,楮樹在丹寨石橋稱為構皮麻(構皮樹),是石橋造紙的主要原料。

  歷史上,因地處邊遠、交通閉塞,石橋白皮紙主要供給丹寨縣的讀書人使用,紙的銷量不大。石橋的手工造紙業長期處於個別生産,保證日常生活用紙和保留技藝的處境,造紙技藝也僅靠父輩或師徒之間的言傳身教,一代代地傳承下來。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機器紙的日益盛行,石橋白皮紙的市場也在不斷萎縮。“上世紀90年代,村裏幾乎沒有一戶人家造紙,古法造紙工藝瀕臨失傳。”提起10多年石橋手工造紙不景氣的歷史,王興武感慨萬千。

  眼看著這門古老的民間技藝要失傳,王興武決定打破傳統,1998年,王興武研發出用山上野花內置入紙張的彩色手工紙。2000年,他的彩紙被一位香港商人看中,以3元錢一張的價格簽訂了18萬元的訂單。

  “從幾分錢一張沒人要,到幾元錢一張,天壤之別。”王興武説,從那以後,石橋手工彩紙逐漸有了市場,石橋手工白紙也再次為世人所知。石橋紙有市場之後,王興武又帶領一批造紙藝人成立了黔山古法造紙專業合作社。2009年王興武開始收徒授藝,現在6位徒弟已全部掌握所有古法造紙工藝流程,並成為黔山古法造紙專業合作社高級技術指導員。

  目前,經過諸多能工巧匠的工藝改良和技術創新,石橋紙已能生産出花草紙、書畫紙、雲龍紙、凹凸紙、皺紋紙等九大系列100多款各色用紙,不同款式的紙張有的可以做燈罩、有的做裝飾、有的可以做書畫,其中最出名的石橋紙還是王興武生産的“迎春”紙,這款紙被國家圖書館和國家博物館指定為古籍修繕專用紙。目前,石橋村有30戶130余人常年生産石橋紙,其中,王興武、潘玉華、王啟光石橋紙“三大家”年産值約300萬元。今年24歲、剛大學畢業的王鵬舉説,石橋造紙已經融進了他的血脈,他12歲開始,他自己開始上手製作石橋白紙,大學期間還給班上40多位同學每人贈送了一本自家造紙坊製作的石橋筆電。

  貴州丹寨縣旅遊發展辦公室副主任韋士勇説,為了更好的傳承保護具有1000多年曆史的丹寨古法造紙,2004年起,貴州省對石橋古法造紙文化進行了挖掘整理,並於2006年成功將其申報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名錄,王興武申報為省級、國家級傳承人。2009年,丹寨縣又將石橋古法造紙作坊成功申報為國家級非遺生産性保護基地。近年來,貴州共投入2000多萬元用於石橋村的基礎設施建設、作坊群建設、民居修繕、老作坊修繕、環境治理、旅遊設施建設等;同時,引進韓懷彥、余建榮等人才提升石橋古紙品質、開發紙系列旅遊商品;另外,為促進石橋古法造紙與旅遊業互相促進,帶動村民增收致富,丹寨縣幫扶6戶農民發展農家樂、13戶農戶發展農家旅舍,成立石橋旅遊協會、培訓石橋村民等,發展丹寨旅遊産業。

  “隨著世人對石橋古法造紙越來越多的了解,不管是節假日還是平時都有遊客前來參觀、體驗丹寨古法造紙,2013年就有3萬餘名海內外遊客來到古橋村參觀,遊客成為石橋紙張的重要購買群體。”韋士勇説,古法造紙已成為石橋村民發家致富的重要手段。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