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5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6124點七年之癢:這個高點還會再來嗎?

  • 發佈時間:2014-10-16 08:43:24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天 陽

  7年前的今天,上證綜合指數上摸6124.04點,創出歷史新高。之後的7年裏,6124點成為很多人美好的回憶,也成為很多投資者永久的疼痛。那麼,在創下了歷史高點後的7年中,證券市場發生了哪些變化?那看似遙不可攀的6124點還會再來嗎?

  作為國民經濟的晴雨錶,談證券市場離不開宏觀經濟。7年來,我國經濟經受住了國際金融危機的考驗,保持了持續穩定的增長。近年來的經濟增速雖然有所下降,但是加大了改革的力度,著力於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著力於提高經濟增長的品質和可持續性,“中國經濟的新常態”仍然是確保證券市場發展的有力支柱。

  從證券市場本身來看,7年來,監管層通過不懈的努力完善制度建設、推進市場改革。

  7年間,監管層不斷完善市場最為關心的新股發行制度,多次進行改革,逐步形成市場各方都能接受的市場化發行制度,承諾儘快推出註冊制改革方案。同時,監管層加大力度打擊業績造假、虛假披露、內幕交易、操控市場等違法違規行為,處罰了一批違規公司和個人,極大地凈化了市場環境,保護了廣大投資者的合法權益,制度的完善是新一輪牛市的基礎。

  2009年創業板推出,多層次市場建設邁開大步。5年來,創業板總市值規模已經接近2萬億元,日均換手高達4.55%,截至2014年8月31日,共有387家上市公司在創業板掛牌上市,創業板公司總股本達到1025.38億股,為2009年創業板開板當年的29.6倍。創業板指數自推出以來漲幅逾50%,成為近幾年市場中靚麗的風景線,創業板的活躍符合我國經濟轉型升級的大思路,既使創業企業獲得寶貴的資金支援,又使二級市場投資者獲得了盈利。之後,融資融券、股指期貨的推出,改變了市場單邊市格局,使得投資者增加了盈利的渠道,全國股轉系統的成立使得多層次市場建設初步成型。

  不斷充裕的資金是推動A股上行的動力。7年前,以公募基金為主流的機構投資者已經逐步成為市場的主導力量。7年來,監管層不遺餘力地大力發展機構投資者,公募基金繼續壯大,各類私募基金走上前臺,社保基金、保險基金加大入市力度,海外資金躍躍欲試,QFII、RQFII額度連續增加。機構投資者持倉數量和比例都在不斷加大,以創業板為例,最近三年,機構投資者持有流通市值的份額從2009年的3.56%一路上漲至43.20%。即將開通的滬港通,更是有望為A股市場帶來持續的新資金。

  7年前股指之所以能上6124點,主要得力於大藍籌給力,現在股價不過5元多的中國石化,7年前曾接近30元,現在股價3元多的工商銀行,7年前曾到過9元;同樣,近年來的熊市,也與藍籌的集體低迷密不可分。現在,傳統藍籌築底基本成功、創新升級先行、新藍籌逐步崛起,混合所有制改革為市場提供強勁驅動力,行業並購重組成為市場不竭的熱點。

  因此,筆者認為,A股市場將會形成新一輪牛市的節奏:指數也許不會暴漲,但市場會更規範更活躍,財富效應會增強,昔日的“牛短熊長”或讓位於“慢牛行情”、“長牛行情”。

  (原標題:今日視點:6124點七年之癢:這個高點還會再來嗎?)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