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只看預期收益率?當心有水分

  • 發佈時間:2014-10-16 07:36:57  來源:廣州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銀行理財市場分化成四大陣營 産品各有特色

  隨著銀行理財産品成為家庭資産配置的首選産品,不同類型銀行的理財産品也越來越豐富,各有特色。記者了解到,國有大行保本産品多、股份制銀行高收益産品多、外資行結構型産品多,而城商行則會不定期推出高收益産品。理財師表示,了解不同銀行的産品特色,是選擇合適産品的基礎。在選擇産品的時候,仍需要從自身風險承受能力和流動性要求等入手進行理性選擇,不可只看預期收益率。

  專題文/記者李震

  特色1

  國有大行愛發保本型産品

  更適合穩健投資者

  經常購買理財産品的市民張小姐告訴記者,儘管五大行(工農中建交)的理財産品收益不高,但經常可找到保本型的産品,這對於不想承擔風險的投資者而言,就比較合適了。

  以9月數據為例,普益財富統計顯示,9月全國商業銀行共發行保本型産品890款,佔比約17.71%,保證收益型産品719款, 佔比為14.31%,兩者合計佔比超過30%。“預計這些保本或保證收益的産品有超60%是四大行發行的。由於四大行的網點數量佔有優勢,因此在理財産品的策略上選擇了穩,一方面儘量發行保本型的産品,另一方面也選擇了走量的策略,理財産品的整體收益在市場中不高。”一位資深銀行理財師表示。

  來自普益財富的二季度數據顯示,國有大行理財産品發行數量佔當季度總量的比例為24.01%;而發行能力排名前五的全國性銀行依次為交通銀行建設銀行工商銀行中國銀行招商銀行,其中前四個均為國有大行。

  理財師建議:

  不喜歡風險的投資者可選擇國有大行理財産品,需要注意的是,一是要看清楚産品的合同是否保本或保證收益;二是不可輕信理財師的口頭承諾。

  特色2

  股份制銀行高收益産品多 通常非保本

  股份制銀行已經成為理財産品市場最大的發行主體。數據顯示,二季度股份制商業銀行理財産品發行數量為5798款,市場佔比為32.62%;高於其他銀行。

  然而,股份制銀行較多,其産品也參差不齊;不過總體而言,股份制銀行推出的高收益産品比較多。記者了解到,平安銀行興業銀行浦發銀行華夏銀行等多家銀行是比較多推高收益産品的銀行。

  以10月14日市場上的理財産品為例,浦發銀行一款365天期限、起點為5萬元的非保本浮動收益型産品,預期年化收益率高達6.3%;平安銀行一款期限為60天、起點同樣為5萬元的産品,預期年化收益率也為5.6%。這些都高於上周的市場平均預期收益率5.2%。

  需注意的是,股份制銀行産品大部分是非保本浮動收益型的。

  理財師建議:

  在看到高收益的同時,仍要看清楚風險等級,高於三級風險(一般是五級,一級最低,五級最高)的産品需要特別謹慎。

  特色3

  外資行結構型産品多 收益“冰火兩重天”

  和中資行相比,外資行更喜歡推結構型理財産品。有外資行理財師表示,結構型産品的好處是不管市場是漲還是跌,都有可能獲得較高的收益;但前提是對市場大勢判斷準確。

  自2007年結構型理財産品從國外引進國內以來,由於産品推出時間不對或對市場判斷失誤而導致的産品巨虧事件還是比較多的。不過,目前超過90%以上的結構型産品都是100%保本的,剩下的也有90%保本。這就減少了投資者的風險,避免減少了本金的損失。

  相比固定收益型産品,結構型産品的好處是預期收益率高。比如目前,固定收益産品中預期收益率超過6%的産品很少,但大部分結構型産品的預期收益率卻高於6%,甚至高於10%,令投資者非常“眼饞”。但這些結構型産品實現預期收益的情況卻存在“冰火兩重天”,有的實際收益為零,有的實際收益率也可以高於10%。

  銀率網分析師認為,保本並不代表“低風險”,尤其是對於結構性理財産品,複雜的收益結構設計、到期收益的波動性等因素都決定著這類産品不能簡單地靠“保本”就歸為低風險産品,認為其適合普通低風險承受能力的投資者。

  理財師建議:

  投資者在購買結構型産品時,投資者應做到以下幾點:第一,要有正確的風險意識,在看到産品最高預期收益率的同時,也要看到最低預期收益率,兩個收益率水準都有可能是最終的收益水準;第二,要有一定的風險承受能力,投資者要根據自身的風險偏好和風險承受能力選擇適合自己的産品;第三,投資者要有一定的與産品掛鉤標的相關的投資經驗。

  此外,投資者在購買時,最好是作為資産配置的一部分,利用部分資金進行投資,分散風險。

  特色4

  城商行破“6”産品不鮮見 需注意風險

  作為理財産品的第四大陣營,激進的城商行受到越來越多投資者的關注。普益財富數據顯示,二季度,全國城市商業銀行理財産品發行數量佔比為31.79%,已超過國有大行,發行量僅次於股份制銀行。

  記者了解到,由於城商行攬儲衝動大,其發行的理財産品收益率會比較高,通過高息攬儲的做法普遍存在。以10月14日為例,預期年化收益率在6%以上的産品超過95%是城商行發行的。

  多位業內人士表示,城商行理財産品大躍進及高收益的背後有無奈的原因。由於城商行在品牌和網點方面都存在天然劣勢,並且在跨區經營尚未開閘的背景下城商行再也無法通過地域擴張路徑實現存貸款的猛增,非常擔憂存款資源被其他大行搶走,也只能借助高收益理財産品吸收存款緩解攬儲壓力。此外,一些城商行也將高收益理財産品定位為一種行銷的新工具。

  理財師建議:

  城商行由於網點較少,同時高收益産品背後也可能隱藏著一些風險,比如産品更多的投向信託、房地産等領域,需要投資者特別注意。一般這些高收益産品都是非保本浮動收益型的,需要注意風險。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