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8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廣告詞中的轉基因之爭

  • 發佈時間:2014-10-16 02:31:23  來源:新京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專欄

  轉基因與否的爭論,早已超越了純粹的科技領域,已然成為一個商業問題乃至政治問題。在科學上有明確結論之前,不應該讓這樣的爭議影響到科學研究。

  假如我們看到這樣的廣告——“我們生産的奶粉不含三聚氰胺”,“我們生産的食用油不含地溝油”,或是“我們生産的月餅是今年的”,我們最多就是笑一笑,不置可否,然後繼續感慨中國的食品安全問題實在太嚴重了,連這些最基本的生産標準竟然也可以拿出來當廣告吹噓了。

  但是面對“我們不含轉基因成分,我們更健康”這樣的廣告詞,我們會有什麼反應呢?這些年來,圍繞著轉基因食品的爭論已經從科技、經濟、政治領域延伸到了廣告領域。據新京報10月15日報道,繼10月9日央視廣告經營管理中心發佈微網志稱,禁止使用不含轉基因成分以及效果更好更健康這類誤導性的廣告詞,近日農業部新聞發言人也稱,把“非轉基因”作為賣點的炒作行為,違反了廣告法等相關法規。

  “非轉基因更健康”屬惡意貶低

  一般明星傳出緋聞時,許多人便猜測這可能是炒作,該明星可能要出新電影或是復出了,而緋聞本身到底是真是假並不重要。此次農業部發言人使用“炒作”這個詞,大概也是這個意思——商家可能並不在意非轉基因食品是否真的更健康更安全,而只是為了製造噱頭,以抬高非轉基因食品的方式,變相貶低轉基因食品的品質,以吸引更多消費者。這的確涉嫌違反《廣告法》中“廣告不得貶低其他生産經營者的商品或者服務”的條款。

  然而,問題可能沒那麼簡單,比如我們經常會見到航空公司打出這樣的廣告詞——“飛機更快更安全”。潛在意思很清楚,就是“貶低”其他交通方式。但是我們一般不會覺得這樣的廣告有什麼問題,因為常識告訴我們,飛機的確要比火車汽車更“高大上”。廣告法也不把這種“合理的比較”當做“惡意貶低”,因為的確有切實的研究結果支援飛機速度更快安全性更高的結論。

  那麼“非轉基因更安全更健康”的問題出在哪呢?主要原因便是這種説法並沒有得到科學驗證。目前並沒有廣泛接受的科學研究表明轉基因食品在營養方面存在危險。當然,目前似乎也沒有科學結論可以確保轉基因食品沒有長期的危險性。但是就像我們不能將“我不保證你明天還能活著”等同於“你今天已經死了”,科學上不能確認一樣東西的安全性,並不等於這樣東西就是危險的。

  確保轉基因言論場的豐富性

  假如我們同意禁止在廣告中使用類似“非轉基因更健康”的話,是否意味著其他言論場域也不能使用同樣的説法?例如某知識分子寫文章支援這種觀點,法律也可以禁止發表此類言論?農業部新聞發言人説,此類廣告詞“加劇了公眾對於轉基因技術的恐慌情緒”。發表和廣告詞觀點相同的言論也有加劇公眾恐慌的效果,是否也要禁止呢?

  商家做廣告與個人發表言論有本質的區別,前者是受管制的言論場域,因為廣告言論有相對方,也就是消費者和商家的競爭對手,這兩者權利的邊界就是商家廣告言論的邊界。但是個人面對的卻是相對開放的言論場域,除了涉及具體個人和極少數情況下,個人言論不應為言論的內容受到限制。因此同樣是“非轉基因更安全”這樣的話,商家不能放在廣告上,卻不能禁止個人寫在文章裏,發到微網志微信上。

  實際上,科技本身也是一個開放的場域,基於非科學和倫理的原因反對和干涉科學研究,不利於科學發展,不利於人類福祉。例如,現在有關人類基因研究的論文經常發表在最權威的學術雜誌上,但前蘇聯一度禁止開展此類研究,使得蘇聯的人類基因學研究一度銷聲匿跡。

  轉基因與否的爭論,早已超越了純粹的科技領域,已然成為一個商業問題乃至政治問題。在科學上有明確結論之前,不應該讓這樣的爭議影響到科學研究。

  總而言之,凈化“非轉基因”廣告的同時,也要確保轉基因言論場的豐富性,這才是真正有利於轉基因科研事業發展的做法,才是真正根除民眾恐慌的週全之策。

  □葉竹盛(專欄作者、法學博士)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