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綠滿山嶺 致富千萬家
- 發佈時間:2014-10-15 05:29:27 來源: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秋收季節,河北臨城縣林果飄香。而在眾多林果中,最為出眾的就是那漫山遍野的薄皮核桃。曾在臨城“核桃王擂臺賽”中獲獎的中羊泉西村綠泉薄皮核桃專業合作社農民馮玉山對記者説:“薄皮核桃就是我們的致富産業,合作社千畝基地已經到了盛果期,平均畝産達到300斤,每畝純收入能達到4500元。”
在臨城,依靠核桃種植致富的遠非馮玉山一個合作社。縣委書記宋向黨説,目前臨城核桃栽種面積已達27萬多畝,全縣每人平均擁有1.32畝,年産量1600萬公斤,並形成了完整的産業化發展鏈條,僅核桃果品銷售就達4.32億元。臨城還先後榮獲“中國優質薄皮核桃産業龍頭縣”、“中國薄皮核桃之鄉”等稱號。
以標準化促進規模化
臨城是河北中南部一個人口小縣,由於地處太行山東麓,域內面積多為荒山野嶺。為改變這種狀況,當地決策者樹立了“生態立縣”的戰略發展思路,以林果産業的發展帶動生態改善和農民增收。
臨城通過與中國農大、河北農大等單位開展技術“聯姻”,採取標準化發展手段,大力開發薄皮核桃産業。一是加大研發力度,創建了薄皮核桃産業研發中心,培育出“綠嶺1號、2號”等多個薄皮核桃新品種;二是實施標準化生産管理,依託河北省核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制定了省級核桃種植技術標準,在全縣實施規劃、苗木、管理、技術、品牌、銷售“六統一”標準化管理,保證産品綠色無公害。
目前,核桃種植已遍佈臨城全縣8個鄉鎮、100多個村,種植面積達到27.8萬畝,其中薄皮核桃18.6萬畝,成為我國北方最大的優質薄皮核桃生産基地。
以工業化帶動産業化
核桃全身都是寶,核桃殼可以研製活性炭,核桃仁可以做核桃乳,提煉完核桃油還可以再做核桃蛋白粉,發展産業化前景非常可觀。為了推進核桃産業由普通種植業進入産業化,臨城對核桃深加工項目實行貸款財政貼息,引導綠嶺、綠蕾、仙源等企業新上了核桃深加工項目,實現了農民增收、企業增利、政府增稅。
河北綠嶺莊園食品有限公司是我國規模最大、科技含量最高的核桃系列産品的研發、加工、銷售為一體的公司。該公司投資3.2億元建設核桃深加工基地。目前,已建成核桃系列産品生産線9條,其中5條投産達效,生産核桃乳、核桃奶片、核桃油、核桃肽、核桃膠囊等6大類20多個産品。該項目全部投産後年可加工核桃原果3萬噸,年銷售額20億元,利稅1.6億元,為社會提供3000個就業崗位,化解了整個邢臺市“百里百萬畝核桃産業帶”所産核桃的銷售問題,有效拉動河北省太行山區千里千萬畝核桃産業帶的形成。
以産業化推進城市化
核桃産業化給臨城帶來的變化是巨大的。這一點首先體現在人氣上。現在臨城縣全縣直接從事薄皮核桃生産的群眾達3萬多人,間接從事加工、運輸、銷售等行業的2萬多人。僅綠嶺公司一家,不僅有300多名正式員工,同時日均雇傭周邊村閒散勞動力2000余人,季節總用工20000余人次,還帶動周邊種植核桃的個體戶每人平均增收5000元以上。
核桃産業還帶動了運輸、包裝、旅遊等産業的迅速發展。以旅遊業為例,臨城以綠嶺、綠蕾、藍天城外人家核桃種植基地為中心,建成了綠廊綠道一期42公里自行車環線,打造了綠色騎行專用道,將核桃園、蘋果園、玫瑰園、櫻桃園、草莓園和中華壽桃園串接起來,營造形成“人在園中走、車在林中行”的獨特休閒健身景觀。
核桃産業更推進了臨城的城鎮化進程。在城裏,數千名在企業打工的農民身份發生轉變,購房定居,成為了新市民。更令人欣喜的是在上百個核桃村裏,富裕起來的農民相繼建起了新民居單元樓,閆家莊、南溝村等規模種植核桃村還被評為“省級生態文明村和生態觀光農業旅遊示範點”。
文/本報記者 雷漢發 通訊員 楊美婷 楊富強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