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月球並非一顆死星

  • 發佈時間:2014-10-14 01:30:00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科技日報訊 美國科學家開展的最新研究認為,最近一次岩漿噴發到月球表面發生在距今不足1億年以前,比此前推測的時間要晚近10億年。如果這一發現得到證實,將意味著月球內部在放射性元素作用下可能至今都還保持得熱乎乎的。

  關於月球起源的一種説法是,45億年前,地球與一個火星大小的天體相撞,産生的碎片形成了月球。這個激烈的誕生過程也讓月球表面在好幾億年時間裏都處於熔化狀態。即使後來地殼凝固,岩漿仍會定期噴發到月球表面,冷卻後留下被稱為“月海”的大片玄武岩平原,用肉眼遙望月球便可看到這些暗黑色的區域。直到大約30億年前,噴發活動才基本停止,最近的火山特徵可追溯到大約10億年前。

  不過,通過分析美國航空航太局(NASA)“月球勘測軌道飛行器”發現的數十塊小面積岩石地層,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莎拉·布萊登帶領的研究團隊認為,它們是在不到1億年前由熔岩留下的——從地質學角度來説,這也就是一眨眼的功夫。

  2009年就已入軌的“月球勘測軌道飛行器”擁有鷹一般的銳利眼力,能夠辨出月球表面直徑50釐米的微小細節。據《新科學家》雜誌網站10月12日報道,布萊登的團隊從其拍攝的圖像中篩選出70個與周圍環境差異明顯的區域,其中大部分都是科學上的“新面孔”。

  這些所謂的不規則月海斑塊寬度不到5公里,分佈在月球近地面一片面積較大的月海內。地層結構分為兩層,上面是光滑的暗黑色岩石,下面的岩石則更為粗糙。布萊登説,這可能是因為最先噴發出的熔岩形成了一層粗糙的外殼,然後被光滑的熔岩流覆蓋了。

  與周圍環境相比,這些不規則斑塊更像是“新鮮出爐”的,這表明它們受太空岩石的影響不超過1億年。布萊登説,如果真是這樣,那麼“月亮在近期歷史上的活躍度超出了以往想像”。

  “火山活動的年代更近,意味著噴出的岩漿更多、岩漿的溫度更高或岩漿的深度較淺,也或者上述情況都有。”她説。引起噴發的熱量可能來自地球的引力,也可能來自月球內部放射性元素的衰變。

  但布朗大學的彼得·舒爾茨另有解釋:月球深處的岩漿産生的氣體透過裂縫逸出,並偶爾爆發到表面。他認為,這種“釋放氣體”活動發生的時間比布萊登估計的火山活動還要近,在距今不到1000萬年前,一塊寬度3公里、名為“艾娜(Ina)”的不規則月海斑塊就是因此形成的。

  舒爾茨説,這兩種解釋都表明“月球並非一顆死星”,“我們需要探訪這些區域,以了解發生過什麼,或者有什麼還可能發生”。

  (陳丹)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