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實體經濟自發去杠桿意願在增強

  • 發佈時間:2014-10-13 10:01:28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企業借貸意願,是反映企業債務杠桿變化的重要先行指標。據中國人民銀行今年三季度銀行家問卷調查結果,本季貸款總體需求指數為66.6%,較上季度下降了4.9個百分點,企業借款意願創出2004年開始這項調查以來的最低點,表明實體經濟自發去杠桿意願增強。

  處於後國際金融危機的治理期間,實體經濟去杠桿不可避免。為應對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巨大衝擊,在4萬億經濟刺激政策帶動下,我國實體經濟進入了加杠桿過程。從2009年至2011年,我國累計新增人民幣貸款25.01萬億元,比2002年至2008年六年間累計新增人民幣貸款的總和還高出4.09萬億;社會融資規模累計40.76萬億元,佔2002年至2011年累計社會融資規模的58.9%。央行監測的5000戶企業,整體資産負債率從2000年末的57.8%上升至2012年11月末的61.8%。另據中國社科院金融所的研究報告,2012年末我國非金融企業部門債務總額相當於GDP的125%左右,遠高於發達國家企業債務50%至70%的平均水準。雖然實體經濟加杠桿有效平抑了國際金融危機的巨大衝擊,但也應該看到,由於當前我國宏觀經濟內生增長動力疲弱,必然導致企業債務增長受限,而實體經濟去杠桿過程將不可避免,否則恐將觸發是資産價值崩潰並導致債務危機爆發的明斯基時刻。

  當前我國企業自發去杠桿意願有所增強,有大致五個方面的表現。一是整體貸款需求下降。無論製造業還是非製造業,也不管企業規模大小,本季度貸款需求指數環比上季度均出現不同程度下降。貸款需求下降,是宏觀經濟運作順週期的重要表現。在經濟增速下行期間,收益率變化將引發全社會資産價值重新調整,估值中樞下降,減少全社會整體投資意願。二是非信貸社會融資增長放緩。8月我國社會融資規模比上年同期少6267億元;其中,委託貸款、信託貸款、未貼現銀行承兌匯票分別同比少增1187億元、1724億元和4168億元。雖然影子銀行治理影響到社會融資規模增長,但實體經濟自發去杠桿意願增強也是個不容忽視的重要因素。三是企業財務負擔加重。據《中國經濟景氣月報》,今年1至6月,我國工業企業財務費用同比增長16.5%,高出同期主營業務收入增速7.9個百分點;其中,利息支出同比增長11.2%,較上年同期提高6.2個百分點。8月末,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應收賬款101519.3億元,同比增長11.3%;産成品存貨36810.9億元,增長15.6%。在市場銷售不暢情況下,企業財務負擔將進一步加重。四是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下降。今年9月,我國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4%,環比上月回落0.4個百分點。8月,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名義增長11.9%,較7月下降0.3個百分點。五是總需求出現收縮跡象。三季度以來,我國固定資産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增長均出現放緩之勢;同時,8月工業生産者出廠價格環比下降0.2%,生産者購進價格環比下降0.1%,顯示工業品市場需求依然疲弱。這些數據明白無誤地告訴我們,隨著市場對我國宏觀經濟增長潛力的再確認以及對債務過度增長危害的再認識,企業已在自發去杠桿,減少業務擴張支出,降低債務負擔。而這也是當前一段時間我國宏觀經濟刺激政策邊際效應遞減、政策效應期持續縮短的重要原因所在。

  後國際金融危機時期的經濟治理方向,將不可避免從經濟刺激政策向常態宏觀經濟調控轉變。但是,即便宏觀經濟由刺激式增長回歸內生增長路徑,也無法避免經濟增速回落的過程。儘管如此,我們也同時該看到,我國消費結構升級、科技創新驅動、環保發展的空間依然很大,未來繼續保持相對的中高速增長完全可期。關鍵還是要依靠加快改革釋放紅利,推進簡政放權激發民間創業與創新熱情,從而實現經濟結構順利調整,培育並形成新的內生增長動力。

  相信宏觀經濟經過一年左右時間的調整,將逐步恢復增長動力。(作者係經濟學博士,財經評論人)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