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破解農業創新創業的資金困境

  • 發佈時間:2014-10-13 06:14:26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①天津博納艾傑爾科技有限公司員工在做試驗。

  ②寧夏西部綠谷節水技術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在調試設備。

  ③成都昌盛鴻笙食品有限公司車間一角。(資料圖片)

  歷時一年多,參與企業達1700多家的第二屆中國農業科技創新創業大賽9月下旬決出了勝負。大賽期間,《經濟日報》記者赴多地採訪部分參賽企業,採集創新創業者的故事,傾聽政府和投資機構的心聲,記錄下了這次全國最大的農業科技創新創業“擂臺”的故事——

  資金引發的危機

  記者在成都、寧夏、天津三地採訪時,聽到了幾個“驚險”故事:

  成都昌盛鴻笙食品有限公司自主研發了全國糧食類企業中唯一一條能篩除黃麴霉素的自動化生産線。可有一年,因為某家供貨商提供的包裝袋密封不合格,價值150多萬袋的玉米粉被迫兩個多月堆在倉庫。因為現貨遲遲賣不完,無法繼續生産,直接給公司造成500多萬的經濟損失,這對一家發展中的農業科技企業來説,簡直是一次沉重打擊。“如果當時有足夠的週轉資金就好了!”公司董事長劉青山至今還心有餘悸。

  在寧夏吳忠市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的一片棗園裏,寧夏西部綠谷節水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杜超告訴記者,去年他們發明瞭一種新的智慧灌溉技術,在這片棗園做灌溉試驗。新技術推廣要通過大面積作物種植、培育、觀察、記錄等環節的農田實驗。隨著招工成本上升,前期資金缺口非常大,項目一度中止,險些讓這項先進技術夭折。

  天津博納艾傑爾科技有限公司從事藥及食品檢測技術研發,産品已打入國際市場。可是,就是這樣一家註冊資金1800多萬的高科技企業曾經卻因為流動資金不足,眼睜睜地與一個前景極好的色譜柱生産項目失之交臂。“設備投入與前期研發一直是負債運作,加上銷售渠道難以把握,代理商一旦積壓貨物,虧損便是家常便飯。”董事長梁萍道出了不少企業的痛心之處。

  不同的危機故事,卻反映出同一個問題,那就是農業創新創業,不單需要好技術,還需要活資金。融資難、融資貴成了一大批農業科技創新創業者面前的攔路虎。

  “有緣人”的相會

  中農科創資産管理有限公司是這次大賽的承辦方,也是大賽定向基金的管理者。在2010年首屆大賽中,他們做出了向大賽的最終獲勝者提供最高5000萬元的捆綁風險投資,最終實現投資近億元的承諾。而實際成績比這個承諾還要好,中農科創董事長李驥介紹説:“第一屆投了4000多萬,股東一共跟投了8000多萬,其他機構跟投兩個多億。”

  一方是求“資”若渴的農業企業,一方是求“新”心切的投資者,借助大賽這個平臺相遇碰撞,立刻燃起了火花。可在實際的市場環境中,兩方“有緣人”卻總是容易錯過。李驥坦言:“農業企業以前跟資本離得非常遠,儘管現在大家的關注熱點慢慢向這方面移,宏觀趨勢非常好,但要投資具體項目仍然很難。比如農業企業要上市,就存在生物資産的認定等技術和細節的問題。這些問題導致大家在對接過程中存在很多障礙。”

  相比工業企業,農業企業更容易受到環境、氣候等因素的影響,價格波動大,投資週期長。這些因素往往讓投資者産生了遲疑。然而,農業投資的熱度卻不斷升溫。這種升溫與國家政策環境緊密相關。《全國現代農業發展規劃(2011—2015年)》指出,在工業化、城鎮化深入發展中同步推進農業現代化,是“十二五”時期的一項重大任務,同時強調引導社會資本投入農業。相關部門也出臺了一系列促進金融支援現代農業發展的政策。

  與此同時,科技部管理的科技計劃不斷增加向農村農業領域投入,“十一五”期間比“十五”期間投入增加了近三倍。2013年,中國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55.2%。我國科技特派員創業服務隊伍日益壯大,已超過72萬人,這批職業農民先鋒隊將進一步推動我國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和推廣。農業中科技含量日益增加,降低了農業制約因素,釋放了農業發展潛力,也讓更多的投資者放下了遲疑,中國農業科技創新創業大賽更是搭建一個平臺,讓“有緣人”相會。

  永不落幕的探索

  西部綠谷最終獲得初創組二等獎的好成績。公司董事長杜超高興地説:“通過比賽,我們已與三家投資機構初步達成了兩三千萬元的投資協議。”獲得成長組三等獎的昌盛鴻笙也是收穫滿滿。記者在頒獎現場再次遇到劉青山,穿著印有自家企業名字的翠綠色T恤的他,正活躍地和他人交換名片。“我們已經和投資機構簽協議了!”此時的劉總比初見時顯得更加自信。博納艾傑爾也在比賽中獲得了很多合作資源。不光是他們,最終勝出的18家企業有望獲得50萬至上億元的投資。

  “在這個平臺上形成的項目資源向社會開放。”李驥説,他們就是想通過這樣一個活動,通過投資的標桿和示範作用,動員更多社會資本進入農業。與首屆相比,這次比賽專門設立了訓練營,培訓農業企業怎麼運用資本為自己服務。“我們高興地發現,剛參賽時,一提到資本,很多參賽者都不太懂,可到最後進行投資談判時,他們的資本知識越來越豐富,判斷能力也越來越強。”李驥説。

  科技部農村中心副主任吳飛鳴介紹説,這次大賽分賽區設置從首屆的2個增加到5個,選取北京(華北片)、深圳龍華(華南片)、陜西楊淩(西北西南片)、山東壽光(華東片)、安徽銅陵(華中片)等作為分賽區,充分發揮地方政府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大賽成立評審綜合專家庫,由技術專家和投資專家組成,按照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對參賽企業進行評審,每輪評審結果都在大賽官網上進行公示。

  科技部副部長張來武表示,大賽雖然結束了,但對創新品牌的培育才剛剛開始。科技部將聯合各方力量,努力打造“永不落幕”的農業科技投融資平臺,繼續探索政府支援和專業化服務之間的有效銜接,探索天使投資、風險投資等社會資金投入創新的新機制,調動廣大科技人員和創業者面向“三農”的創業熱情,讓最具發展前景的初創企業順利孵化,讓最具成長性的企業加速發展。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