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5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破霧霾之患要打“組合拳”

  • 發佈時間:2014-10-13 06:13:29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前幾日,一輪區域性污染襲向華北多地。“大霧迷城”的困擾和對藍天白雲的期盼,再次成為百姓熱議的話題。

  霧霾天氣不是憑空“跑”出來的,它的出現有著複雜的現實和歷史原因,既與我們長期以來的粗放式發展方式有關,與工業燃煤和汽車尾氣排放有關,也與當下特殊的季節氣候條件、生産消費習慣以及環保意識密不可分。據京津冀環境氣象中心分析,這次霧霾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京津冀地區處於無風、高濕的環境中,污染物快速積聚;同時,北方地區進入秋收季節,部分省市秸稈集中焚燒,更加重了霧霾。可見,面對頻頻來襲的“壞天氣”,怨天尤人和無動於衷都是不足取的,也是沒有用的。只有各地各部門各行業都積極行動起來,齊心協力打“組合拳”、對症下藥消除霧霾的肇因,才是解決問題的正確邏輯,也才能真正構築起防霧霾的“銅墻鐵壁”,早日破解“心肺之患”。

  打“組合拳”,需從生産、消費等各環節入手。在生産環節,要加快轉變生産方式,堅持有扶有控,淘汰落後産能,抑制高耗能、高污染行業的野蠻生長;提高秸稈收集、處理能力,加大開拓綜合利用項目,鼓勵秸稈再利用技術。在消費環節,要提倡綠色消費、環保消費,利用經濟、法律、行政等多種手段、多種途徑,讓人們少開車,多坐公共交通工具,減少汽車尾氣的排放,降低對空氣的污染。能不能自覺做到綠色出行?能不能實行無紙化辦公,自覺做到少用一張紙?能不能出門關燈關空調,自覺做到少用一度電?扭轉大氣惡化的趨勢,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

  減少排放,光靠説教是不行的。改革生態環境保護管理體制,建立和完善嚴格監管所有污染物排放的環境保護管理制度,完善污染物排放許可制,實行企事業單位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制度,是重中之重。同時,污染無地界,環境治理不能靠一省一市“單打獨鬥”,而必須聯手行動建立聯防聯控機制。應認真總結國內外的治理經驗,在全國建立健全統一規劃、統一監測、統一監管、統一評估、統一協調的區域大氣、河流污染聯防聯控工作機制。

  其實,在治理霧霾上,過去兩年我們是取得了很大成效的,華北多省市的霧霾狀況總體來看有所緩解。其中一個重要經驗就是堅持打“組合拳”。此次捲土重來的大範圍重度霧霾再次警示我們:治霾緊迫而又艱巨複雜,絕非一朝一夕之功,不能寄希望於“快刀斬亂麻”,不僅需加大打“組合拳”的力度,還要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在高度重視中持續發力,久久為功。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