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3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阻攔P2P健康發展五大門檻待去除

  • 發佈時間:2014-10-12 16:25:10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北京10月12日電(記者吳雨)我國P2P網貸起步較晚,但發展迅猛,已成為全球最大P2P網貸市場。可在其風生水起的背後卻是亂象叢生,平臺跑路事件頻發。專家指出,目前阻攔P2P行業健康發展的五大門檻亟待去除。

  最新發佈的《中國P2P網貸發展與評價報告》顯示,2013年可統計的P2P網貸平臺出現經營困難、倒閉或跑路的事件高達74起,佔平臺總數的11%,超過之前所有年份總和的3倍。

  這份由中國社科院金融所和中國證券報、金牛理財網聯合發佈的報告還指出,隨著我國網路金融的不斷發展,我國P2P的本土化運營過程中已出現諸多水土不服現象。信用體系不健全、監管主體不到位、組織結構存缺陷、風險管理簡單化、資訊安全無保障等五大因素是目前制約P2P健康發展的主要問題。

  “由於尚未建立統一資訊查詢和審核系統,各家網貸平臺借貸資訊無法互通,影響貸款效率和品質,甚至出現一人多貸、註冊多賬號騙貸的情況發生。”中國社科院副院長李揚在2014首屆中國網貸論壇上説。

  目前,中國人民銀行已將小貸公司與融資性擔保公司納入完善徵信系統的監管對象中,但P2P網路借貸卻未納入監管範疇。由此可見,與P2P網貸借款平臺迅速發展不匹配的還有監管主體不到位。

  中國人民銀行明確表示P2P平臺不由其監管,而今年4月,銀監會對P2P行業也只出臺四條“紅線”,規定P2P不能做什麼,比如不得提供擔保,不得搞資金池,不得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等。但行業準入門檻是備案制、牌照,還是負面清單監管等重要問題卻依然沒有定論。

  “迄今為止,國內對於P2P的定義、準入、資訊披露等都處於立法空白地帶。”李揚説,放任自流的監管,使得網際網路金融本來可以非常有效地推進金融改革,現在卻遇到很大障礙。

  投哪兒網CEO吳顯勇認為,網貸平臺所獲得的發展機遇,在一定程度上是繞開了監管所獲得的。“但歸根到底,P2P這個行業還是要在監管與規範的框架下才能發展壯大,而自律顯得更為重要。”

  但是,目前內控和自律方面做得並不盡如人意。國內大部分P2P網貸平颱風險控制手段僅僅停留線上下徵信,尚未建立起風險的量化指標體系和風險的動態評估系統;不少平臺內部組織結構存在缺陷,甚至沒有設立風險評估或者法律合規部門。

  此外,《中國P2P網貸發展與評價報告》還指出,不少網貸平臺的IT系統不牢靠,導致投資人資訊安全無保障。2012年以來,大量的P2P網路融資平臺客戶資料被洩露,這些洩露出去的資訊也成為駭客的攻擊對象。

  專家建議分類處理,明確職責,相關部門協作,加大監管力度。

  “依託網際網路做的金融活動和純粹網際網路交易不一樣,金融行業有其特殊性。”李揚指出,“網際網路金融的監管需要多部門協作,基於網際網路特性發掘出金融的風險點,推出相應的風險管控措施。”

  在報告發佈的同時,還發佈了P2P網貸評價體系。南開大學國家經濟研究院副院長劉瀾飚認為,網貸評價體系對於監管政策出臺大有裨益,不僅有利於投資者掌握P2P平臺的經營情況和風險控制水準,還可為監管部門提供可靠的依據,並有利於引導P2P行業規範運營,加強自律。

  “亟待解決一系列問題的P2P行業或將迎來更深刻的變革,面臨新一輪的洗牌,還未做好調整準備的平臺只能選擇退出。”劉瀾飚説。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