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北京中小學叫停校訊通 每月收取家長10元話費引質疑

  • 發佈時間:2014-10-12 09:45:17  來源:北京青年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北京市中小學全面叫停校訊通

  每月收取家長10元話費引質疑 市教委稱叫停是為規範公辦學校代收費

  

  

  學校通過校訊通給學生家長髮送資訊

  在本市中小學運作七年之久的校訊通,將陸續退出中小學市場。北京青年報記者昨日從市區兩級教育行政部門了解到,近日,本市下發了《關於2014年北京市進一步規範教育收費工作的意見》,其中提出,學校、幼兒園不得為“校訊通”辦理提供便利條件,此舉是為了進一步規範公辦學校代收費行為。

  家長昨日突然接到叫停通知

  “您好,家長,接上級通知,即日起停止使用校訊通。”昨天上午,朝陽區某中學家長收到一條來自學校的群發短信,被告知從入學以來就一直使用的校訊通停止使用。“孩子入學第一天,老師就讓家長都加入這個校訊通,方便學校和家長聯繫,怎麼突然間又不讓用了?”隨後,北青報記者又陸續從部分中小學學校獲得消息,校訊通確實面臨叫停的命運。

  近日,本市下發《關於2014年北京市進一步規範教育收費工作的意見》,其中提出,為了規範公辦學校代收費行為,學校、幼兒園不得為“校訊通”辦理提供便利條件。

  10月8日,朝陽區教委已經給朝陽區所有中小學下發通知,通知中指出,學校為商業機構入校辦理校訊通等提供便利行為屬違規情況,正在使用“校訊通”的學校要及時進行整改,即日起通知家長停止使用。

  2007年本市開始在中小學推廣校訊通

  本市中小學普遍使用的校訊通興起于2007年,推廣開始至今,都是以學校可以自願選擇使用為原則,一位小學校長回憶,當時,校訊通的出現確實給學校帶來了很大的方便。

  北青報記者了解到,校訊通業務主要是為學校和家長搭建一個溝通的平臺。功能包括兩大部分,一是通過互動短信,學校及時發送學校通知、傳達學校指令、進行短信調研和回訪,同時,教師可將學生在校的情況與家長隨時進行資訊溝通;家長也可將學生在家情況與老師溝通或將教育中遇到的困惑隨時向老師請教。二是每個學生還會配備一張學生卡,學生進校和離校時,用學生卡在校園刷卡設備上輕輕一碰即執行刷卡操作,系統將給與該學生綁定的家長的手機發送短信提醒,家長即可獲知有關學生到校或離校時間等資訊。

  對於校訊通的利用,每個學校的程度不一,如崇文門中學等學校使用得較頻繁,據學生透露,幾乎班裏每天的作業、活動、學生表現,老師都通過平臺向家長反饋;還有學校將學生的成績,通過校訊通向家長髮布。

  一位小學校長説,“有一年北京下大雪,學校就是在當天晚上用校訊通通知了所有家長,第二天停課的消息,結果確實所有的家長都收到了,在還沒有其他普及通訊方式的年代,校訊通確實很方便。”

  然而,隨著近年來飛信、微信等互動方式的普及,很多學校開始陸續停用校訊通,“微信、飛信都不花錢,所以我們都改用這些方式了。”

  向每位家長每月收取10元話費引起質疑

  由於校訊通是中國移動的服務項目,因此在使用之初,所有的家長都遭遇到了必須使用移動手機的“強勢推銷”。“我當時不是移動手機,不能加入校訊通,但害怕孩子學校有什麼情況我不能及時收到,就不得已重新辦了一個移動的號碼。”一位家長回憶,“加入校訊通時,學校還會有移動公司的服務人員,可以免費給家長提供一個移動號碼。”

  讓校訊通面臨叫停命運的,是每月每位家長10元的移動話費。以現階段每條短信0.1元測算,一個月10元,相當於要發送100條短信,這樣的收費標準,確實受到一些家長的質疑,但考慮到孩子的安全和利益問題,家長都紛紛加入了校訊通行列。

  據學生和家長反映,校訊通收費基本都是從家長手機裏直接扣話費,也有部分學校按照一學期的總費用打包交錢。據育才學校的學生反映,他們每學期每人要上交70元的校訊通費用,“最早是50元,其間還漲過價,漲到70元。”

  也有業內人士提出,由於校訊通合作協議都是中國移動北京分公司銷售和平臺合作夥伴北京網際協創科技有限公司和學校簽署的,因此很難避免學校與其之間存利益鏈條嫌疑。

  部分學校早已放棄校訊通“自掏腰包”發資訊

  北青報記者了解到,海澱區、西城區部分學校早已放棄使用校訊通,而是採用自主搭建的資訊平臺,資費則全部由校方承擔。“校訊通很早就不用了,校訊通不太安全,早年前用時家長資訊洩露,經常收到各種報名等垃圾短信。”

  據清華附小老師透露,他們學校兩年前就已停用校訊通,由於該平臺存在不少問題,如向家長收費、資訊洩露等,現在學校各個班都用班級微信,發佈通知。海淀外國語實驗學校同樣表示,校訊通確實面臨一些,由於家長對資費的意見,學校正在加快數字化校園的建設,未來校訊通將被全面淘汰,“將會給所有家長和學生分別建一個自己的網路賬號,通知發在那上面,可以統一進行網路查收。”

  師大二附中、首師大附中的相關負責老師則表示,他們一直沒有使用過移動提供的校訊通平臺,而是另請公司搭建短信通知平臺,師大二附中使用的是“家校通短信平臺”,該平臺不直接向家長收費,而是由學校根據資訊量支付公司費用。亮甲店小學、清華附小、順義一中等部分學校都已轉向微信、飛信、QQ群等免費的資訊平臺。

  對話

  校訊通服務家長近70萬人 10月收取的費用將退還

  對話人:北京網際協創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 楊先生

  北青報:目前北京市有多少中小學在使用校訊通?服務的家長有多少?

  楊先生:我們公司負責北京市所有中小學校訊通運營業務,目前北京市1000所中小學在使用校訊通,服務家長人數達到近70萬人。

  北青報:每人每月10元的資費是如何確定的?

  楊先生:10元的資費是中國移動北京分公司確定的,主要包括了短信資費、系統維護費用等。校訊通不是簡單的通訊工具,它還兼具一些互動資訊功能,比如教師短信調研和回訪,這些我們都需要派專人定期去學校到府為老師、學生、家長講解。

  北青報:校訊通叫停此前通知公司了嗎?這個月已經收費的學校怎麼辦?

  楊先生:目前我們都是一對一和學校簽協議,所以都是學校通知我們,現在各個區縣都有叫停的學校,我們正在積極辦理。對於10月份已經收取費用的學校,我們會按照要求給家長退費。(記者 安蘇 林艷 學通社記者 葉茴嵐 王且文)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