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1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理解”體現文明

  • 發佈時間:2014-10-11 05:39:20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目前,首都機場安保公司近5000名員工肩負著首都機場3座航廈的空防安全工作,早班員工每天早上5點全員到位,一直工作到中午12點交班,在國慶等節假日出行高峰時刻延遲下班更是常有的事,一名手檢員一天平均要蹲起1000多次。

  10月1日上午,當記者來到首都機場航廈時,出發的高峰已過,大廳裏雖然有很多旅客,但秩序井然。安檢口增設了安檢員,大聲提醒乘客將液態品、易燃易爆物品等拿出,將隨身攜帶的金屬物品和電子産品等取出單獨過檢,避免因為通不過再次檢查耽誤時間。

  近年來隨著國人坐飛機的次數增多,大多數乘客已經比較理解違禁品不能攜帶的規則。但有一些違禁品平時很多人並不了解,比如果凍等膏狀食品不可以帶上飛機;酒類飲料一旦開啟就不能再托運;營養品總容量超過100毫升的必須托運。另外安檢的標準是根據外包裝容積來判斷,不是根據容器裏還有多少量來確定。“有的旅客認為瓶子裏就剩一點兒了,跟我們吵,還有旅客認為東西是我們安檢人員私吞了。”安保公司東區國內安檢部一科科長梁自福説,實際上首都機場沒收的違禁品都有專人收納,最後通過義賣捐給慈善機構。

  由於智慧手機的流行,充電寶充電器等設備成了不少旅客的必備品。安保公司西區的安檢科科長翁國梁説,尤其是一些山寨充電寶,上面沒有電量標識的,一定不能帶上飛機。“劣質充電寶在密閉、高溫的環境下裝卸和運輸,極容易産生短路或泄漏,以致發生自燃甚至爆炸。”梁自福説,“希望乘客多理解我們的工作,多替自己和其他乘客的安全著想,大家都為文明、安全出行盡一份力。”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