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5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永不離去的“紅軍工作隊”

  • 發佈時間:2014-10-11 05:38:58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編者按 前不久,國務院決定從2014年開始,將每年的10月17日確定為“扶貧日”。“10·17,邀您一起”,扶貧濟困,友愛互助。為更好展示我國扶貧開發取得的巨大成就,宣傳廣大幹部群眾廣泛參與扶貧活動的情況,動員社會各界更多關注貧困地區、貧困群眾,支援扶貧工作,從今天起,本報推出“10·17,邀您一起”專欄報道,敬請關注。

  提起中國人民解放軍江西省井岡山市人民武裝部,老區人民無不豎起大拇指。這個人民武裝部已連續7年被南京軍區表彰為先進旅團單位,連續17年被省軍區評為先進人民武裝部,2011年受到“全國擁政愛民模範單位”表彰。翻開《井岡山市誌》,可看到上百條有關井岡山市人民武裝部服務老區、愛民為民的感人事跡。

  井岡山市拿山鄉北岸村養牛大戶小孫三年前刑滿釋放回到村裏。因有犯罪前科,他很長時間都找不到工作,心灰意冷。這時,井岡山市人民武裝部政委崔偉主動找到府來,建議他和大夥兒一起學習奶牛養殖,併為他辦擔保貸款作啟動資金。就這樣,短短半年時間,小孫養上了10頭奶牛,有了穩定的收入來源。“要是沒有人民武裝部的幫助,我哪有今天呀!”小孫滿懷感激地説。

  井岡山市人民武裝部部長劉宗成介紹説,由於地域、歷史原因,井岡山市經濟發展相對滯後,目前還是國家重點扶持貧困縣、國家連片特困地區扶貧開發縣。去年全市16.3萬人中,尚有貧困人口2.2萬人。為此,井岡山市人民武裝部把扶貧幫困作為回哺老區人民的重要途徑,廣泛開展科技扶貧、生態扶貧、定點扶貧等工作。

  廈坪鎮菖蒲村位於井岡山的北大門,是遊客上山的必經之路。6年前,這裡還是一個豬牛不入圈、垃圾屋前倒、污水滿地流的貧困村。2008年,市人民武裝部組織幹部、職工和民兵骨幹,前後30余次進駐該村,幫助村裏完成“三清三改”、“五通一氣”。如今,菖蒲村村容村貌徹底改觀,“農家樂”發展到22處,一躍成為江西省新農村建設示範村和全省“最具魅力的村莊”。僅旅遊一項,全村年每人平均增收近5000元。

  圍繞井岡山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生態強市”目標,近年來,人民武裝部持續實施“一村一品”綠色扶貧工程。他們幫扶黃坳鄉石角村建起油桃示範區,幫茅坪鄉桃寮村發展高産毛竹,幫鵝嶺鄉白石村引進贛南油茶,幫拿山鄉溝邊村種植井岡蜜柚和紅心獼猴桃,並幫助村民建立市場化行銷機制,使山區特色農産品走上了“訂單式”發展軌道。井岡山市人民武裝部幫扶的12個貧困村,現在都成了遠近聞名的小康示範村。他們還堅持開展結對助學活動,每年拿出2萬元設立助學專項基金,並協調企業、軍隊單位捐資500余萬元,在井岡山興建希望小學3所。

  2008年初,井岡山發生百年不遇的雨雪冰凍災害,全市供電供水系統癱瘓。井岡山市人民武裝部時任部長袁忠主動請纓,帶領民兵應急連,晝夜爬冰踏雪,將428根電桿抬上高山,保證了全市在最短時間內恢復通電。面對大雪封門,12支由幹部、職工和民兵組成的送糧小分隊,把草繩捆在鞋上,身背肩扛,翻山越嶺,將3.7萬公斤“救命糧”送到大山深處的群眾手中。

  最近6年來,井岡山市人民武裝部先後緊急出動40余次,圓滿完成抗洪搶險、抗雪救災等重大任務,營救群眾1200多人,挽回經濟損失5000多萬元。

  當地群眾説,哪有急難險重任務,哪就有井岡山市人民武裝部的身影。他們就像當年紅軍一樣。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