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畝産“四連跳”,“超級稻”的“三拼”

  • 發佈時間:2014-10-10 19:07:35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長沙10月10日電(記者周勉、周楠)從2000年第一期目標的畝産700公斤、2004年第二期的畝産800公斤、2011年第三期畝産926.6公斤,到2014年的畝産1026.70公斤,我國雜交水稻育種研究在14年裏取得了令世界矚目的“四連跳”。實際上,這些成績絕不是只存在於實驗室裏的數據,科研成果轉換成生産力,也不是數字變化這般簡單。

  拼育種:畝産千公斤確立龍頭地位

  “第四期目標的實現,意味著我國雜交水稻育種技術又提升了一個檔次。可以肯定的是,以企業為主體的整個商業化育種水準會緊跟其後。”本次測産驗收的專家組組長、中國水稻所所長程式華表示,這些科研成果將為我國儲備更加強大的育種技術和品種。

  “我們的商業化育種都是從這樣的攻關中獲得經驗,再根據實際情況加以改良和應用的。”湖南希望種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丁新才告訴記者,企業跟進改良的也不僅是高産品種本身,還有與之配套的栽培技術和後續服務。記者了解到,第四期攻關立項之時,就是從全國各地科研院所和企業選送的品種中確立了一批“主力隊員”,“Y兩優900”只是其中笑到最後的佼佼者。

  從今年9月在長沙召開的全國種子“雙交會”上成交的雜交水稻組合來看,交易額最大的和成為新聞熱點的基本上都是超級稻類型的組合,如隆平高科和希望種業的超級稻“Y兩優1998”,這充分説明瞭超級雜交水稻在商業化生産中的重要地位。

  據了解,目前我國雜交水稻的種植面積已經達到2億畝,佔水稻總面積的55%,包括“Y兩優1928”“深兩優5814”等推廣面積較大的品種,都是在前三期攻關品種成功的基礎上由企業自行研發出來的,有些品種目前的大田産量已經達到了三期攻關時的水準。而作為第二期攻關品種的“Y兩優1號”,目前累計的推廣面積也達到了4000萬畝。儘管並未達到二期攻關時的800公斤,但其平均600公斤的大田表現還是要高於我國水稻目前每畝不到500公斤的平均産量。實際上,“Y兩優900”在去年就已實現畝産988.1公斤的水準,即使按農民大田種植打7.5折來換算,也能達到了740公斤的産量。這為農民增收和保障國家糧食安全都提供了有力支撐。

  另外,據湖南省農委國際合作處處長何厚軍介紹,目前國外雜交水稻發展仍然緩慢,發展較快且大面積種植水稻的國家如印度、菲律賓、越南等也只有不到5%。原因在於它們的育種研究力量薄弱,栽培管理措施不配套,種質資源利用不夠,以及政府缺乏持久和有力的支援。因此第四期攻關目標的實現,進一步確立了我國在雜交水稻領域的龍頭地位。

  拼推廣:克服“貪吃”“傲嬌”是關鍵

  “很多人認為,培育出高産品種就能一勞永逸地坐享高産,這是非常錯誤的觀念。我們的這些高産品種,從試驗田走入普通農民的大田,還需要一個過程。”“Y兩優900”品種選育人、雜交水稻國家重點實驗室專家鄧啟雲這樣總結。

  鄧啟雲介紹,在啟動第三期900公斤攻關時,國家曾提出“主推第一期、示範第二期、攻關第三期”的口號,這充分説明從試驗到普及會有一個時間上的滯後。“現在‘Y兩優900’的制種成本大概是每斤20元左右,賣到農民手裏估計會達到60元,這個價格太高了,我們接下來要做的就是把這個價格降下來。”鄧啟雲預計,“Y兩優900”估計要到2016年後才適合大面積推廣,其推廣面積的頂峰甚至要到2018年以後才可能出現。

  程式華認為,試驗田的首要作用在於將品種的潛能發揮到極致,下一步才是推廣和應用。“在推廣過程中,我們要做的是簡化種植技術,確立一套適合大田栽培的方法,並對農民進行普及和培訓。”程式華説。

  湖南華智水稻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健認為,要在大面積商業化生産上實現超級稻的産量潛力,必須為不同地域培育適應其條件的品種,而不是培育大品種。此外,産品服務很重要。在銷售種子給農民後,種業企業更要提高服務意識,為農民提供有效的全程技術支援。

  袁隆平本人對超級稻從試驗到普及也保持著清醒的頭腦。他曾説,如果以“平民”標準來衡量,我國現行培育和推廣的超級雜交稻組合,仍存在著一些缺點,如:一些超級雜交稻組合屬高耐肥型品種,一旦供“食”匱乏則産量平平。一些超級雜交稻品種對生態環境異常“挑剔”,難以走出試驗田。

  因此早在2008年,由袁隆平院士牽頭的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廣適型超級雜交稻新組合選育與示範”就已啟動,顧名思義就是要培育廣泛適應大面積栽培的品種。據了解,目前我國培育出的一批廣適型超級雜交稻品種已經在長江流域和華南地區得到了全面推廣。而且除了袁隆平院士團隊外,包括朱英國和謝華安兩位院士在內的其他團隊,都在朝著這個目標努力。

  拼未來:分子育種“訂制”更高産“超級稻”

  業內人士認為,超級雜交稻未來的發展前景取決於兩個方面,一是實際推廣的效果。二是育種技術的發展。

  “高産和高品質並不矛盾,實際上我國目前用於大面積生産的超級稻大部分口感不輸常規稻,不少品種的米質已經達到甚至超過了國家二級標準。因此推廣的困難並不在於品種本身,而在目前仍以分散經營為主的前提下,農業比較效益太低,導致農民不願過多投入財力和精力。”丁新才認為,普及推廣的過程僅靠科研單位和育種企業難以完成。我國農業最終是要走規模化機械化的道路,培育出穩定的種糧大戶和職業農民,這需要國家在土地流轉、資本下鄉、扶持力度等各方面進一步完善政策。

  對於超級雜交稻未來的增産潛力,鄧啟雲認為,如果仍然採用目前傳統的育種手段,能夠達到1200公斤左右。“就目前來説,如果再往上,傳統育種手段就只剩理論可能,技術和材料都會變得非常有限,需要探索其他途徑。”鄧啟雲説。

  袁隆平曾表示,分子技術和傳統育種手段相結合已成為目前世界範圍內的大型種業企業的主流手段,也將是我國今後追求更高産量的大方向。業內對此也基本達成了共識。

  鄧啟雲認為,分子育種將成為下一個有效的工具,它可以更加精確地培育在産量和其他重要性狀上我們所需要的超級稻。國外種業巨頭在玉米等多種作物中10多年的育種實踐充分證明了分子育種的有效性和重要性。

  目前國外如孟山都、杜邦先鋒等企業基本上都在大力運用分子育種技術以便快速獲得創新品種投入市場,且研發投入相當大。據了解,孟山都和杜邦先鋒每年的研發經費都在120億~140億元人民幣左右,而我國最大的一家種業公司研發投入每年還不到1億元。此外,我國對生物資訊的蒐集和分析應用也很有限,“大數據”的概念還沒有真正應用到生物育種上去。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