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全面推進改革發展 加快建設西江流域核心港口城市

  • 發佈時間:2014-10-10 02:31:41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 本報記者 江東洲

  千里西江,浩瀚向東。

  2014年7月8日,國務院批復《珠江-西江經濟帶發展規劃》,這標誌著珠江—西江經濟帶發展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意味著沿江城市迎來了前所未有的重大發展機遇。

  地處西江流域核心位置的貴港市,伴水而生,因水而興,和西江息息相關。如何搶抓珠江—西江經濟帶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的機遇,在珠江—西江經濟帶建設中大有作為,這給貴港市提出了新的發展要求,賦予了新的歷史使命。

  9月15日,科技日報記者為此採訪了廣西貴港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王可。

  充分發揮區位和資源優勢

  推動貴港實現科學發展、趕超跨越

  記者:作為西江經濟帶的重要港口城市,貴港這顆西江明珠的發展引人關注。貴港市地處南寧、柳州、北海、梧州四市的幾何中心,是西江黃金水道這條“金腰帶”上的“金紐扣”,地理位置得天獨厚,水路、公路、鐵路交通便捷。隨著珠江—西江經濟帶發展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您如何看待貴港當前的發展形勢?

  王可:從區位來看,貴港確有面向粵港澳,背靠大西南,聯通東南亞,地處西江流域中游,西江黃金水道穿境而過,是華南經濟圈、西南經濟圈和北部灣經濟區的交匯點,處於珠江—西江經濟帶“心臟”位置等優勢,有著優越的地理位置和突出的資源稟賦。這種承東啟西的區位優勢,是不可多得的寶貴資源,是上蒼賜給貴港的福澤。珠江—西江經濟帶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給貴港帶來了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自治區黨委書記彭清華到貴港市考察時指出“貴港,貴在有港,福在西江”。就貴港而言,就是要搶抓機遇,主動融入西江經濟帶、粵港澳經濟圈,做好做足“港口經濟”和“沿江開放”的大文章,加快建設西江流域核心港口城市。

  當前,我國經濟在調整和轉型中仍處於中高速增長的合理區間,一些政策和項目重點向西部地區傾斜,宏觀政策環境更加有利。珠江—西江經濟帶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後,自治區很快就出臺了《關於做好下半年經濟工作努力實現全年穩增長目標的意見》三十八條措施,全年重大項目投資額將達5567億元。其中,涉及到貴港市的有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平南武林港二期等項目,這將對貴港市經濟發展形成積極的傳導效應。粵桂(貴港)熱電迴圈經濟産業園一期、鋼材加工物流園等44個重點工業項目及園區配套項目建設均穩步推進,這將極大地拉動投資增長,強化産業支撐能力。上半年貴港市出臺了《關於進一步扶持農業産業化加快發展的若干措施(試行)》等扶持措施,將進一步增強經濟發展的活力和動力。年底南廣高鐵將全線貫通,帶來頻繁的人流、物流、資金流、資訊流,“高鐵紅利”進一步釋放,對貴港市現代服務業的發展繁榮起到重要推動作用。同時,我們也要看到,與兄弟發達城市相比,貴港市仍然存在著諸多不足,每人平均經濟總量偏低、産業集聚化程度不高、城市功能不完善、財政收支矛盾突出等問題仍然沒有得到根本解決,經濟社會發展水準與人民群眾的心理預期仍然存在著一定的差距。因此,在新的形勢下,我們將進一步增強機遇意識,大力弘揚“和為貴、誠為本、幹為先”的貴港精神,緊緊抓住珠江—西江經濟帶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的歷史機遇,乘勢而上,加快貴港科學發展、趕超跨越的步伐。

  港産城互動發展

  加快西江經濟帶基礎設施建設

  記者:珠江—西江經濟帶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後,地處珠江—西江經濟帶核心地帶的貴港,將可以享受到國家及自治區在項目安排、資金投入和體制創新等方面的傾斜,發展前景更加廣闊。前不久,廣西在貴港市召開了西江經濟帶基礎設施建設大會戰啟動大會,一大批重大項目將落戶貴港,對貴港的發展起到很好的拉動作用。要搶抓珠江—西江經濟帶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的歷史發展機遇,對於貴港市來説,當前要做好哪些工作?

  王可:作為一個有2200多年建城歷史、地級市成立才18年的古郡新城,貴港市因港而名、以港而興,並處在珠江—西江經濟帶中“金腰帶”的核心位置,港口吞吐能力、年新增吞吐能力均居廣西內河港口首位,貨運船舶運力佔廣西內河總運力的六成多,有著難得的區位優勢,具備優良的交通優勢,特別是在水公鐵聯合疏運方面存在明顯的成本優勢,有著豐厚的物流基礎,這為貴港市在珠江—西江經濟帶開發建設中發揮重要作用奠定了基礎。在積極參與和落實珠江-西江經濟帶發展規劃的實施中,我們將深入推進港口、産業、城市互動發展,探索形成“以港聚産、以産興城、以城育港”的發展模式,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全力做好港口建設,提高港口集疏運能力;充分發揮産業園區的集聚帶動作用,積極承接産業轉移,大力發展現代物流業和商貿流通業;加強與沿線城市的聯絡、互動和互補,形成相互連接、集聚發展,努力將機遇和優勢轉化為發展動力,加快建設西江流域核心港口城市。

  一是抓好港口基礎設施建設。港口是貴港的優勢,也是貴港實現跨越發展的重要突破口,我們將按照“一個港口服務一個産業園區、帶動一個城區”的思路,加快港口建設步伐,從航運等級、能力和功能三個方面完善港口體系,提高港口核心競爭力,努力把貴港港建設成為功能更為完善的國家一類開放口岸和西江航道主樞紐港,增強港口對城市、園區、産業的輻射帶動作用,促進沿江經濟的快速發展。要加快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和貴港二線船閘等關鍵性項目的建設,確保按時間節點完成形象進度。

  二是加快産業園區發展。我們將進一步推進農業現代化,穩步提高工業發展水準,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大力實施品質和品牌戰略,積極推進工業化和資訊化融合發展,千方百計引進高新技術産業和戰略性新興産業,加快提升産業檔次和技術含量。圍繞西江經濟帶建設,完成沿江産業規劃修編,實施差異化佈局,突出加快沿江五個産業園區基礎設施和配套設施建設,提高入園項目的開工率和標準廠房入住率,不斷壯大園區經濟,推動産業集群集約發展,提升沿江經濟的層次和水準。

  三是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我們將繼續推進“城市建設大會戰”,突出加強城市路橋、文化體育設施、休閒設施以及城市綠化、美化、亮化等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建設同濟大橋、西南大橋和園博園“兩橋一園”項目,規劃建設14.2平方公里的城市景觀帶,穩步推進城區舊城改造,進一步拉伸城市框架,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努力打造“智慧化、資訊化、網路化”的智慧城市。統籌城鄉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一批初具規模的沿江特色城鎮。

  抓好産業擴量提質增效

  為做大做強貴港市經濟總量提供支撐

  記者:産業興則城市興,産業強則城市強。加快産業發展是一個城市實現經濟總量跨越、産業佈局調整、發展方式轉型的必由之路。經濟發達地區的實踐説明,一個地區産業發展水準,是該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水準高低的重要標誌。借助《珠江-西江經濟帶發展規劃》實施這一東風,加快打造西江流域核心港口城市,貴港市如何抓好産業發展?

  王可:的確,地方經濟的快速健康發展,必須建立在堅實的産業經濟基礎之上。因此加快打造西江流域核心港口城市,就要通過夯實産業做大經濟總量。當前,貴港市經濟總量偏小,每人平均指標偏低,後發展欠發達的市情還沒有根本改變,加快發展仍是首要的根本性任務。因此,我們要緊緊抓住發展這個第一要務,充分利用區位優勢和自然稟賦,深入實施“三年目標任務行動計劃”,培育新的、符合貴港實際的經濟增長點,努力擴大産業規模,做大經濟總量,積蓄髮展力量。

  一是加強經濟運作調節。抓好經濟運作態勢監測分析,按照增加供給、優化需求、確保重點的原則,保障重要領域、關鍵時段、重點地區煤電油氣運的平穩供應,重點確保鋼鐵、水泥、林木加工等重點産業企業正常運作,有效應對各類重大突發事件,保持市場穩定。要強化經濟運作的動態監控,對貴糖、貴鋼、華潤(貴港)、臺泥(貴港)等骨幹企業,從挖潛增效、調整産品結構等方面提供保障服務,保證企業生産、銷售的較快增長。對中小企業,要提供金融、管理培訓等一體化服務,降低融資和交易成本,保持經濟平穩運作;要進一步落實扶持停産虧損企業的政策措施,解決生産經營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幫助企業早日復産增效。對在建的金宏光亮銅桿、雄森生物科技、華洋奈米碳酸鈣等産業項目,要及時掌握項目進度,協調解決項目實施中存在的問題,力促其儘早竣工投産。

  二是努力調結構穩增長。穩增長、促發展,關鍵是把産業做大做強做優,把轉方式、調結構、促轉型作為當務之急、長遠之策抓緊抓實。一是努力壯大優勢工業。要通過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形成的倒逼機制,加強傳統産業,發展新興産業,淘汰落後産能,促進工業轉型升級。圍繞冶金、傢具、熱電聯産、陶瓷、食品、皮革、銅精深加工等7個重點行業,重點引進一批國內外知名品牌、強優企業,形成産業集群。繼續加大對中小企業的扶持,努力穩定生産經營,進一步做大工業經濟規模。進一步優化環境,促進非公有制經濟跨越發展,切實為工業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二是大力發展現代農業。重點抓好“以小並大”土地流轉,為開展規模經營提供土地保障。突出抓好糧食穩定增産增效行動,深入實施全國新增千億斤糧食生産能力規劃項目,確保糧食安全;紮實推進現代農業産業基地建設,在建好35個蔬菜生産示範基地、31個標準化設施養殖示範基地、萬畝荷塘的基礎上,創建富硒大米、富硒蓮藕等特色品牌,打造粵港澳地區農産品直供基地。大力扶持培育龍頭企業、專業大戶、家庭農場和新型職業農民,發展優勢特色農業,加快推進規模化種養、標準化生産、集約化經營、産業化發展,進一步加大農産品深加工和市場流通建設力度,提高農業發展的品質和效益。三是加快發展第三産業。重點推進商貿物流、旅遊等重大項目建設,發展以休閒度假、農業觀光、生態養生為主要內容的貴港特色旅遊,抓好交通運輸業、金融服務業良性發展,不斷提升第三産業的貢獻率。

  三是擴大開放合作。主動對接首府,重點面向廣東等東部發達地區積極承接産業轉移,按照“熱情招商、冷靜洽談、審慎簽約、全力落實”的思路,引進一批關聯度大、科技含量高、産業鏈長的大項目、好項目,努力在推進兩廣經濟一體化中贏得主動、搶得先機,為承接大産業、建設核心港口城市打下堅實基礎。貫徹落實好《梧玉貴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著力推進基礎設施對接、産業分工協作,提高貴港市經濟發展互補性和融合度。發揮高鐵的輻射帶動作用,加強高鐵沿線地區合作,構築高鐵經濟圈,推動運輸、旅遊、餐飲等行業的快速發展。

  著力推動改革創新

  把優勢和機遇轉化為現實生産力

  記者:新一輪改革大潮已經起勢。從貴港市改革開放歷史和發展現狀,從貴港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和面臨的難得機遇來看,全面深化改革是貴港把握機遇乘勢而上、把區位和政策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實現趕超跨越的一次難得契機。貴港市如何通過全面深化改革抓住重大發展機遇,充分挖掘釋放各種潛力,加快打造西江流域核心港口城市?

  王可:改革開放是黨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進行的新的偉大革命,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色,也是貴港各項事業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既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動員會,也是未來一個時期改革發展的部署會,這次全會提出的改革涉及方方面面,包括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以及國防軍隊和黨的建設等7個領域,系統提出了15個方面的改革部署,實際上也是鼓舞和鞭策我們去打贏全面深化改革這場攻堅戰。去年以來,貴港市認真按照中央和自治區黨委的部署統籌推進,找準深化改革的關鍵點和切入點,能改的堅決改,能做的及時做,力爭在一些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改革上取得突破,努力把區位優勢、政策機遇轉化為現實生産力。特別是在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方面,認真做好行政審批的“減法”,進一步完善企業投資項目並聯審批操作規程,對投資額超1000萬元的項目,分項目備案核準階段、項目用地審批階段和建設工程許可證審批階段,並明確各階段的流程圖和時限要求,審批時限由原來的一年左右,縮短到現在的52天,發展環境進一步優化。

  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完善企業投資項目並聯審批操作規程,提高審批效率;在園區管理體制機制改革方面,優化園區機構設置,市級從規劃、準入、環保三方面把關,縣級進行經濟事務管理,實行公司化運作模式;在農村改革方面,加快農村土地制度改革,通過發揮專業合作社和涉農企業的牽頭作用,全面推廣水田“小塊並大塊、農民變股東”的“夏裏模式”,抓好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和土地流轉整村推進試點;在投融資機制方面,加強金融改革發展規劃,推進“活躍金融生態城市”建設,打造主體齊全、産品豐富、創新踴躍的金融體系和投融資機制,提升貴港市對金融資源的吸納和聚集能力,為推進港口、産業、城市互動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保障和改善民生

  讓發展成果更好更多惠及百姓

  記者:實現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這是群眾的期待,更是黨委和政府最大的責任和壓力。對於貴港市來説,如何統籌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不斷提高人民生活水準和品質?

  王可:身處在一個530多萬人的城市,我們時刻都能感受到人民群眾對改革和發展的關注和期待。近年來,貴港市堅持把以人為本、執政為民作為各項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以實施“三年目標任務行動計劃”民生項目建設為抓手,在注重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同時,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在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等重點民生上築起了一道道保障線,全市人民的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好,幸福指數不斷攀升,民生工作取得豐碩成果。我們必須繼續守住底線、突出重點、完善制度、引導輿論,統籌抓好各項社會事業發展,確保民生支出不降低、為民辦實事工作不推延,讓發展成果更好更多惠及百姓。

  我們採取市領導挂點包乾的方式,全力抓了東環大橋、解放路、同濟大道、城區至覃塘一級公路等項目建設,實施了92條小街小巷路面硬化、鋪設排水管、安裝路燈等,抓好金港大道等“嚴管街”的整治,加大對違章建築及街道亂擺亂賣現象的治理力度。同時注重加快農村各項建設步伐,確保2015年全面實現建制村通水泥(柏油)路。大力實施“收入倍增計劃”,落實強農惠農政策,確保農民增收、農業增效和農村穩定;調整優化城鄉學校佈局,年內在中心城區新建一所幼兒園、兩所小學、一所初中,抓好市達開高中改擴建工程建設,新建一批農村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項目。年內新建保障性住房8576套,開工建設安置房100萬平方米,完成農村危房改造8814戶,新建一批農村中小學教師、鄉鎮衛生院職工和鄉鎮幹部職工的週轉房;繼續抓好“美麗貴港?清潔鄉村”活動,在鞏固階段性成果的同時,深入開展“生態鄉村”建設,推進生態環境建設,進一步改善城鄉環境;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以優良的作風

  為建設西江流域核心港口城市提供保障

  記者:實幹成事,實幹興邦。言行一致,崇尚實幹,不僅是歷代賢明政治家所推崇的行為準則,更是我們黨的領導幹部應有的工作作風。對於貴港來説,加快打造西江流域核心港口城市,幹部作風是保障。立足於轉變作風,貴港市如何以作風建設的新成效推動改革發展取得新成果?

  王可:在全黨開展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使我們的思想和靈魂得到了一次深刻的洗禮。對幹部作風建設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一項事業,成在幹部作風,敗也在幹部作風。工作作風最終體現在措施的落實和工作的實際成效上。轉變幹部作風,提高工作效能,關係到我們能否營造一個良好的發展環境,關係到建設西江流域核心港口城市的成敗。客觀上講,我們大多數領導幹部的工作作風是好的,但也有少數幹部存在不同程度的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當前,貴港改革發展穩定的任務非常繁重,迫切需要廣大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把作風建設擺在突出位置,真正做到勤政務實清廉,各項工作都取得扎紮實實的成效。我們將切實鞏固擴大教育實踐活動成果,樹立科學務實、真抓實幹、雷厲風行、只爭朝夕的工作作風,以優良的作風、良好的形象,贏得人民群眾的信賴和支援,努力開創建設西江流域核心港口城市的新局面。

  具體來説就是要確保政令暢通,不折不扣地執行黨委、政府的各項決策、部署、安排,做到令行禁止。要從領導幹部做起,帶頭抓好作風建設,切實起到率先垂范的導向作用。牢固樹立全局觀念,服從組織協調,為組織分憂,為基層解難,為群眾服務,千方百計完成工作任務,努力在全市形成一級抓一級、一級帶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調動幹部的積極性,始終把人民群眾的願望和要求作為第一信號,把群眾的事當作自己的事,主動地辦、積極地辦、自願地辦、高興地辦;對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要通過專項整治和集中整改,促進幹部作風明顯轉變,使群眾的信任度、滿意度明顯提高;經常深入一線解決問題,到群眾意見大、怒氣大、怨氣大的地方去理順情緒,到工作推不開、情況複雜的地方去打開局面。堅持德才兼備的用人導向,在一線使用幹部、培養幹部、發現幹部、重用幹部、提拔幹部,讓一批實幹苦幹、敢幹能幹的幹部有舞臺有奔頭。要通過加強制度建設,嚴格執行制度,既解決突出問題,又防微杜漸,堅決避免一次活動一陣風。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